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环球财经》2004 > 正文
 

中国&印度:被忽视的合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3日 18:31 《环球财经》杂志

  ■ 策划: 本刊记者 葛方新 王羚

  ■ 撰稿: 本刊驻印度特约记者 王生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印度停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往往还是来自于早期的宝莱坞电影《大篷车》、《流浪者》,跟得上“形势”的可能还知道印度拥有发达的软件业,知道印
度有一个与硅谷相媲美的班加罗尔。与之相比,印度人对中国发展的了解也不充分。

  然而,由某些西方经济学家所煽动的“中印发展之争”,却将这两个彼此“陌生”国家各个层面的发展状况推到了台前。从软件业到农业,再到能源,从GDP的增长速度到吸引直接投资的能量,不少人开始乐此不疲地就两国间可能产生的竞争大做文章,营造出一股浓郁的“争斗”氛围。中印之间难道只有竞争吗?

  虽然印度和中国同属新兴市场国家,自然存在资金、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但两国经济仍有很强的互补性,存在开展经济合作的巨大空间。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不同,印度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因此,与中国在吸引国际投资、市场方面的竞争有限。另外,印度的出口强项在于服务业、软件业等,这与中国主要出口制造业产品有区别。看来,两国的经济互补远大于竞争。

  本刊组织了一组文章,力图从“企业切身体会”、“印度专家观点”以及“驻外记者观察”等多个板块、多维视角反映出一个真实的中印关系,从而为双边的未来打造出一个坚实的合作平台。

  系列报道:

  企业篇:闯荡印度的中国企业 
    无论是华为、中兴等从事电器生产、软件开发、通讯、汽车制造等颇具实力的私营公司,还是钢铁、煤炭、水产、化工、工程承包等行业的一批“国字企业”,它们都在印度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华为集团是来印度较早、发展成功的中国企业之一。中印两国如能真正实现硬件与软件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必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始终立于潮头。

  印度专家观点:中印经济可互补 
    虽然印度和中国同属新兴市场国家,自然存在资金、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但两国经济仍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为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空间。
    进行印度与中国之间的比较,不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等等,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不仅因为中印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国,历史上有过长期的友好往来,也有过短暂的不愉快,更为重要的是中印两国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过10亿人口的大国,这些都构成了比较的基础。

  记者观察:取经班加罗尔
    IT产业一直是公众印象里中印间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然而当软件世界第一的印度与硬件世界第一的中国合作时,将会产生怎样的效应?
    如果说唐玄奘当年西天取经是为了宗教佛法,现在每天从中国前来印度“取经”的人也为数不少,而其中许多人的目的地就是班加罗尔。中国领导人曾多次访问过这个美丽的城市。正是在这里诞生了“软件世界第一与硬件世界第一合作”的想法。

  “孟买计划”与中国
    于去年9月提出的“孟买计划”包括,以上海、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等国际化都市为目标,在十年内吸引400亿美元的总投资,对孟买进行彻底的城市改造。
    在振兴孟买的“孟买计划”计划里,中国的上海、香港成为其投资的主要目标城市之一。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印度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