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专家观点:中印经济可互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3日 19:03 《环球财经》杂志 | |||||||||
■ 策划: 本刊记者 葛方新 王羚 ■ 撰稿: 本刊驻印度特约记者 王生
——专访印度著名经济学家斯瓦米博士 虽然印度和中国同属新兴市场国家,自然存在资金、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但两国经济仍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为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空间。 苏布拉马尼恩·斯瓦米博士是印度著名经济学家,80年代初担任印度内阁商务部长,现任印度人民党主席,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而斯瓦米博士最近刚刚完成印中经济比较研究的专著。近日,《环球财经》记者在斯瓦米博士新德里的寓所,就中印经济发展比较等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友好是主流 进行印度与中国之间的比较,不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等等,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不仅因为中印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国,历史上有过长期的友好往来,也有过短暂的不愉快,更为重要的是中印两国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过10亿人口的大国,这些都构成了比较的基础。 “印中两国有文字记载的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和平友好绝对是主流,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总的来讲没有敌意。” 斯瓦米认为,两国关系中从50年代末期的紧张到60年代初的冲突,也要放到当时的两个国际背景中去考察,一个是美国开始执行打“西藏牌”的政策,另一个是苏联与中国交恶以及印度与苏联结盟。“无论如何,我相信历史上不愉快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今天的印度看待中国,除了少数顽固不化和执意带有色眼镜的人,出发点都是和平友好的。” 10年的差距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进行了26年,可谓成就瞩目。印度也于80年代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斯瓦米认为印度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从1991年以后才开始。比较印中两国的改革和发展后,斯瓦米认为中国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选择了从农业改革作为改革的开端,这是十分正确的,奠定了整个改革成功的基础。相比之下,印度的改革从未深入农村,甚至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要把改革推进到农村去的迹象,而农业占印度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大,是吸收劳动力最多的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中国的决策和执行政策效率高,而印度的官僚体制效率低下。今天在中国办一个营业执照的平均时间为8天,而印度为142天。由于政党意见不一,许多重大的投资项目在印度往往是一推再推,有些则不了了之。 而且中国的改革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尤其是信息通讯硬件的制造能力十分突出,而印度的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仍很低。 反观印度,斯瓦米认为其优势在于,金融服务业比较完善全面,软件制造、生物工程、制药等知识经济领域发展比较突出;社会保障体制相对稳定;经济增长的拉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斯瓦米得出的最后结论是,“全面考虑两方面的因素,我认为目前印度的发展要落后中国10年”。
  [1]  [2]  [下一页] 系列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