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马颈坳现象在湘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 01:20 金融时报

  持信用通行证 走多方共赢路

  记者 陈宝树 通讯员 李二平

  2007年9月,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马颈坳镇。

  镜头一:信用社营业厅,客户们有的手里拿着存折,有的拿着小额信用贷款证。不到5分钟就办完一笔贷款的农民石水生,激动地对记者说:“现在办贷款就像取存款一样方便。”

  镜头二:村民龙利桃手里拿着6位亲朋好友凑来的8000元来还款,他说:“我是因家中遭火灾贷的款,现在到期了不能不按期偿还。信用就是我们的通行证,不讲信用就像没了爷娘老子,遭困难时就没谁来帮你。”

  镜头三:信用社主任符安定向记者展示一份统计报表:2001年至2007年6月末,信用社累放小额信用贷款7605万元,受贷农户3958户,贷款覆盖率71%,共收回农户“一逾两呆”贷款780万元,另有230多户农户主动还清了原生产队分摊的陈年旧贷,到期贷款回收率达99%。

  记者不禁为这种“铸得信用当钱使,和谐共赢谋发展”的“马颈坳现象”啧啧称叹!

  历史回放:贷款如何这般“难”

  马颈坳镇位于“十大魅力城市”——神秘的湘西州吉首市市郊,是该市农业大镇,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86个村民小组4173户18645人。总面积9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384亩。

  2000年以前,受不良社会习气的影响,贷款不还的现象在这里十分普遍,不良贷款曾高达75%,信用社与当地农民、政府之间互相埋怨、关系僵化,“贷款难、难贷款”成为百姓的苦衷。

  信用社主任符安定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当时放贷太难了,有钱不敢贷,一贷就死,几乎成了一条规律。”时任该镇副镇长的康军也说:“农民有了好的项目,由于没有信用,得不到资金支持,极大地制约了脱贫致富。”

  原村主任向双银为发展蒰柑产业,多次找到信用社贷款,但因大部分农户长期积欠信用社口粮贷款,始终没有借得款,他埋怨到:“贷款难,难贷款,贷款好比龙门关。”

  结果,农民有钱也不存信用社,信用社各项业务发展缓慢,经营举步维艰。

  跨过昨天:让信用成为“通行证”

  随着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加快,面对上述尴尬的境地,镇政府急了,信用社急了,农民也急了。

  人民银行湘西州中支行长龙雄告诉记者,2001年该行开始在全辖大力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法规知识宣传。马颈坳镇深刻认识到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信用缺失,为此抓住症结,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成立了由该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信用社主任、各村支两委、驻村干部等有关部门和人员组成的信用创建领导小组,以提高村民信用意识和法规意识为突破口,广泛宣传信用创建的目的、意义及其内涵,使信用创建工作家喻户晓。

  在信用社、镇政府、村委会、农户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他们分别签订“信用镇”、“信用村”贷款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由信用社主任、信贷员、村委会主任和村民代表共同组成农户资信评定小组,对每个农户的经济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社会信誉等情况逐一进行评估定级。

  被评为信用“优秀”、“较好”、“一般”的农户,由信用社核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分别授信10000元、5000元、2000元。授信额度内的贷款为信用贷款,不需任何担保,即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余额控制”的办法,农户可凭证随时到信用社办理贷款。

  为加强信用考核,信用社按照“一户一档”的办法,逐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和贷款台账,及时登录信用等级、年审情况、个人不良记录与贷款借用还款等情况,并将农户的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情况,在各村委会、村民小组显眼的地方上墙公示,接受村支两委和群众监督。

  农民们兴奋地举起手中的《小额贷款信用证》说:“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致富宝’、通行证!”

  今日展望:一条多方共赢的“好路子”

  一路上记者看到,公路旁、农户门前一块块“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牌子随处可见。采访中得知,这里诚实守信观念已深入人心,农民以珍惜信用为荣,千方百计主动还款的事屡见不鲜。

  镇长康军说:“如今上门收贷、逾期不还的现象越来越少,‘要我还钱’已向‘我要还钱’的观念转变,守信用、讲信用成了农村的新风尚。”去年,该镇已被湘西州政府授予“十佳信用乡镇”,被湖南省评为农业科技产品、成果重点推广乡镇;该镇信用社也被评为湘西州“十佳金融机构”。

  信用好了,产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近年来,该镇以信用创建为突破口,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目前已建成蒰柑、苗木、经作三大支柱产业。到2006年末,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

  在谈到信用创建工作时,市信用联社理事长陈万宽说:“当初,人行要求推行小额农户贷款和开展信用创建,我们还存在不少顾虑,怕推不动,现在看来,这项工作抓对了,因为它给我们创造了大收益。”

  正在马颈坳镇调研的人行长沙中支副行长张庆窻说:“马颈坳镇的小额信贷和信用创建,是一套‘政府推动,农信社支持,农户配合’的信用乡镇建设的崭新模式,值得好好总结推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领导曾先后来马颈坳镇视察,对该镇农业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调查采访显示,几年来,湘西自治州以信用创建为契机,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实施“政府主导推动,央行极力促动,金融机构合力驱动,职能部门协作联动,社会各界参与互动”的“五轮”驱动战略,着力打造“诚信湘西”,促进了经济金融和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到8月末,全州已创建信用乡镇19个,信用村108个,评定信用农户259880户,授信总额12.71亿元,累计发放小额农贷16.88亿元,不仅有效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根本好转,走出了一条多赢的好路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