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刘树成:用投资增长拉动消费增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2日 06:3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杜艳 北京报道 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贸易顺差依然过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过多,这些基本的经济状况支撑着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了新的历史高位。而此背后,投资和消费增长率的喇叭口继续扩大。对于这些,我们到底该怎样认识?又是哪些因素让这些问题得以延续?对此,我们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先生。 经济观察报:现在学界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颇有争议,如果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您怎么看待现在所处的位置? 刘树成: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处于上升通道,如果我们把经济周期波动由上升通道转向下降通道的拐点来临比喻为“狼”来了,那么,近三年来,不论国际上还是国内,不断有人预测说:中国经济的拐点来了——“狼”来了。但实际表明,“狼”没有来。 经济观察报:如果还是处于上升通道,这轮经济增长的周期好像要比以往的周期长得多。 刘树成:是的。这正是我要指出的地方,也是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新特点,即经济增长周期大大拉长。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53年起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到2006年,GDP增长率的波动共经历了10个周期。在前9个周期中,上升阶段一般只有一两年。而本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到现在 (从2000年到2007年上半年)一直持续了7年半(如图所示。编者注)。这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新的波动形态,或者说出现了良性大变形,即经济周期波动的上升阶段大大延长,经济在上升通道内持续平稳地高位运行。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 经济观察报:在您看来,是什么因素导致经济增长周期大大延长呢? 刘树成: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从供给面分析,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周期也从需求主导型向供给主导型转变。需求主导型的经济周期,其上升的主要驱动力是需求膨胀,而供给严重制约。所以每当经济过热时,就会出现资源瓶颈。而现在,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原有的瓶颈制约已经逐步得到缓解,甚至有的还出现了相对过剩,支撑了经济在适度高位的持续运行。另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中国的物价得以保持低位的水平。这从一个角度解释了本轮经济周期中“高增长、低通胀”的现象。 从需求面分析,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向耐用消费品方面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也在升级,消费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本轮经济周期的重要推动力。 从政策层面分析,政府所采取的微调、结构性的调控措施,大大熨平了经济增长的波动,避免了“大起大落”,使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得以延长。 经济观察报:基于以上分析,您认为今后的政策着力点应该在哪儿呢? 刘树成:2006年,我国GDP修正后为11.1%,2007年上半年又略有提高,根据历史经验,这已经处于或稍微越过我国经济适度增长区间的上限边缘。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过程中,潜在经济增长率有可能有所上升,但考虑到资源消耗(特别是能源、土地)和环境污染这些新的经济增长制约因素,潜在经济增长率还不能把握得过高。因此,还要防止经济运行由偏快转为过热。 因此,我有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化大调整为不断的小调整,以延长经济周期继续在适度高位的平稳运行。二是要把政府的微观规制从宏观调控中剥离出来。节能减排、把住土地闸门这些属于政府的微观规制,应该具有长期可持续性,而宏观调控是针对经济波动采取的短期措施,所以要区别开来。三是应该解决总储蓄大于总投资的困境,现阶段,应该用投资增长来拉动消费增长,而不是限制投资。 经济观察报:您说用投资增长拉动消费增长,这是一个很大胆的提法。 刘树成:目前,我国总储蓄大于总投资,外贸顺差持续增大。要解决这个外部不平衡问题,就需要扩大内需。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那么,要扩大哪部分内需呢?这又涉及到国内的内部不平衡问题,即当前内需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要继续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吗?那固定资产投资不是更要过热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我国目前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我国目前处于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这主要是要解决住房问题。而居民购买住房,在国际上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中,是归于投资的;居民购买住房后的年度折旧,以虚拟计算列入消费。而我国的住房年度折旧率很低,这就大大压低了消费率。同时,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住房支出所占比重很小,2006年仅为3.1%。而在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中,住房支出经常占到14%左右。扩大居民住房需求,增加居民住房支出,是提高我国消费率的一个长期的、重要的途径。而在这个过程中,又要大量地盖房子,增加投资。所以,在目前我国这样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里,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问题仍然会存在,但在居民住房需求扩大之后,以及在统计上合理提高住房年度折旧率之后,我国消费率会提高起来的。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优化商品房供给结构,加大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房的供给,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