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通胀进入危险区域 发改委指示严防死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1日 10:3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杜艳 北京报道

  近两周,家住宁波的张小姐发现,自己的工资开始“缩水”了,原因不是老板扣薪,而是工资的购买力下降了。原来8块钱一份的红烧肉,现在涨到了12块钱,涨了50%;2块钱4个的早餐肉包,现在只能买到3个。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中国的其他城市,涨价风潮正从局部领域不断蔓延。在北京,原来大打价格战的乳制品早已取消了所有的促销措施,而继方便面掀起全行业涨价潮后,从中式餐馆到西式肯德基,调价的风潮有增无减。甚至一些品牌的巧克力也搭上了这次涨价的班车,而在这辆搭班涨价的便车上,还出现了食用油、面包、拉面、日化用品和机票的影子。

  这个涨价名单会就此打住,还是越来越长?至少眼下看来,继肉、蛋价格疯长之后,这轮涨价的风潮还在不断地蔓延。

  高盛等研究机构已经发出了“通胀形势进入危险区域”的警告;中国央行的担心也在其最新报告中昭示;国家发改委关于严控价格上涨之风的“最高指示”也已下达至各地……这些都显示,物价的上涨已经到了不可掉以轻心的地步。

  地方政府推迟调价

  由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CPI上涨,会否引发全面的物价上涨?

  这个问题,在国家统计局召开的二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就被提出。现在看来,这问题并非危言耸听。近日,继央行在10天内大幅削减利息税、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高密度操作后,发改委有关价格调控的措施接踵而至。

  而与央行偏向市场化手段不同,这次发改委动用的更多是行政手段。而在不少专家看来,在当前个别产品轮番涨价的情况下,行政化手段也是必要的。

  7月30日,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工作。这份被各地发改委奉为 “最高指示”的文件强调:要严格控制政府提价措施的出台,凡是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涨幅已突破当地预期调控目标较多的地方,原则上年内不得出台除促进节能环保外的、新的政府调价措施。

  专家认为,由于绝大部分省市6月份的CPI数据已经超过了3%的年增长目标,这意味着一些由地方政府定价范畴内的调价措施将推迟执行,这些由政府定价的项目可能包括水、电、煤气、天然气、电信、运输、汽油等。

  记者了解的情况大致如此,大部分省市政府拟定的年内调价措施已经决定延迟。以宁波市为例,宁波市6月份的CPI达到了3.1%,低于全国水平1.3个百分点。虽然只较年增长目标高出0.1个百分点,但市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原来拟定的一些年内调价项目,如

物业管理费、
数字电视
收费、公交票价等,已经推后上调。

  整顿的冲击波还远不仅于此。价格问题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延伸到了政治范畴。

  8月2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出通知,针对近来出现的涨价行为,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主要食品价格和相关收费专项检查,并强调要把本次检查“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

  国家信息中心祁京梅认为,这充分说明了物价事件的严峻,国家希望通过这样的检查起到敲山镇虎的作用。

  而调控的措施还在继续抛出。8月4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出通知,对部分地区出现的成品油惜售现象,要求各地确保供应,严厉打击乱涨价措施。

  针对一些不合理的涨价行为,一场拉网式的清理整顿全面展开。

  通胀有多远

  所有的部署都来自于对物价全面上涨的担忧。通胀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这成为中国眼下最现实的问题。

  近日,中信证券、国家信息中心、高盛等研究机构,陆续将7月份CPI预测上调到4.3%-5%,并一致认为通胀的风险加大。于此同时,决策层对于CPI表态的微妙变化,也可窥见官方对于通胀预期的转折性变化。

  在8月8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首次提出:“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染问题,防止价格全面上涨。”

  而对于前期有分析认为,核心CPI依然在1%以内,因而不会引发全面物价上涨的观点,央行也第一次表达了自己完全相反的看法。

  央行认为,近年来,随着全球食品和

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核心通胀率和整体通胀率出现了不同的走势,主要国家央行对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关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仅关心核心通胀率可能低估了通胀的风险。

  央行的立场是:对中国而言,不应该只关注剔除食品的核心CPI,对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也须予以高度重视。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或维持高位,会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诱发高通胀预期,可能导致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这种看法得到了高盛和汇丰等外资投行的认可。

  在此前一周,高盛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称,受货币快速扩张和消费需求旺盛的推动,中国短期内的通货膨胀率可能突破5%,中国的通胀形势已经进入“危险区域”,如果果断的货币调控措施被进一步延迟,消费价格指数和资产价格上涨可能进一步加速。

  在这份报告中,梁红反驳了一些认为中国核心通胀不高、不存在严重通胀风险,因而无须实施严厉货币调控的观点。

  她认为,粮食价格的上涨主要反映的是总需求的扩张、而不是暂时性供应不足的问题,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受到流动性过剩和随之产生的整体需求强劲扩张的推动。而由于食品在居民消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在CPI统计中占有约1/3的比重,因而剔除食品价格的通货膨胀指标并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公信力”的通胀目标。目前,价格上涨的快速传导,已经快速地传导到非食品领域,非食品的CPI环比涨幅已经出现加速上涨的势头。

  但很显然,基于当前对通货膨胀风险的认识,央行所已经采取的货币调控措施并没有让一些投行分析人士满意。

  梁红也认为,如果果断的货币调控措施迟迟不出台,整体的通胀压力不会自动减弱。如果政策调整进一步推迟,消费价格指数和资产几个的上涨可能进一步加速,原因是实际负利率的扩大。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的话,则即将过热的经济若想实现软着陆可能比2004年还要困难。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