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浪长安讲坛第44讲,长安讲坛总第175期。做客专家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他演讲的题目是“我国“三农”热点问题与政策走向”。

韩俊,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详细]

演讲论点

粮食供求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关于粮食安全,我们作为13亿人的大国,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大家知道,粮食不但是一种食物,还是一种能源,有能源的属性,有食物的属性,还有金融的属性,还有人权、政治的属性。[播放视频]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底线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我给他起的学名,农民说没有联产,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个人得,哪有联系产量。[播放视频]

工资低是用工荒的真正原因

可以说没有工资性收入增长做支撑,农民收入就不可能保持一个比较正常的增长速度。[播放视频]

提高收入关键是提高就业技能

现在市场上需要的是有技能的工人。所以,最根本的途径还是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播放视频]

难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的“三农”政策,当然不完全是“三农”政策,要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我们面临最大的一个挑战、最大的难点是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际上就是促进农民向市民的整体转型。[播放视频]

中国的城镇化是严重滞后

我们最大的内需在哪里呢?在城镇化。我觉得最大的内需不在农民,在城镇化,在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在城镇的现代化,在农民的市民化。[播放视频]

专家介绍

韩俊
→1989年,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5年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被聘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1996年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被评为中国社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被评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从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专家观点

新浪长安讲坛第32讲,长安讲坛总第163期。做客专家是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他的演讲题目是“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五化”。

李晓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包括财政、金融、价格与通货膨胀;对外开放包括引进外资的理论与实践;经济体制改革;区域经济。[详细]

演讲论点

改革分配制度提高消费

如果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不改革,收入不能大力的提高,指望我们现在就靠一些我们的廉价的政策或者是优惠的政策就能够解决消费提高问题,那是不容易的。[播放视频]

调结构把保就业放第一位

保住大家的就业是最主要的,那个时候不要奢谈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仗打过来是这样子。现在我们谈产业结构调整,这个是永远的课题,不是政府为主导去做的。[播放视频]

服务外包业给白领新机遇

服务外包实际上里面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其中有一点最大的意义在于,用的是90%的头脑,10%的体力。因此它是完全是个白领的一个最新的机遇。我们现在发展服务外包,最大的面向的就业群体。[播放视频]

提高信息化主体水平

我们现在老说由于金融衍生品衍生出现问题。我自己觉得,更多还是做这个事的主体出了事了。光说主体如果要是做得好的话,骗子搞的信息化搞的很棒不是很可怕嘛。[播放视频]

城乡统筹要考虑土地问题

城乡统筹最重要的是土地问题,若干经济学家喊出一个口号,中国下一步的发展,一看土地,二看人口。而我们的土地多少年产权是不确权,现在首先土地的流转中间要确权。[播放视频]

强化金融监管防系统风险

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其中有一个观点就是贸易自由化我们很赞成的情况下,金融自由化我们确实要反思,如果以为贸易自由化就意味着资本完全自由化,那是有问题的,这个概念是不一样的。[播放视频]

专家介绍

李晓西
→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
→李晓西从事研究的主要领域为宏观经济。重点研究方向是价格与通货膨胀,以及引进外资的理论与实践。突出的成果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围绕市场化改革的倡导者之一。在农产品价格改革、通货膨胀理论、引进外资、金融改革方面,也有众多独特的见解,在社会上产生过较大影响。。

专家观点

新浪长安讲坛第30讲,长安讲坛总第161期。做客专家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系系主任白重恩。他的演讲题目是“国民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模式”。

白重恩在制度经济学、发展与转轨经济学、公司治理、金融、产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杂志和刊物上发表过众多论文。这次讲座主要讲国民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模式,解读为什么收入不均的程度在增加,就必须了解为什么劳动收入占比在下降。[详细]

演讲论点

要素分配和增长模式

要素分配面的事实、变动的趋势,特别是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我们在过去一些年有一些变化,跟大家共享一些这方面的数据。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对这些数据这么感兴趣?[播放视频]

收入占比跟分配不均有关

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就可能是我们收入分配不平均的后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我们想了解为什么收入不均的程度在增加,就必须了解为什么劳动收入占比在下降。[播放视频]

储蓄率和分配格局相关

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这样一种增长模式是否可持续呢?我们就要分析出口有没有可能还保持金融危机之前的出口增长速度,如果我们有长期的经济增长需要长期保持。[播放视频]

转型造成收入占比下降

随着经济的发展,要素分配份额会随之变化,经济发展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会进一步带来要素分配份额的变化。我们继承这样一个传统,对中国的要素分配也进行了分解。[播放视频]

服务发展对增加收入有利

市场垄断力对劳动收入的影响是负的,理论是这样,数据上发现也是这样,垄断性的企业,劳动收入占比就相对比较低,非垄断性的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相对比较高,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劳动收入占比不一样。[播放视频]

增收入才能加消费

随着经济的发展,要素分配份额会随之变化,经济发展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会进一步带来要素分配份额的变化。我们继承这样一个传统,对中国的要素分配也进行了分解。[播放视频]

专家介绍

白重恩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
→ 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
→白重恩在制度经济学、发展与转轨经济学、公司治理、金融、产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杂志和刊物上发表过众多论文,2006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长江学者。

专家观点

新浪长安讲坛第29讲,长安讲坛总第160期。做客专家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他的演讲题目是“新研究方法之中西方对比”。

易教授长期教书做研究,过去十几年,做的比较多的是货币政策,他在教书和做货币政策,特别有很多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就非常的留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这个文化的差别又反映到研究方法上。所以易纲教授的讲座主要是从文化的视角来看中西方研究方法的一些不同。。 [详细]

演讲论点

文字和抽象思维连在一起

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象甲骨文、金文是象形文字,我们今天的字是表意文字,不完全是象形文字,但是我们的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来的。为什么埃及的文明史要更长一些呢?[播放视频]

文明缘何不能穿透百姓

它不愿意穿透普通的老百姓,使得我们的文明虽然这么伟大,在几千年来都是一个精英的文明,真正的中国老百姓懂得很少,懂得点孔孟之道,孝道,但是对中国的文明真是难懂。[播放视频]

研究方法问题和文化有关

把语言和形式逻辑的放在一起,然后归纳出我们目前在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跟我们的文化,跟我刚才分析的文化的根源和其他的科学方面的训练是有关的。[播放视频]

中国发明落后有三大原因

我的总结也是我一直和别人讨论中,一直遇到的一个问题,李约瑟之谜,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有这么多发明,但是为什么中国后来落后了,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播放视频]

文明是每人的责任

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更长的努力,我们都有责任,来尽我们的微弱之力,把我们自己那块具体工作做好,在我们能力的范围内,能够传承、介绍、发扬伟大中华文明的这些精华。[播放视频]

专家介绍

易纲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
→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易纲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方面。易纲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20 多篇。其中有 11 篇被世界权威 索引 《经济学文献期刊》编入其期刊和电子索引。

专家观点

新浪长安讲坛第28讲,长安讲坛总第159期。做客专家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胡鞍钢。他的演讲题目是“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从贫困大国到世界强国”。

胡教授是现代中国经济研究学术领域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学术界思想活跃、成果显著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2000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特优项目。2001年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2004年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荣誉经济学博士学位。 [详细]

演讲论点

中国解决人口问题是壮举

虽然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或者也曾经历过高速且持续的经济增长,但是从未见过像中国这样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在一段长时间内如此强劲的增长。[播放视频]

建国初发展经济条件落后

我算了一下这个结果,其实当时我们人均的固定资产,按照1952年的价格,大约是40元左右。我们恰恰是在这样的一个起点下,包括工业化的基础条件下。[播放视频]

独立工业体系吸引外资

举个例子,冰箱生产,冰箱的包装企业没有。但在国内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工业体系比较完整,形成工业产业链前向、后向等等一系列,我们并没有感受到。[播放视频]

好环境助中国成世界强国

1953年—1957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高达9.25%,要比当时日本经济增长率还高。也就是说我们出现过一次黄金时间,国际上只要不折腾,你就是9%以上。[播放视频]

建国后改革有四次失误

其实那时候提出假设是认为很难严格做到,今天我们大体可以看到,这些只要你避免了这些大的决策失误,成功不说自然而然的话至少不会出现那样的问题。[播放视频]

中国应建成最大绿色家园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梦想就是我们应该建成世界最大的绿色家园,就是为什么国家发改委正式上报国务院,我们参与的重要规划,国家主体工程区规划。[播放视频]

专家介绍

胡鞍钢
→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分析室主任
→ 中国科学院国土与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专家观点

新浪长安讲坛第27讲,长安讲坛总第158讲。做客专家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企业家理事会成员、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他的演讲题目是“企业社会责任”。

任志强先生曾当选为西城区人大代表、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政协委员,并分别在社团组织、大学等机构、团体担任顾问、理事、兼职教授、副主席等职务。 [详细]

演讲论点

中国需要企业家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不是企业家,而是被任命的干部。于是它就是起不到一个企业家的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谋划的作用,他是执行或者是履行自己的相应义务。[播放视频]

企业不该附带更多责任

告诉员工,我这个企业是服从于公益的,你来不来我这儿工作。因为公益,可能给你的是最低工资而且是低于社会平均工资,你干不干。[播放视频]

改革要以消灭贫穷为目标

富国在大谈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他们已经相当富有,而不是因为他们比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或者是人更有良心,或者更注重于对穷人的关心。[播放视频]

不能因责任增加企业负担

如果上市公司把钱捐了股东不干,因为你捐钱一定减少利润,一定要经过我的同意。整个社会而言,不能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增加企业负担,这成了个难题。[播放视频]

企业社会责任不在于捐款

所有人都说你应该去承担这个企业社会责任,但重要的是提高效率的工具。企业不是社会捐款主体,所以今年我们企业捐款数大大不如企业家捐款数。[播放视频]

房价绝不会下降

大家说房价是不是会跌,如果不动产这个词里面有增值收益这四个字在,房子一定会有增值收益,否则就不叫不动产,必然有增值收益,这个房价绝不会下降。[播放视频]

专家介绍

任志强
→ 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远集团总裁
→ 兼任北京市商业银行监事、新华人寿保险公司董事
→持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自1993年起改组成立了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创建了"华远"品牌,在房地产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专家观点

新浪长安讲坛第26讲,长安讲坛总第157讲。做客专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他的演讲题目是“低碳经济发展:中国与世界”。

任志强先生曾当选为西城区人大代表、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政协委员,并分别在社团组织、大学等机构、团体担任顾问、理事、兼职教授、副主席等职务。 [详细]

演讲论点

减排问题分清责任是要务

二氧化碳排在大气当中是不消失的。1840年排的二氧化碳,现在还在那里积存着,它是历史上累积起来的二氧化碳,80%左右都是发达国家在我们和印度开始成长之前排放的。[播放视频]

排放最终可以归结为消费

我们提出了由消费引起的排放的概念,简称“消费排放”。它是什么含义呢?我们最终把排放归结为消费,而不是归结为生产,生产只是中间性,生产只是为了创造消费品的一个过程。[播放视频]

如何计算碳排放责任

用人均历史累积消费排放的概念来计算各国对碳排放的责任。这是我们研究理论上的成果,既是比较基础的理论,又是跟现实能够结合起来的一个研究成果。[播放视频]

哥本哈根大会要改变机制

我们是否能形成一套新的机制,这套机制能够建立在国家层面转移支付的机制,使得发达国家进行应该进行的转移支付,使发展中国家参与更多的减排。[播放视频]

建议对所有产品征收碳税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使得它的碳关税失去合理性,这就是我们现在自己实行碳税,我个人的想法,想来想去只有这一件事情能够使碳关税失去合理性。[播放视频]

专家介绍

樊纲
→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
→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专家观点

新浪长安讲坛第25讲,长安讲坛总第156讲。做客专家是国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副主任 宋晓梧。他的演讲题目是“促进就业——短期政策与长期战略”。

宋晓梧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于改革的实践,在企业改革和劳动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方面撰写了一些有理论创新和应用价值的论著和文章,主持或参与了国务院多个有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决定或试点意见。 [详细]

演讲论点

中央促就业措施值得肯定

国务院和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直接促进就业或者是改善就业条件的这些文件,半年多时间内连续出台这么多文件,中央和国务院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 [播放视频]

宋晓梧推四大措施促就业

促进就业有一些短期的政策,当然有一些会对长期就业有一些影响,但是目前来看这些政策应该说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播放视频]

产业结构对就业影响大

就业结构变化,刚才我讲了从2000年以来将近10年功夫就是在30%左右徘徊,没有很大的提高。[播放视频]

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

研发,我把国外的研发拿过来,把国外软件设计拿过来,而不是说造衬衣、造鞋子、造领带。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播放视频]

促就业要发挥市场作用

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就业的这种转变,怎么很好的把握这样一个就业体制的转变,这是一个渐进式的转变。[播放视频]

把就业作为宏调首要目标

在劳动部门工作的时候,有领导提出来,国企要改革,不能容纳过多的劳动力了,那么就要把扩大就业的重点放在集体所有制上。[播放视频]

往期回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