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拯救民勤:沙尘暴源头治理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02:00 第一财经日报

  赵杰

  3月31日,北京,扬尘再起。

  3月28日,距离首都1300公里的甘肃民勤县城不远的郊区村墙上,满墙红色的大字引人注目,这是一个名为“30万人共唱一首歌:‘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村训。

  这句话来自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批示。从本世纪初至今,温家宝针对民勤批示达9次之多。就在刚刚闭幕不久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在甘肃团讲了自己最关心的四件事,“一定不要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被放在了首位。

  两个月前,民勤迎来中国今年的第一场沙尘暴。沙尘袭来时,首都和这座县城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似乎更紧密。

  根据民勤县政府提供的资料,目前该县荒漠化面积为2280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4.5%。全国最近一期的沙化普查监测结果(1998~2003年)显示,五年间,民勤县荒漠化程度正在向重度和极重度逐步加剧发展。

  这一结果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大小程度。

  “我们现在让村民们牢记在心的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共唱一首歌’。”3月28日,民勤县政府扶贫办主任叶俊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治理模式:资源还是项目

  包括叶俊在内的当地各界人士都知道,这个口号背后的任务艰巨。

  今年全国“两会”上,当面向温家宝作汇报时,甘肃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任继东说,民勤治沙问题提得时间很久了,但是“进展缓慢,没有落实”。

  之后这句带有批评意味儿的话被引用在甘肃省人大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书面)》(下称《提纲》)。

  据当地专家透露,民勤县所属的武威市申报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早在三年多前就报给国务院了,由于项目的争议过大一直没有通过审批。

  石羊河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之一,民勤位于其下游。民勤绿洲曾是阻断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重要屏障,但由于石羊河的过度消耗,民勤已成为风沙的发源地,并已对甘肃中部、内蒙古河套平原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当地提交的治理规划,到2010年重点实施的工程措施包括灌区节水改造、调蓄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封沙育林(草)、祁连山人工增雨雪、生态移民等多个方面。

  事实上,对于究竟如何得到水等治沙核心问题,相关政府部门、专家、民间团体等却有不同的看法。

  “现在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审批通过。”叶俊说,这是解决民勤水问题的首要可行之道,在此前提之下,大收缩之后的“大封育战略”将得以顺利推进。“大封育战略”是指对沙漠边界沿线的群众实施搬迁之后,用围栏把迁出地围起来,然后由政府重点进行种草护草。

  但方案中对石羊河下游截流的思路被兰州大学两位专家所质疑,他们一位长期从事水资源战略研究,一位则主要负责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他们认为现有的政府做法是通过对石羊河下游的截流和修渠来保证民勤的供水,这样将导致河水的大量蒸发而不会向地下渗透,是“集体利益博弈的非理性结果”。

  根据甘肃政办纪[2002]37号《关于石羊河流域民勤生态综合治理问题会议纪要》,以民勤为重点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几个原则和要求之一是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防风沙”的原则,努力实现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上述专家称,政府最初的提法和现在要落实的项目之间“有差距”。他们认为,要得到水,最可行的方式有两个:其一,推进节水农业,固农而非迁农,鼓励他们通过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等方式回归畜牧性农业状态,放弃一直以来的耕种式农业方式;其二,还原石羊河流域的本来面貌,“让它自然地向下游流动而不要人为地动用工程来截流”。

  “应该坚持资源管理的思路,而不是项目管理。”上述两位专家说。

  在香港乐施会(Oxfam)中国项目环境与灾害管理干事丁文广看来,民勤治沙的对策应该通盘考虑。对于石羊河生态治理,应坚持全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也就是在上游建立生态修复和保护区,中游减少耗水型作物种植面积,控制工业企业发展,下游用“生态水”指标恢复湖区末端生态环境,让该流域产业结构恢复到牧业发展模式。

  同时他认为,在扶贫项目推进三年之后,可以肯定项目经验是适合石羊河流域特点的。

  针对人的问题,丁文广认为,对于以往政府推行的生态移民政策应“重新认识”。一方面,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承载力已经超过了可承载的限度,各个区域都不适合过多的人口迁入。由此他认为“固沙先固人”的提法有着合理的理论依据。

  不管各种思路之间如何博弈,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民勤治沙问题,“作为国家立项,整体推进,还没有正式开始,这个我们要抓紧研究”。

  社会各界的探索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各个层面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行动中探索。

  相关部委在行动,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在温家宝总理就民勤问题讲话之后不久,即做了内部报告,具体内容尚不清楚。 2006年2月,由国家投资1.1亿元的“石羊河流域应急项目”拉开序幕,部分项目已经开工。2006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已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2007年1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了治理规划。

  省政府在行动,3月16日,甘肃省代表团形成的《提纲》提出,目前民勤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趋势仍在快速发展,建议国家对石羊河流域治理尽早计划、立项并开工等。

  中央与地方在共同行动。29日,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组长、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当天的全国防沙治沙大会上,与治沙任务较重的包括甘肃在内的12个省区签署了“

十一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

  民间组织和相关企业在行动。香港乐施会今年接受来自台达电子公司的80万元人民币,在去年向维结村等三个村子资助的基础上,再重点资助雨圣村和两渠镇的外西村。

  “既然试验结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那么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来推广,单凭我们的力量推广起来还是远远不够的。”丁文广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