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6并购重组高峰论坛10月28日(上午)(9)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11:51 新浪财经

  俞铁成:现在我们有请和君咨询集团的总裁李肃先生,应该是我们这个行业内最有权威的咨询专家,请李肃总裁为我们大家做演讲。

  李肃:首先感谢会议主办方让我有机会跟大家交流并购重组的问题,我刚才一看吴老师也没那么正规,放松地讲了一些观点,跟大家做一些交流。大概我讲这么三个观点,第一个我想讲讲中国收购兼并的历史,到底这个历史过程里面,我们做了20年的收购兼并公司学习到了什么。第二个问题我想讲讲中国收购兼并的现状,从90年代以来我国收购兼并的现状。第三个问题讲讲我们21世纪收购兼并的趋势,到底哪些力量在起着重要作用。大家在收购兼并中要关注最核心的难点问题。简要讲一下,跟大家做一些沟通。

  大概86年12月我们介入中国的资本市场的收购兼并,当时我在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任所长的时候,80年代的收购兼并在短缺经济情况下,整个供小于求,整个市场,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骨干企业,国家重点扶植企业都短缺的情况下进行的横向联合。你比如说我现在讲当年80年代做的一些经典案例,第一个上来姜静夫带我们去的,换句话说电子计算机改成

长城计算机以后,当时政府和政府之间进行资产的划拨,进行政治的争夺,在这个过程里面就要把北京市和全国的企业合在一起,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沟通、谈判、磨合。应该说在90年代这种技巧还是再继续使用,到了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现在国外大公司进来找最好的那批国有企业,而烂掉的国有企业根本谈不上并购,而当时80年代我们有一批优质的国有企业。第二在当时80年代管理要素的重组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87年的时候开始做嘉羚,嘉羚就是70摩托车出来以后供不应求,他要求把当地的零部件企业全并过来,跟嘉玲内部的同日企业到底怎么组合,同样经济联合的过程里面生产要素怎么重组,就产生出大量的问题。同样在80年代要素重组的基础上马上存在一个问题,在当时承包的情况下,所有的人都愿意当凤头、不愿意当鸡尾,也就是母子公司重组以后的后续问题,当时有一家公司把所有的分厂都独立了,自我运营,导致了整个内部的贫富差别,协调机制出现大量的麻烦。弄得很乱,但是同时还有大规模并购,把几个大的国有的汽车厂并过来,并过来以后整个内部的控制平台和管理平台就非常突出。就承包制导致的整个企业家为本的分散管理的思维定式在大集团里出现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80年代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收购兼并呈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当年大量的收购兼并是政府之间需要去学习,整合起来以后国有内部由于承包制导致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习性要重新调整,所以在80年代当时短缺经济条件下,管理要素的重组,我们学习到了大量的东西,至今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在中国的收购兼并中还有重要的作用。这是80年代。

  90年代转型经济中资本运作到底在做什么,我们在90年代的时候收购兼并是什么状态?当年在80年代看到的大国有,因为短缺导致生产要素的重组已经没有了,90年代中国整个经济当时在资本市场上有一次非常大的、通过重组整合的机会,我们关注三个要点,第一叫包装重组上市,所谓重组上市就是当时整个资本市场用计划经济和半计划经济的手段分配上市资源,谁能把自己的资源组得最好,争取上市就能拿到很多钱。整个在包头具体四个企业一上市,大家把上市的钱四个企业互相分,分完了以后打架,主任来调整矛盾,他就叫重组整合来圈钱。当时华源当标杆,那就是重组整合一批企业拿到

股票市场去上市,所以当时在股市里边收购兼并是一个内部的、或者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或者在一个行政体系内组合的都有重组整合的要素,怎么编出一个自好的概念,这个概念怎么打动股市等等这一系列东西应该说在上市整合的过程中,所有企业都在收购兼并这一套基本的规律,组织怎么设计,那时候做了大量的包装上市,大多数都是在一个集团内部的资源和外部资源互相交换的过程中,是用并购重组的方式进行上市的。

  因此在并购重组的最初90年代、93到94年我们做了大量的上市其实都是跟资本重组,跟股市里边拿到钱是相关的,德隆整个股市里边强悍的炒作股票的能量和整个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整合换进资源,然后把股市抬高,整个这套操作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座右铭,当时90年代的时候我们做出的大量案例都是这样。我们医药行业非常熟,做了20年的中国医药行业,就那个时代,所有的绅士公司拿了做一个概念,重组整合就是到最后为了把七块钱的股价变到十二块钱去,说一些大故事,并完了以后什么成效都没有,重组的时候就拿两个亿,而且就像吴晓求老师说的有大量的黑洞,为我们现在全流通时代去研究整个股市的波动,和我们上市公司的资源关系有大量的关系。尽量地改制,中国的很多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怎么进行并购重组,怎么进行外面的资本,怎么在改制的过程中重新分配股权,这些在90年代后期我们都大量参与了。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90年代中国是一个转型经济的时代,我们在收购兼并中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是资本运作。在这个时代里边真正做出来的像样的产业大公司并不多,真正在产业大规模整合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后来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导致很多并购重组垮台了、失败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整个90年代我们在并购重组的资本运作中学习到的东西挺多的,但是最终取得的成效和最终对我们现实收购兼并和未来的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实际上并不多。最近企业家杂志社跟我谈,问一个问题说原来周总从外贸公司转向产业化的投资模式改成并购模式,跟当年90年代所有死的这批人,到底华润是怎么活的,凭什么做成了,华润并购重组组出了几个产业去,现在宁高宁到了中粮以后继续他的文化,而他谈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是90年代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大规模重组的人,真正所剩的精英不多,但是在这个时代我们学到了整个产业重组的概念,和整个资本市场运作的规律。在中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下,都会去操作股市,在成熟的经过下到底怎么认认真真地把实际产业提升,你就会有深切的体会和认识,这是我们所说的在转型经济中的资本运作。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叫接轨经济中的产业整合运作,其实21世纪最大的标志是加入WTO开始的,当时我记得非常清楚,2000、2001年入世谈判的时候,入世之后中国整个制造业全世界大规模进军所向无敌,今年整个外贸顺差做到1500亿美元,直线上升,中国整个在WTO的保护之下,我们最重要的东西还被保护了一段时间。整个世界对我们开放出来的大门,导致我们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全球的冲击力已经非常明显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