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重改外交格局 抓住战略机遇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 04:22 中国经营报

  张曙光

  中非论坛、东盟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胡锦涛主席出访老挝、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这一连串的组合拳使中国近三十年来以欧、美、日、俄为重点的外交战略布局顿然改观,新世纪中国外交格局基本成型。

  本世纪的前二十年对于中国来说尤其重要,中国能否赶上世界发展之潮流,自立于世纪民族之林关键在于能否掌握住这个战略机遇期。

  像中国这样有着13亿人口和悠久文明历史的大国,想要迎头赶上世界发展潮流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回首中国近百年历史,其追赶世界潮流的步伐屡屡被打乱,跨入世界强国的机遇几次擦肩而过。内忧外患,使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复兴之路异常艰难。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国门洞开,中国在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同时,却惊醒了东邻的日本。朝野震动,鼎力维新,不过二三十年就完成了向现代化国家的改造进程。而中国想借工业技术强国的梦想却在甲午战争被摧毁。从此日本跻身世界强国,而中国沦为贫弱国家。

  此后数十年间,中国错过了“一战”与“

二战”间的经济发展期,也错过了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期。所幸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重新回到历史发展的轨道。新世纪的历史之交,执政党再次审时度势,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谋划下一步的发展步骤。

  所谓战略机遇期,就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种时空概念。在时间上,是事物自身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外部环境适宜其成长的时期;在空间上,又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基本具备的时期。

  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有了相当有利的物质条件。而国内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成果,也使我们有了进一步腾飞的社会基础。尽管还有贫富差距、东西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存在,但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解决这些矛盾给出了明确的思路和目标,也为解决这些问题争取了时间和空间。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承诺条款全面实施最后一年,国内经济制度正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但是

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经高达70%,中国的
能源
、矿产资源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现象。所以中国的发展不仅是自己的事情,也是世界的事情。要想搞好中国的事情,就必须有世界的眼光。

  事实上,中国近百年来不是被侵略就是被封锁。而现在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纵观中国百年兴衰,历史机遇不可错过。然而历史留给中华民族复兴的时间、空间都很有限。

  在这战略机遇内,中国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总量,现在的经济总量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提高经济质量,现在中国经济质量与数量差距太大;三是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使现有产业升级换代;四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出口拉动型改为内需促进型、由粗放型改为集约型、由牺牲环境为代价型转为与环境友好型;五是促进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六是要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东西部差距,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

  因此,中国要解决这一系列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就不能不特别看重历史机遇,这种机遇不仅要向内部争取,也要向外部争取。有人认为中国目前的外交政策是当年毛泽东时代团结亚非拉国家政策的一种回归。其实这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回归”。中国全面外交政策的调整不仅有政治上的意义,更有经济上的意义。这种调整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胡锦涛主席提出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建立“和谐世界”更是成为国际关系新理念。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战略机遇期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弥足珍贵。

  作者为《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