伊朗外交部否认央行转移欧洲资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02:14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莫书莹 综合报道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哈米德·礼萨22日称,伊朗并没有转移在国外账户上的钱,否认了此前伊朗央行行长称伊已开始转移海外资产的报道。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转移任何硬通货。”礼萨说。 此前,伊朗央行官员21日表示,虽然伊朗目前有意向把资金从欧洲撤出,以示对国际社会可能对伊朗实施制裁的抗议,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会将资产从欧洲转移至亚洲。 本月初,伊朗单方面宣布重启核研究,伊朗和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趋于紧张。美国和英国先后警告伊朗,可能将伊朗核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后,其在美国的全部资产被全数冻结,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打击。所以这次宣布重启核研究后,伊朗政府就表示考虑将全部资金从欧洲撤出,一方面以示对西方国家的抗议,一方面也是为预防海外资产再次被冻结。 由于伊朗拒绝放弃核研究,欧盟强烈建议对其实施制裁,不过以何种手段目前还不得而知。外界猜测,伊朗可能面临经济制裁。 日前,伊朗央行行长谢尔巴尼(Ebrahim Sheibani)表示,伊朗已开始逐渐收回其在欧洲各大银行的海外资产,并将他们转移到一个秘密地点。伊朗媒体认为,伊朗可能会考虑将资产转移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伊朗可能会将资产转移到海湾地区或其他伊斯兰国家。 作为欧佩克组织(OPEC)中主要原油出口国,伊朗依靠其丰富的石油储备积累了多少财富,其海外资产总值多少,目前很难统计。 据估算,如果截至2006年3月,伊朗在过去的12个月里依靠出口原油所得将超过400亿美元,其中有至少160亿美元直接划为政府财政,其余则划归伊朗央行。 根据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伊朗外汇储备约为300亿美元,此外,该国还有90亿美元的资产分布海外。伊朗国营石油公司旗下专司海外贸易和金融的子公司NCIO的总部就设立在欧洲。除打算撤回在欧洲资产外,伊朗还于20日呼吁OPEC各主要原油输出国将每日原油输出量减少100万桶,把国际市场的 原油价格提高到每桶68美元,为近4个月以来新高。OPEC将于本月31日在维也纳召开会议,虽然目前外界认为其他产油国并不会响应伊朗的呼吁,但作为该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的举动是其准备就争取核研究权与西方国家进行长期抗争的信号,并以石油作为筹码对国际社会施加压力。目前,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 能源主要依靠从伊朗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