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关于史密斯(中国)商学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 10:40 新浪财经

  2007年4月5日至4月7日,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和美国圣地亚哥大学主办的2007全球领导力峰会将在上海举行。主题旨是令各种关于领导力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相互碰撞,最终实现更卓越的领导力这一共同目标。以下为史密斯(中国)商学院简介:

  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于2002年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IBE)合作开展的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由中国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此项目在北京于2003年正式启动,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里程碑,这也是史密斯商学院进入中国市场的标志。北京项目的成功是史密斯商学院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动力,2005年11月史密斯EMBA上海项目正式推出。

  史密斯学院中国EMBA课程强调管理的文化多元性。这也是中国在迅速成为世界经济的推动力过程中企业管理的一个关键要素。史密斯的中国学员将有机会在北京、上海与史密斯商学院在美国及世界其它分部的学生一同开展项目并参与模拟操作。史密斯学院是为数不多的,由中国教育部批准在中国开设EMBA项目的国外商学院之一。所有课程均由史密斯商学院本部教授每月到中国来讲授。

  史密斯商学院特别应中国及在中国的跨国企业需求设计了个性化的EMBA项目。中国发展最快的跨国公司之一——奥蒂斯电梯(中国)公司是参加我们特别设计的个性化EMBA项目的企业之一。学院的教员在天津奥蒂斯世界级的培训中心教授我们的课程。

  史密斯商学院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是中国双威通讯公司。该远程学习(e-learning)公司已经与许多中国大学合作建立了一个全国远程学习网络。这项合作使学院的课程可以通过卫星覆盖整个中国。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管理、银行管理等领域。专家预测,今年中国的远程学习市场将超过6亿美元。

  现在,史密斯商学院已经在中国拥有第一批100多位校友,并在不断增加。这批校友包括史密斯(中国)商学院的毕业生和居住在中国的学院国外毕业生。

  国际项目

  史密斯商学院在全球四块大陆上——亚洲、北美、欧洲和北非开设学位制和非学位制的教学项目,以支持完善学院强调跨文化管理的课程。中国正持续地进行向全球经济

发动机的快速转型,因而这一点尤显关键。史密斯学院的学生有机会在北京、上海和世界其它地方与美国学生一道进行项目合作和模拟学习。

  欧洲和北非

  除了北京和上海的项目,史密斯商学院还在美国的四个校区、瑞士苏黎世和突尼斯开设学位制和非学位制的教学项目。

  通过与苏黎世工商管理研究生学院(GSBA)的合作,史密斯商学院开设了全球双学位EMBA项目(SMITH-GSBA DDG-EMBA)。来自中国、美国和其它地区的学生在这个项目中有机会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的企业一起学习和工作。

  在史密斯商学院北非的教学基地——突尼斯,学院开设了技术管理主管硕士项目 (EMTM) 。该为期15个月的项目是由学院和突尼斯地中海大学的地中海商学院(MSB)一起合作开设的。与学院其它地区的国际学员一样,突尼斯技术管理主管硕士项目的学员也可以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学习。

  虽然设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所有这些国际项目都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点,那就是都由学院马里兰大学主校区世界著名的教员来授课。

  历史进程

  请与我们一道回顾马里兰大学罗伯特H.史密斯商学院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

  简陋的开端…1921-1960

  于1924-1945发展目录中提出的学院使命陈述展示了它的雄心壮志:

  “学院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思想者,而非重复劳动者;培养主管,而非下属。”

  为达到以上目标,学院改进了课程设置,但并非规模上的简单增加;并在十年内两易其名。

  1921年 马里兰大学的经济学与工商管理系首次开设正式的商业课程。该年就有394名学生入学并参加了包括外交、宪法、演讲和大学储备军官训练课程(ROTC)在内的必修课程。到1925年,学院已有46名教学人员。

  “男生宿舍里新生的命运无疑是令人伤心的。

  秋季里他们擦亮皮鞋,学习高年级学生吟唱歌剧咏叹调,祈求老天下雨。

  冬季里他们互相躲避雪球的攻击…

  女生宿舍的生活相对温和。

  大厅里没有狂热的雪球和水袋飞来飞去。”

  摘自马里兰大学1921年年鉴——《The Terrapin》

  1938年 该系易名为商业学院;W.马肯齐•史蒂文斯(W. Mackenzie Stevens)被任命为首任院长。史蒂文斯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获西北大学MBA学位及美国大学的博士学位。他因担任中华民国的技术顾问而闻名——在当时两地交通尚需乘船数周的岁月里,这无疑是一次冒险的经历。他同时也是联邦政府的一位主要组织专家。

  1940年 商业学院获全国性认证机构——美国商学院联合会(AACSB)授予本科商学项目。

  1942年 J.弗里曼•派尔(J. Freeman Pyle)担任院长。派尔一直致力于扩大学院的教学项目,引入了公共管理课程。期间学院再度易名为商业与公共管理学院(BPA)。

  “通过毕业生的影响和努力,

  学院开始在马里兰和其它州的商业和工业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学院在全国的战时奋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自马里兰大学1942年年鉴——《The Terrapin》

  1947年 由于二战已经结束,入学量开始剧增,教学人员也从战时的最低点18人增加到76人。商业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第一批MBA学位授予了约翰•弗雷德里克(John Frederick)博士的五名学生。1946年弗雷德里克博士带着他的研究生学生从德克萨斯大学来到马里兰大学。

  开始郑重发展商业教学…1961-1972

  在这一相对稳定的时期里,学院的组织结构和名字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然而,随着学院首次受到大型项目研究经费的批准,博士教学项目的开始以及新技术的使用,未来发展的种子已经播下。

  1961年 商业与公共管理学院搬进了新的教学楼——塔丁斯(Tydings)大楼。该楼以三届马里兰州参议员斯科特•米勒德•塔丁斯(Scott Millard Tydings)的名字命名。(塔丁斯曾在马里兰大学就读工程学,并于1910年创办了第一份校园报纸——《三角形》。)这座大楼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中是学院快速发展的基地。

  1962年 获哥伦比亚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唐纳德•奥科奈尔(Donald O’Connell)担任院长。商业与公共管理学院的MBA项目是美国商学院联合会首批授予的工商管理硕士项目之一,保证了它在MBA项目发展历程中的优秀标准。

  1963年 基础统计学开始在数据实验室授课。该实验室的每张试验桌上都配备门罗计算器。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这些计算器被替换为改进型计算器,随后是电子计算器,因为学院要尽力保持技术的先进。当吃角子老虎机在马里兰州被宣布为非法后,一位学生曾致电院主任查尔斯•塔夫(Charles Taff)要捐赠一台该机器作为概率论研究使用。塔夫的记录里提到:“我们婉拒了他好心的捐赠,因为我们觉得还有更多传统的方法来教授统计学。”

  1964年 会计学俱乐部

  虽然女性学生全面参加像会计学俱乐部这样的社团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但到1964年学院的女生入学量已经开始猛增。与其他的学生社团一样,会计学俱乐部为学生提供重要的交流和课外机会。

  1965年 学院收到了来自联邦公路局的首批大型项目研究经费182,500美元,用作历时两年的公众多种交通系统需求和旅行模式研究。五位院里的成员和几名研究生参与了此项研究。这批经费被用于恢复已被削减的教学工作,额外研究生助手补贴以及大量研究专论和文章的花费。

  1966 年工商管理博士学位项目首次建立。首批的两位博士生詹姆斯•唐纳利(James Donnelly)(市场营销)和约翰•伊万斯维奇(John Ivancevich)(管理与组织)后来编写了经典的教科书《管理学基础》。意识到计算机在商业实践中的重要性(或许在日常生活中还未如此),学院开始设立信息系统管理专业。

  历史回顾:1943

  1943年,一个名为学院商会的学生组织在学生参与国防工作和促进商人与在校学生关系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战争成为每个人头脑中的头号事件;“暑假已经过去,”当年的年鉴写道,“我们脑子里的大问题是:参军还是入学?”学校找来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和卡尔•沙堡(Carl Sandburg)来鼓励学生保家卫国,但学生并没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来关注诗文。仅仅受到两年半的教育后,他们就立刻被送到军队或担任民间战时服务工作。在毕业前,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加战时生产培训课程。

  战时坚持工作

  二战对于商学院而言无疑是一段艰难的时期。由于大量学生和教员的服役,入学量垂直下降。但学院依旧努力做好爱国义务——开设了军队专业训练项目,以培养学生去帮助维持治安和管理占领地。1943年,入学量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仅有130人。战后,该数字快速反弹,1948年超过2200人。

  1968年–1969年 由于商业开始在更广阔的领域内运作,学院相应改进了本科的核心课程。新的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与运输,商业与公共政策,会计学,组织行为学(后来改名为管理学/组织学),数量学(后来改名为管理科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项目被改为博士项目点。

  不断提升的造诣…1973-1991

  学院经历了又一次易名,并迎来了新院长鲁迪•兰蒙(Rudy Lamone)。他借助校友的力量为学院募集了不少资金,并启动了一个颇具雄心的项目来把学院带入知识主流。

  1973年 商业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系成为商业与管理学院(CBM)。鲁道夫P.兰蒙被任命为院长。在投身于学术事业以前,兰蒙是一位专业的萨克斯管手,并是一位成功的爵士乐音乐家。在担任院长的19年内,他在院内建立了几个研究中心,包括著名的丁曼(Dingman)企业家中心。

  1974年 为了获得有关发展趋势的一手资料和商业领域关注的信息,学院建立了专家顾问委员会。由于一致认为学院持续的发展需要额外的融资支持,顾问委员会和兰蒙院长建立了企业管理基础学院。

  “拥有好教员还是伟大教员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付给他们更多一点钱的能力。”——鲁迪•兰蒙院长

  1975年 应专业管理人员的需求,雪迪•格罗夫和帕克校区开始设立非全日制MBA教学项目。兰蒙院长为其制定了与全日制MBA项目同样严格的课程,从而消除了称该项目为“休闲业余项目”的污名。

  1978年 商业与管理学院是马里兰大学第一所被授权独立录取本科生的学院,这让学院在招生过程中更具选择性。兰蒙院长设立了又一个研究中心——质量与生产力中心(MCQP)。建立了“主管之家”项目,以给学生一些与专业人员更近的接触。

  1979年 商业与管理学院首次设立理科硕士学位,从而给学生攻读信息系统,管理科学或金融等专业提供机会。

  1980年 商业与管理学院与马里兰大学法学院合作,建立MBA和法学博士联合项目,比学院单独开设这两个项目大大缩短了时间。

  1987年 亨里集团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迈克尔D.丁曼(Michael D. Dingman)资助学院200万美元的资金建立丁曼企业家中心。这是全国首个企业家中心。它帮助和支持新企业的成长,帮助刚起步的企业建立战略,以获得健康的开端。

  1990年 建立国际商业教育与研究中心,以紧跟日益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历史回顾: 1964

  校园里最大的抱怨声,尤其是来自走读生的抱怨是停车位的巨大缺乏。“停下他们的车,然后依依不舍地跟爱车说再见并祈祷回来时能从一片狼藉中找到自己的车。”当年的年鉴忧心地写道。当年毕业典礼的主题演讲者是林德B.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主席。台式电脑还是几年后的事情,但用于基础统计学课程的台式算术计算机也一样还没着落。门罗计算器发出的噪声比机械打字机的更大。在统计学考试的时候,整间教室就如同一个工厂。

  多元化的历史承诺

  20世纪60年代晚期,随着学院新的核心课程与研究生项目的成熟,学院开始致力于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和女性入学。1962年以前女性入学的比例微乎其微;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她们的数量持续增长。为了进一步推进多元化,学院向1907联合包裹服务基金会申请经费,以给合格的少数民族申请者提供经济资助。学院的主要教员,包括后来的鲁迪•兰蒙院长,每年都要在传统的非裔美国学生聚集学校,像霍华德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东海岸校区进行几次学生招收工作。入学的少数民族MBA和博士学生都能以教学或研究助手的形式获得经济资助。今天,史密斯商学院的多元化特色已经是它的巨大优势之一。在本科生中,43%的学生是女性,32%的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在研究生中,17%来自少数民族,35%来自其他国家。

  我们手中的世界…1991-1996

  这期间内商业与管理学院搬入了新家——范•蒙卿(Van Munching)大楼。由于学院优良的学术名声和来自商业界与日俱增的尊重,学院自然地在研究和培养优秀毕业生方面成为国际领导者。(同时学院再度易名。)

  1992年 校友威廉E.迈尔(William E. Mayer)被委以任期五年的院长职务。在他的任期内,学院的名声和地位都获得了提升,学院也日益为学术界和商业领域所关注。同时MBA的课程也经历了全面的革新。

  1992年 校友利奥•范•蒙卿, Jr.(Leo Van Munching, Jr.)捐赠500万美元,为学院建设新家——范•蒙卿(Van Munching)大楼。范•蒙卿担任总裁的公司是唯一拥有进口和分销喜力(Heineken)和阿姆斯泰尔(Amstel)轻淡啤酒特许权的企业。该楼被用作不断增加的学生和教员的宿舍;以及计算机实验室,因为学院需要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性。同时在塔丁斯大楼里,一个名为“IBM-全质量”的项目建立起来。该项目为学生提供在高质量商业环境中团队合作的宝贵经验。

  “二战结束后,学校及时给予了我和许多退伍军人热情的欢迎和优秀的教育。

  我以此作为报答学校的礼物。”

  ——利奥•范•蒙卿,Jr.

  1993年 商业与管理学院搬入了先进的范•蒙卿大楼。当然,大楼的落成典礼是在喜力啤酒的陪伴中进行的。

  1994年 一项新的MBA课程全面展开。该课程注重动手学习和实时决策制定。它给学生更好地理解将来在工作中要面对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

  1994年 在一次MBA课上,40名学生与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学生运用桌面视频会议进行团队合作。该课程运用技术将学院的学生与世界其它地方的学生和教员联系起来。

  1995年 商业与管理学院更名为马里兰大学商学院。

  1995年 丁曼企业家中心举行首届女性企业家年会。该年会以 “资金、市场、动力——女性企业家的成长战略”为主题,并吸引了来自华盛顿首府的100多位女性企业家。

  1995年 学院与詹姆斯•克拉克(A. James Clark)工程学院和计算机、数学和物理学院一起合作,将“IBM-全质量”项目改为“质量提升体系与团队”项目(QUEST)。这一为期三年的多学科项目为优秀的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参加团队合作课程的机会。

  1996年 来自美国国际发展局的拨款帮助学院与波兰罗兹大学(University of Lodz)共同主办波兰管理教育项目。这是学院首个海外主管培训项目。

  “技术在课堂和现代管理实践中的运用让学院变得与众不同。

  我们不只是学习技术,而是与它生活在一起。”

  ——学生胡安•萨米恩托(Juan Sarmiento),于1995年秋

  历史回顾: 1976

  为庆祝建国两百周年,马里兰大学首次在学校主门建起了一个M形标志。但节日的气氛并不能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当时的骚乱中转移出来。当时学校正在全力应对由九号法令、政府预算不足和不断增长的要求多元化的压力等问题所带来的变化。受埃勒维茨飓风的影响,大量的雨水淹没了部分校园,包括许多建在地下室的宿舍,并导致学院不得不于9月26日停课。然而恶劣的天气并没有阻碍学院技术创新的步伐。为了改善考勤,1976年学院引进了一台笨重的1108型通用自动计算机。不过学生的出勤率并没有因此获得多少改善。

  科研

  自从1965年史密斯商学院获得第一笔研究经费后,学院就成为了杰出奖学金的摇篮。在随后的四年里,《金融时报》三次以在顶级商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为标准,将学院评为年度世界十佳研究型大学。史密斯商学院的各个系科都吸引了一流的教员。他们在知识和实践方面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不时与工程学和科学领域的同行一起合作。

  攀上顶峰——追求卓越的旅程

  1997-1999

  一次显著的转型开始起步。在一位新院长的领导下,学院将自己及其毕业生定位为充分利用技术竞争优势。学院最终更名为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

  1997年 霍华德•弗兰克(Howard Frank)成为新一届的院长。弗兰克是一位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位科幻小说迷。他曾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信息技术办公室主任。他热心地推进、实现学院的远景——学院应该以培养懂技术的主管而闻名,同时这些人必须是创新、管理以及知识和信息调度方面的大师。

  1997年 设立了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联合研究生项目——电信学硕士。

  1998年 新引入了以电信学、技术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学科为主的MBA项目。这些跨学科的课程创新是学院新商学模式的一部分。该模式以创新、管理和信息开发为重要组成部分。

  1998年 1998年3月30日,1950届的校友罗伯特H.史密斯为支持学院捐献了1500万美元。学院更名为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以此作为献给他的荣誉。这对学院来说是一份具有转折意义的礼物,因为它让学院有能力购置必要的设施和资源,从而把学院的远景变成现实。

  1999年 史密斯商学院在巴尔的摩校区开设了非全日制的MBA夜校项目。范.蒙卿大楼新的侧楼正在建设之中。

  1999年 为了吸引和留住最好的教员,院长办公室宣布了一项计划,要在三年内将教员工资提到与同类商学院教员同等水平。

  “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们进行了一次迄今为止全国最成功的招聘活动。

  80位来自世界顶级研究机构教员加入了史密斯商学院。

  今天,已经有超过175位全职和兼职的教员和助手。

  每一位都有优秀的研究、教学,以及推进学院网络计划的能力。”

  1999年 利奥•范•蒙卿,Jr. (Leo Van Munching Jr.) 捐赠了600万美元,资助学院扩建和翻新范•蒙卿大楼,从而使史密斯商学院拥有了全国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和学习环境。

  充分利用网络世界

  网络是我们最喜爱的新名词。在当今世界,信息就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而它是一个世界最迅捷、最连续、最复杂的联系。史密斯商学院为金融学、供应链管理和行为科学设立的网络实验室能模拟现实环境,可以给学生真实而实际的体验。在供应链管理实验室里,学生通过运用模型和模拟,可以学到:在今天的虚拟供应链里的事件和作出的决策是怎样影响整个组织的全面业绩的。这对今天的全球化经济来说是一堂关键的课程。在金融市场实验室里,学生们运用路透社的实时数据来体验怎样做一名资产经理,就如同他们以后在华尔街上所做的一样。在行为学实验室里,学生们学习使用最新的软件和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重点是,学生们获得了以后在新兴的网络经济里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业领导人必须具备的信心和分析能力。学院的技术观念反映了,马里兰大学在因特网时代早期的关键地位。马里兰大学在国防部ARPA计算机网的开发过程中曾扮演了主要角色,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ARPA计算机网通过电信网络(MAE East)被推向用户时,曾主持第一台主机。

  历史回顾:1992

  当时很少有人了解什么是电子邮件,也不知道第一台掌上电脑——苹果公司的牛顿100型电脑正在开发中。但从电视上看来,午餐盒大小的“手机”的样子已经很酷。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渴望更多看电视的时间。“商业和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回首过去,和30磅重的商法教科书说再见了。他们可以在课间光顾自动贩卖机,参加早上8点的会计学课。”1992年的年鉴愉快地写道。然而,商业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还是多亏了他们的刻苦努力。当时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片不景气之中,失业率为7.5%;但是MBA的起薪就达44000美元。

  2000-2004

  2000年 史密斯商学院在华盛顿校区开设了一个非全日制的MBA夜校项目。

  2000年 设立了一项新的教师体制:由非任期制的终身“超级明星”级教授参加本科教学,以改进其教学质量,并减轻任期制教员的教学压力。

  2001年 学院举行第一次Netcentricity会议,专家们一起讨论不断变化的科技如何影响商业挑战(包括财务上、战略上、组织上和技术上的挑战)的推动力。

  2002年 范•蒙卿大楼新侧楼的开放让学院的面积增加了一倍。本科生和研究生首次在同一个屋檐下上课。几乎所有的本科课程都可以在同一幢楼里教授;而不是像此前一样分散在校园的13个不同地方。

  2002年 电子市场与企业中心收到了国家科学基金会200万美元的拨款,用以研究时间敏感性电子产品市场。史密斯商学院的教员和经济系、计算机科学系的成员一起在中心进行研究。

  2003年 丁曼企业家中心帮助发起设立了新市场信托投资基金。200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基金被投入到马里兰、弗吉尼亚和华盛顿首府一些经济不景气地区的早期及成长期企业。

  2003年 设立了18个月的EMBA项目。该项目旨在为企业主管提供及时制和跟单定做的培训,同时帮助满足这些企业的培训和发展需求。

  2003年 学院给自己定位为21世纪商业教育和知识进步的模范。并取了一个“数字经济领导者”的新头衔。

  2003年 学院在中国北京设立了一个EMBA项目。此项目是学院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举办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负责提供设施、支持和营销;史密斯商学院负责提供学术内容和教员。

  2004年 在达拉斯举办的第18届美国小型企业与企业家协会年度会议上,有MBA学生和2000万美元基金背景的新市场信托投资基金实习课程无可争议地赢得了全国年度杰出企业家课程奖。

  2004年 Nextel通讯公司与学院进行全新的合作,将该公司的Blackberry handheld引入全日制MBA的课堂。MBA学生在这个高度联系的MBA项目中及时与教授沟通,获取课程作业,以及互相联系。

  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过去的十年里,史密斯商学院的地位获得了戏剧性的提升。学院不断得到认可,成为顶级商学院的一员。最近,根据一项来自校友中调查,学院的企业家教育项目被《企业家》杂志(2004年)评为同类第一。学院的MBA项目被《金融时报》(2004年)评为全国第18位;管理信息系统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告》(2004年)评为全国第七。学院被评入科技商学院前20名(《商业2.0》,2001年);还被评为全国“科技MBA”项目第3名(《计算机世界》,1999年)。

  特别感谢鲁道夫•兰蒙(Rudolph Lamone)博士,伊梅里特斯(Emeritus)教授,安妮•特科斯(Anne Turkos)和Archivist大学。这些信息是从大量档案资料中收集到的,包括史密斯商学院的著名教授和捐赠人——查尔斯A.塔夫(Charles A. Taff)博士的专论——《商业与管理学院的诞生历程》

  院长致词

  我们如今正生活在一个商业世界中。信息越来越丰富,决策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频繁,机遇也越来越多。应对这些机遇要求具备一个全新的商业头脑——在不可预测的市场中获得成功的能力。史密斯商学院正是要帮助中国和世界上的主管获得这种能力。我们向大家展示一幅特别的未来远景,以及商业如何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休闲的方式。

  在封闭的情况下,商业和商学院都不可能维持很长的时间。到处都是竞争者。任何规模的组织都应该有全球化的眼光,否则就难以生存。但是全球化并不是在后院里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就可以实现的。你必须真正做到全球化。幸运的是,如今要实现全球化比以前变得容易了。运用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作,并共享知识资源。通过宽带网络,无论是一般工人还是专业人员,都可以简单地传输资金。信息正以光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流。实时供应链使货物快速运输成为现实。

  然而,企业需要我们的帮助来获得全球范围内的成功。真正的数字经济领导人知道怎样在复杂的全球化环境中获得成功。任何没有全球化导向的商学院都注定要落伍。因此,在史密斯商学院我们一直在寻找机会。通过这些机会,学生和主管可以学到在理解和掌握跨文化事务及挑战方面所需的技能。

  去年史密斯商学院在中国的开拓是我们建立创新型全球联盟战略的一部分。这个战略将帮助我们满足快速变化的世界商业教育市场需求。由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每年将需要数以万计的新MBA毕业生。史密斯商学院正在北京和上海开设EMBA和其他商业课程,以帮助中国应对挑战。我们已经与中国双威通讯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通过卫星技术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开设商业课程。

  史密斯商学院正在为中国的未来培养数字经济的领导者。学院的学生在核心管理知识及技能方面都具有很深的根基。无论在什么领域,他们都深刻理解领导、管理和运用技术来创新和帮助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史密斯商学院毕业生的优势,无论他们将来是华尔街的分析员,刚起步的企业家,电子市场商人还是管理咨询顾问。

  我们的教员将他们丰富的学识融入到教学之中。作为一些领头学术刊物的编辑,多产的研究人员和全球商业组织的咨询顾问,史密斯商学院的教员因他们最佳的商业实践表现而得到认可。

  无论你是在寻找一流的商业教育,杰出的员工,专家咨询,还是组织培训,我们都希望您能选择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作为合作伙伴。这是您对21世纪最好的投资之一。

  霍华德•弗兰克博士

  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院长

  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是国际公认的管理教学和数字经济研究的领导者。作为马里兰大学帕克校区的13所学院之一,史密斯商学院可以提供本科,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BA,EMBA,博士和主管培训等教育项目;以及为法人团体提供拓展服务。

  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在其全球四个教学区均可提供学位制、证书制和个性化的教学项目,包括:亚洲(北京、上海),北美(马里兰州帕克校区、马里兰州巴尔的摩(Baltimore)校区、马里兰州雪迪•格罗夫(Shady Grove)校区,华盛顿首府校区),欧洲(瑞士苏黎世)以及北非(突尼斯首府突尼斯城)。为了纪念校友——查尔斯E.史密斯公司总裁罗伯特H.史密斯于1998年对学院1500万美元的捐赠,学院遂以他的名字命名。

  史密斯商学院的一些数据:

  马里兰州帕克校区和雪迪•格罗夫校区共有2800名商学类专业本科生

  帕克校区有来自32个国家的320名全日制MBA学生

  马里兰州华盛顿、雪迪•格罗夫和巴尔的摩校区共有1000名参加周末班和夜晚班的非全日制MBA学生

  170名EMBA学员(美国和中国)

  来自22个国家的115名博士学员

  127名正式教员和49名兼职教员

  全球近40000名校友

  (近似数据,2004年秋季统计)

  简单介绍:

  (点击以下文字链接,您将到达史密斯商学院的国际网站)

  每一位博士学员都能以研究生助教奖学金的形式获得全面的经济资助

  史密斯商学院是巴尔的摩-华盛顿地区唯一一所同时具有一流商学类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项目的学院

  史密斯商学院在马里兰公共电视频道的商业链接项目有半月一次的“史密斯商业接触”节目

  为纪念查尔斯E.史密斯公司副主席及联合首席执行官罗伯特H.史密斯1998年对学院1500万美元的捐赠,学院遂以他的名字命名

  1997年起霍华德•弗兰克担任学院院长,此前他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信息技术办公室主持工作

  范•蒙卿(Van Munching)大楼是史密斯商学院的所在地,于2002年9月份完成了一次103,300平方英尺的扩建工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