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政策托市卖粮潮又现 种粮农民今年卖粮心里有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 10:5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曲昌荣

  截至8月4日,河南省1887个收购库点累计收购小麦236.21亿斤,收购总量打破全省夏粮收购历史纪录。在鹤壁市,记者看到——

  8月6日上午,烈日当空,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国家粮食储备库。只有几辆运输车在往下卸粮食。这已经是“大战”之后的平静了。

  回忆起前一段的忙碌,仓储科科长王学海还是很兴奋:“将近10年不见的卖粮热潮今年又出现了!6月1日开始收购,6月5日左右是高潮,卖粮的车队在院子里拐了好几个弯,我们更是通宵达旦安排职工三班倒收购。往年这个时候我们只能收购三四百万公斤,而今年已经收购了1300万公斤了!”

  来自鹤壁市粮食局的统计显示,到8月份,全市粮食收购总量是往年的5倍!

  种粮农民

  政策托市,今年卖粮心里有底了

  35岁的农民张红利长得很是敦实,他是安阳市汤阴县宜沟镇连庄村人。他家种了12亩小麦,今年碰上好收成,打了粮食万把斤。听说今年国家对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他留足口粮,把所有的粮食全拉到离家最近的淇滨国家粮食储备库卖了,拿着厚厚的5000多元钱,张红利很是满足:“去年二等小麦每斤也就卖6毛多一点,今年国家给我们每斤0.71元,我们村农民就不把粮食存家里了,一次性统统卖给国家!”

  谈到对明年的期望,张红利和旁边的鹤壁市淇滨区农民刘秋全不约而同地说:“但愿明年中央还给咱农民托着底,这样我们就敢种粮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担心:粮价上涨赶不上生产资料的上涨,化肥、

柴油都太贵了,一袋尿素价格几乎相当于往年的两倍!盼望国家在保护粮价的同时抑制生产资料的上涨。

  粮食经纪人

  今年收购粮食不费口舌

  今年夏天,鹤壁130多位粮食经纪人既紧张又兴奋。小麦刚刚开始收割,主产区道路边已经排满了准备收购的车辆。不等晾干,粮食经纪人就以每斤低于最低保护价2分钱的价格把粮食装上了车。

  50岁的党文新原来是淇县粮食局第三直属库的工人,下岗后干起了走街串巷收购粮食的经纪人,也就是农民常说的“粮贩”。他说:“今年收购粮食不费多大口舌,用不着讨价还价,农民都知道国家的最低收购价,我们就比收购价低2分钱,权当他们给我们掏个路费。”

  记者在鹤壁了解到,如果农民亲自来粮库送粮会比往年有更多的收益,但是鹤壁周边地区的大多数农民还是选择把粮食直接卖给经纪人。据淇县粮食局第三直属库主任王玉辰介绍,到这里来卖粮的80%以上是粮食经纪人。因为现在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人无力把粮食运来,就给经纪人掏个运输费。

  淇县粮食局局长刘小景说,因为新政策是从6月1日开始执行,但有的地方小麦5月下旬就成熟了。他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粮贩趁部分农民还不了解政策,竟然以每斤6毛多一点的价格收购粮食,一户农民已经卖掉了1万斤。发现问题后,他们立即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又确保国家政策的执行。

  粮食企业职工

  新政策救活了我们

  “新政策救活了我们3个粮管所,让数百名职工有饭吃了。”淇县粮食局局长刘小景用“庆幸”两个字形容他的心情:去年底,县委、县政府已经做出决定,将全部负资产的3个粮管所在今年上半年拍卖掉,数百名职工即将走向社会。今年3月,刘小景得知国家出台托市政策后,紧急向县政府打报告,要求暂停原拍卖计划,因为国家支付的粮食储存费用就足够这些职工吃饭了。

  果真,粮食收购开始后,这些粮管所全力收粮,所有粮仓开启后还不够用。鹤壁的粮食购销企业采用腾、并、挤、租等手段,千方百计扩大仓储能力。他们还多渠道协调筹措收购资金。一方面与农发行协调筹措收购资金,另一方面利用中储粮托市收购资金代收,确保了收购资金不断档,不给农民打白条。

  但几经起伏的粮食行业形势还是给这些职工带来了一些担忧。淇县粮食局第三直属库主任王玉辰说,目前国家托市收购价格在每斤0.71元左右,但市场上粮价应该在每斤0.63元左右,因为面粉企业收购价才在每斤0.65元左右。什么时候市场价能冲上每斤0.75元还不得而知。他们就怕国家收购的这些粮食将来卖不出好价钱,一旦那样,国家托市政策能否长久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据介绍,6、7月份是河南夏粮收购高峰期,由于小麦收购量大,全省各地不同程度出现了仓容紧张,个别地方暂时停止了收购。为解决仓容不足,许多委托收储库点正在积极租赁仓库、搭建简易仓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