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500亿美元投资海外 中国资本成新生力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 11:1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胡怡琳 施春华 上海报道

  “中国钱”正在成为全球海外投资风潮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最新统计证实:截至2005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经超过500亿美元,境外中资企业超过1万家。而在1991年,中国海外的投资总额不过30亿美元左右,
1995年这个数字也只有150亿美元。

  中国资本,会不会继“中国制造”之后,成为又一个影响全球格局的因素?

  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收购数量鲜有权威数据公布。

  比如,现在几乎连德国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中国从德国购买了多少企业和设备。联邦银行2004年这个数字只有9000万欧元;联邦经济部说是1.62亿欧元。而来自德国媒体的消息则称有300多家企业在一年内售给了中国公司。

  这些数字可能都远远地低于实际。史建三说:“从目前企业海外收购的新特点,一是频率越来越快;二是规模越来越大,从前几年的几千万美元,到后来的几亿、几十亿美元,再到如今的上百亿美元。随着政府指令的逐步弱化,市场性质的并购会越来越多。”史建三是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也是中国第一个从事跨国并购课题研究的律师。

  尽管如此,中国资本在全球的影响力还极其有限。中国在海外投资仅500多亿美元。相比之下,早在2000年,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中,除去13280亿美元为金融债券等投资外,剩下的18766亿美元都是直接投资于制造业和不动产等各类产业。

  并且业界仍存悲观论调。人们认为在世界财富分配领域屡试屡爽的“20∶80”法则,同样适用于全球并购市场以及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美国著名企业管理机构科尔尼公司根据多年的统计数据指出,只有20%的并购在事后被证实是成功的,实现了并购活动的预期目标,而其余80%的并购都以失败告终。

  支持悲观论调的观点认为,跨国并购极大的风险将会导致企业效益的下降和成长的受阻,并且在目前崇尚集约型、知识型的企业发展策略中,并购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并且,中国本土企业缺乏国际运作经验,而且企业内部机制存在众多缺陷,目前尚不具备从事海外并购的实力和能力。

  上述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中海油并购案中所遭遇到的海外政府抵制和舆论施压也证明中国企业从绿地投资(新建企业)向跨国并购迈进的飞跃中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对于中国企业的收购动机,不得不应对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并购的参与主体——大量的中国国有企业则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政策策略。

  “问题首先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意识。”史建三表示,“联想收购IBM时美方庞大的律师团人数可以说明一二。”在美国,业务收入的1%是用于风险防范,而大陆法系只有0.7%;在中国,这个比例只有0.02%。

  中国企业对于前期策划赢利模式的法律成本投入几乎很少考虑,而前期正是体现企业增值效应的软投入的时段,相对事中控制和事后司法补救相比,此时产出的是正效应,并且投入相对较小。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并购法研究咨询中心秘书长石育斌博士则认为,保护企业行为的法规同样欠缺。“关于中国本土企业海外并购的规定基本上处于法律真空状态。中国目前关于并购的法律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几乎都局限于规范国内并购行为。”

  融资困难和过于严格的外汇管制也是阻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的两大重要因素。石育斌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只能借助国际财团的力量,结果不仅肥水流了外人田,而且在效率方面还要打折扣。”

  繁复的政务成本也导致了中国企业可能错失并购时机。

  一位外资投行的主管对本报说:“我们希望关注到审批程序上的改变,这很重要。目前一项海外并购的审批程序,从并购计划的报告上交,到相关部门审批,再到最后的审批结果下发,最快也需要1个半月时间。”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并购市场,高额的政务成本,不仅会使中国本土企业错过稍纵即逝的并购时机,而且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本土企业海外并购的积极性,加大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石育斌表示。

  中国官员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中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快出台与对外投资相关的配套政策。来自中国

商务部的最新消息说,中国政府已在财税、信贷、保险、外汇、国别导向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业务的政策措施,商务部也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