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总理讲坛的听众们(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0:39 财经时报

  赵说,“控制物价本身的走势是一个方面,但引导好投资者消费者对物价上升的预期,这是更重要的任务。总理对这个民生攸关的问题非常关注,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

  中国上一轮的通货膨胀是1993至1995年,价格上升甚至达到20%,其后政府提出“调整、整顿、巩固、提高”,但当时政策更多采取的是一刀切的行政手段:对开发区热、证券热、房地产热卡断它的资金。当时经济运行的基础还不是市场经济。比如贷款还有贷款计划,“一刀切的结果是出现大量烂尾楼,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调控带来了硬着陆的后果,也有后遗症。”赵回忆道。

  “这次经济运行环境不一样,我们应对的手段更丰富。从目前的环境和手段来讲,我们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美国经济走势,这个不确定性我们现在还很难预估。”赵锡军分析。电视里,温总理正习惯性地举起右手,“我深知这件事情的困难”。

  2003年的SARS,2008年的雪灾,让温家宝的总理任期总是抹上临危受命的色彩。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编导专业大一学生吴皎佼,于2月的郴州见证了温总理在这一时刻的影响力。

  在高速公路上拍摄DV的她幸运地与总理握手,“总理穿一件黑夹克外套,比郴州城里看到的老人家穿得少多了。”吴皎佼说总理离他们并不遥远,“郴州发洪水的时候,我同学也见过总理。他比电视上看起来精神,眼睛很亮,一看就给人带来希望的感觉。”

  在记者会上,香港凤凰电视台主持人吴小莉询问温总理5年来的心路历程时,温回答,“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