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总理讲坛的听众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0:39 财经时报

  “总理讲坛”的听众们

  本报记者 胡佳恒 孙维晨

  改革30年后的今天,人们聆听这场由温总理主讲的论坛——听众来自天南海北,栖身中国社会各阶层。他们关心不同的议题,并在这场仍将持续的改革中已体尝到不同滋味,人们渴望从温式语言中寻觅未来模样的期待,溢于言表

  两会闭幕那天早晨,毛寿龙驱车穿行过拥堵的北京城。他要在九点的两会闭幕式开始前赶到目的地——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的评论席,亿万观众正等待这位大学教授对本届两会、以及闭幕后举行的温总理答记者问,作出一番解读。

  “我感兴趣的是温总理谈到解放思想的那一段,比较个性,有冲劲。”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说。

  毛所提到的,是记者会临结束时温家宝的自我设问,“有人可能会问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还要进行多久,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将永不停止,一直到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在闪光灯骤起的闪耀中,他补充道,“到了那时也还需要解放思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成为温家宝继2003年当选总理以来,立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后的又一决心。他说,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如果说前者为因,后者就是果。“总理的讲话居安思危,思危更多一些。”毛寿龙说。

  改革30年后的今天,人们聆听这场由温总理主讲的论坛——听众来自天南海北,栖身中国社会各阶层。他们关心不同的议题,并在这场仍将持续的改革中已体尝到不同滋味。人们渴望从温式语言中寻觅未来模样的期待,溢于言表。

  “我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这天上午,姚立法打开了电视。12点零3分,温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语速缓慢地承诺,“在这5年,我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荧屏上的总理提到了过去“很少涉及”的公共财政问题。

  “总理看起来有说不完的话。”姚感叹,“温总理谈到预算问题时,我有感动的一面,心情也很复杂。”

  姚现在只是一所小学的职工。但从1987年开始,他以普通公民身份自荐竞选当地的人大代表职务,在四届选举后,于1998年当选湖北省潜江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批自荐竞选成功的人大代表。2003年,受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邀请赴美观摩美国大选,受阻后姚曾向温家宝总理与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去信,俞正声多次批示后最终成行。

  “我当过人大代表,关于财政预算的问题,在当地人大我多次提出这个看法:我们到会的300多位代表,除了一个人可能看得懂财政预算报告,其他人实际上看不懂。看不懂的代表,看不懂报告的财政预算委员会,就成了政府阳光作业,保障人民钱袋子不漏的一大难题。”姚直言。

  “代表看到的是干巴巴的数字。看不懂还是次要的,现在还有看不到的现象。看不到部门预算细化的东西,这实质就涉及到预算执行的问题。目前的现状是,政府管理纳税人的钱,责任重大,另一方面纳税人和纳税人代表参与预算的起草、执行过程都有困难。”姚说。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