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6并购重组高峰论坛10月28日(上午)(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11:51 新浪财经

  第三,直接开始查项目,只要上了一亿的项目就开始给你查,地方不查中央派人查去,这样直接管到你项目,你宏观调控不下来也不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下半年以来各项指标都向下走。

  这一部分我们看到一些数据,首先GDP前三个季度10.7,比上半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也比上半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工业是规模以上的企业增加值来增长,工业产品出厂价也是连续几个月下降,从月涨幅来说基本上是总7月份下来是最高点。货币供应量实际上8月份就开始了,降到18%以上,9月份继续下降。所以这些主要的指标我们都看到是很明显地就下跌了。这些指标一下跌,就有个判决的问题,宏观经济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能根据一两个月的情况就做出大致的判断。所以要是研究宏观经济除了研究宏观数据本身数据以外,还要研究各个部门的判断,因为他们判断是涉及到宏观走势的关键。在这次宏观调控里面第一次出现了各个宏观调控部门都承认宏观调控已经见效了。最早的是咱们的统计局说我们的宏观调控基本上到位。我们的发改委也同意宏观调控基本上是到位了,最后承认的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历来在周小川先生的指导下,至少银行改革取得很大的成绩,第二他对宏观调控介入的力度也加大了。从我个人来说,他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倒不一定是特别见效,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方式,经常把视线转移,别人说中央银行的时候他就说国家统计局,不相信你的统计,你别拿你的统计来说我的事。所以中央银行自己建立了很多的统计局,如果我们要判断银行加不加息,我劝大家千万别按照国际惯例看CPI,要知道CPI是国际统计局的事情,中央银行有自己的价格统计数据。所以它经常会经常指责统计局,所以它总是不愿意承认宏观调控见效,8月份很多指标已经下来了,包括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也下来了,他还是不承认,当时9月份数据出来了。中央银行终于承认了宏观调控初步见效,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初步见效这对我们理解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正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是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宏观调控基础还不扎实,尽管我们看到那么多的数据都下来了,但是还是不扎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房地产的调控没有下来,实际上房地产是最早列入该调控的对象里面的,房地产大家都是关心的,房地产这么多年的发展整个就是一个草莽时代的发展时期。发展到现在大家才知道原来我们的房地产要管的、要改革的地方那么多。感情他过去纯粹就是一个草莽英雄,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房地产要做的东西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房地产宏观调控调控了这么多年还不是特别见效的主要原因。包括大家对它的论述,包括各个宏观调控部门不同的政策导向都是房地产调控比较难见效的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我们有一点好的迹象,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最新的统计房地产的涨幅放小了,涨幅放小了还是上涨,我就不知道这为什么还叫宏观调控的成绩。本来因为

房价太高了才要调控,实际上不是更高了吗,惟一下来的就是这个指标,是全国房地产开发精气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跌。这个指标可靠性不是特别大,第一它是一个调查指数,作为调查总是一个初样,很难保证信息很全面。第二调查的数据来源往往都是房地产商自己的数据,至于是不是完全真实也很难说。所以第三这个数据一般来说是一个现行数据,就是它连续下跌五六个月以后,有可能实际的才会跟着它调。所以宏观调控在房地产这块不是特别见效。

  第二,货币流动性太大。社会上的钱太多,中央对这块没法控制,钱太多了。钱太多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外贸顺差不断地加大,我们每赚取一份美金外贸,实际上快到一万亿,还没到一万亿,尤其是媒体记载千万不能把这个数据用上去,用上去就完蛋了,成了造假数据了。基本上到年底我们预计要破一万亿。这意味着我们投入八万亿,这个数据不是一个简单的测算,我们很多数据放出一部分又回收一部分,但是确确实实这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而且国外马上到圣诞节了,从过去的经验看圣诞节对中国的订货是一个高峰时期,买东西多的话我们贸易顺差是不是又要上去了。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过去出口很多是一个很高兴的现象。对中国来说现在是一个很苦恼的问题,这个是跟其他的国家非常不一样的,我们中国真的政府是确确实实想把我们外贸顺差降下来。比如说因为这个老是被欧美敲打,隔三差五来敲打中国的领导人,确确实实给中国国内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刚才说了我们的货币供应量的问题,它要流进来你是没法它挡住的,这使得我们的宏观调控带来很多的麻烦。另外统计数据还存在一些矛盾,或者说不太和谐的地方。这里面举了三个方面的数据,按照惯例讲投资下跌的时候,投资总量价格是下跌的,按照惯例将GDP下跌的情况下,能源消耗应该是下跌的,但是我们能源消耗是上去了。第三还有一些统计数据跟调查数据也是不吻合的,比如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就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有很多订货的调查,现在订单非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不可能经济下降。所以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央行老指责国家统计局呢,就说你的数据是不是真的。这个问题最好是值得怀疑的,值得怀疑经济下跌速度有没有这么明显,是不是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这么一致。比如说地方和政府的关系、固定资产还有反弹的问题,咱们就不用再讲了。

  实际上这一轮宏观调控老下不去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央与地方博弈的问题,分界线也是那样,固定资产投资也是这样。由于地方利益不一样,使得他们各自的倾向也不一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