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广东佛山邮储案事发一年:18亿黑洞怎样炼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9日 16:25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魏黎明 佛山、广州报道

  轰动一时的佛山邮储巨额存款“黑洞”案,案发近一年后目前正步入关键阶段。

  本报获悉,何丽琼等涉案的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分别羁押,警方正在对该案展开补充侦查,检方将择日对其进行公诉。

  经查,2003年9月至2006年8月间,何丽琼等人以邮政储蓄工作人员的身份,利用邮政储蓄监管不严的漏洞,通过“公款私存”、设立“中间账户”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目前查明的涉案金额并非此前媒体报道的6.8亿元,而是17.9665亿元,涉及储户352户,其中包括当地部分村集体。据悉,佛山市禅城区澜石街道黎冲村委湾华村、张槎街道大富村等155户的存款共5.45亿元,至今年5月25日警方对该案侦查终结时仍未能还本付息。

  有资料显示,有大量资金流入澳门,部分用于偿还何丽琼在澳门欠下的赌债,部分用于其在澳门的投资。

  这起代号为“809”专案的金融大案最终因数起故意伤害事件案发,而何丽琼之犯案则始于其在澳门的豪赌之旅。

  澳门豪赌

  今年43岁的何丽琼,是佛山市禅城区澜石镇人,16岁进入当地邮政系统工作。2001年2月起,何担任澜石邮政支局支局长,同年7月调至佛山市邮政局营业分局任职。2003年4月至2004年11月,调任禅城区邮政局大客户经理,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调到禅城区邮政局客户服务中心当管理员。

  从2001年开始,何丽琼便频繁到澳门赌博,至2003年欠下巨额赌债。在澳门赌博期间,何经人介绍认识了澳门人林鹰、林慧、蒋敬华(三人均在逃)。

  林鹰等人获知何是澜石支局的局长后,一方面,由赌场“叠码仔”蒋敬华和何合作赌博,令其输掉巨资;另一方面,由林鹰、林慧向何吹嘘自己在澳门有码头、大型影视城在建项目,游说何吸存资金投资该项目,短期内可获取巨额利润。

  面对赌债的压力和投资获利的诱惑,何丽琼获同陈绮丽开始了他们高息揽存的生崖。

  陈绮丽2001年起任澜石邮政支局营业总台值班长,当时该局支局长正是何丽琼。为获得公众信任,何、陈利用邮政工作人员的身份,向社会发布邮政高息揽存的信息,以其任职所在澜石、龙角邮政支局网点为平台,大肆吸收公众存款。

  经警方查阅部分资料显示,何丽琼利用非法吸存资金偿还赌债1987.9万元,投资给林鹰、蒋敬华个人账户的资金达1177万元,支付给林鹰等人指定的境内账户的资金达6139.27万元,何本人用于购买佛山市高明区土地用款2079.95万元,其余大量资金在何丽琼高息吸存支付本息的过程中,消耗殆尽。

  公款私存

  何丽琼、陈绮丽二人长期在澜石邮政支局工作,认识一批储蓄大客户,同时也熟悉邮政储蓄内部的运作和金融监管的漏洞。

  2003年初,何与陈商定以澜石邮政局的名义对外高息吸存资金,先存入澜石邮政支局开设在农业银行福宁支行的公账号上,然后利用邮政储蓄监管不严的漏洞,由陈违规使用“无折取款”、“双挂”的方法,冒充客户提款,将资金从公账户转到自己控制的账户,供何使用,获利后两人分享。

  2003年9月起,两人利用社会关系,以完成邮政储蓄吸存任务为借口,以月息4-10厘不等的高额利息为诱饵,游说储户存款到澜石支局。为此,何、陈还以邮政局的名义对外派发“到邮政存款有高息”的传单。为发展更多储户,何、陈还在社会发布信息,许诺给介绍人在吸存资金中提取2-3厘的利差作为回报。

  何、陈二人吸存的资金,均按照邮政储蓄正常的存款程序办理。先由储户在澜石邮政支局开户,存款按照正常的储蓄程序,在邮政储蓄前台完成。储户的资金通过公账户存入邮政储蓄系统。

  为控制资金,何丽琼许诺储户4厘的利息,除去邮政储蓄国家规定的正常利息后,利息差额由何丽琼现金一次性支付给储户。但同时规定储户必须通过何丽琼本人提款,不能主动到网点提款。

  在吸存资金存入公账户之后,转入

人民银行之前,陈绮丽将储户的资金从邮政的账户上转走。对掌握储户密码的存折和存单,陈绮丽利用任值班长的便利,违规采用“无折取款”的方法,冒充客户把资金从公账户转移走;对未掌握储户密码的存折和存单,她则利用职权,私自挂失储户存折、密码(俗称“双挂”)和新设密码,待新设密码生效后,将资金转走。被转移的资金,分别划入事先在农行、工行、兴业银行私设的“陈绮丽”、“梁旺兴”的账户上。

  2004年下半年,因赌债数额惊人,对林鹰等人的投资又一去不返,何丽琼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她不得不疯狂地继续吸收存款。为此,何丽琼把储户的存款利息提高,个别储户的月息甚至高达40厘,新吸资金则被用来支付其他到期本息。

  中间账户

  2004年5月,邮政储蓄系统升级,取消公款私存,并加强对取款的监管。对公账户向外取款的业务,要按照权限逐级批准。这对利用公账户吸存的二人造成障碍。

  经多次商量,何丽琼、陈绮丽决定采用私设 “中间账户”的方法继续吸存。为此,何、陈以额外每月2000元奖金的形式,收买了澜石、龙角支局的部分员工,指使他们用自己或亲属的身份证,以小额现金在邮政储蓄开户,在打印账户存折和存款信息时,将白纸覆盖在存折上面,套取空白的存折和存单,统一交给陈。

  与此同时,何、陈还将吸存资金通过银行转账或支票背书的方式,转入由他们私设的 “高明佳达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等中间账户。

  为防止储户在存取款或查询时发现漏洞,何与储户约定,存取款以及查询都必须先预约。

  通过存款预约,何事先知道了储户的存款日期、金额等信息,陈便提前在澜石支局二楼办公室用套取的空白存折、存单打印好存款记录交给前台职员,并要求储户到澜石、龙角支局前台办理。

  当储户来前台办理时,由前台职员假装成按正常程序办理,让储户填单、输入密码,在陈事先打印好的存折上面加盖日戳和所需的印章,然后将存折交给储户。事实上,储户所填信息和密码都不进入邮政储蓄系统记录,而储户以为钱真的存入了邮政系统。

  通过取款预约,收回储户的存折,由陈在澜石支局二楼办公室打印取款记录,然后交给前台职员。由陈国强等将资金转入储户指定的账户然后提出。储户存折在前台由工作人员假装按照取款的程序交给储户,储户以为资金是从邮政储蓄提出来的。

  当储户到前台查询存款时,工作人员按照何、陈的指使,统一称这些高息的大额存款已被后台锁定,前台无法查询,从而应付储户。与此同时,立刻向何、陈通告情况,以免暴露。

  此外,何、陈还利用邮政储蓄系统升级的机会,以变造存取款记录的存折,更换储户手中的真存折,一方面使储户相信他们的资金还在邮政储蓄系统内,一方面,也使储户在前台也查询不到真实的存款情况。

  何丽琼在2004年5月购买了一台打印机,放在陈绮丽处。空白存折不够用时,何等人还利用部分储户的身份证,到多个邮政储蓄网点以小额现金真实开户,然后由陈绮丽在家打印储户的存款记录,并上门交付给储户。

  经查,仅案发后储户提供以及扣押何、陈等人套取、变造的邮政储蓄存折多达230多本。此外,何丽琼还在各大商业银行增设了60多个 “中间账户”,用于存储、转移高息吸存资金。

  随着“业务”的陡然增多,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何丽琼网罗了霍婉华、陈国强、梁金祥、黎友勇参与其中。

  团伙作案

  经查,在吸存过程中,当时无业的霍婉华化名霍少青,假冒邮政局的财务人员,从旁协助。在何无法向储户如约支付提款时,霍又以澜石邮政局的名义为储户出具加盖邮政局公章的还款“承诺书”。

  羁押前同样无业的陈国强则冒充邮政工作人员上门收取储户存款,此外,他还开设个人存折供转移资金用。

  经查何丽琼承诺给予霍所吸存金额0.2%,给陈则每月3000元酬金。

  相比之下,梁金祥、黎友勇则比霍、陈二人更为“专业”。2004年6月,何丽琼找到时任工商银行澜石支行的主任梁金祥,为其转移、套现高息吸存资金,并支付套现资金0.6%好处费。

  随后,梁金祥指使黎友勇具体负责套现资金。黎友勇经与禅城区农村信用社某分社主任欧某某(另案)商量后,于当年10月,在禅城区农村信用社联华分社开设了 “佛山市禅城区施丹林陶瓷店”等多个公司银行账户和“梁丽桃”等多个个人银行账户,专门用于为何套现使用。

  在何等人高息吸存的资金进入上述公司银行账户后,黎友勇经授意编造公司发放工资、借款等理由,伪造借款合同,制造从公账户划款到个人账户的理由,逃避银行对现金业务的监管。欧某某指使属下员工,把资金从上述公司银行账户转入个人银行账户中。黎友勇扣除应收的手续费后,再把资金转至何丽琼控制的户名为 “林积福”、“陈雪秋”等个人账户中。

  2005年底,农信社对套现业务监管加强,黎又先后在兴业银行南海支行、澜石支行开设多个公司银行账户,收买银行从业人员,利用网上银行业务,继续为何套现。

  经查,梁、黎采用上述方法,为何转移、套现高息吸存资金达4.68亿元,收取何好处费达300万元。目前,检方对梁、黎行为应指控罪名仍未确定,因此发回公安部门对此部分进行补充侦查。

  何丽琼等所涉嫌犯下的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罪行,留给人们的也许将不仅仅是这近18亿元的数字惊讶。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