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黛 发自北京
昨天,为期两天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预计将突破3万亿元的全年财政收入振奋人心。为了加大支农力度,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说:“明年要突出在‘多予、放活’上做文章。”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这意味着“多予、放活”将取代“少取”成为财政支农工作的重点。
近几年,财政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超GDP增速这一现象一直为热点讨论话题。而昨天国家统计局修正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增加了16.8%。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税收管理研究所孙玉栋教授认为,在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速都很高的时候,就要研究税收负担是否合理。但如果GDP总量补上了被低估的部分,则做到了与财政税收收入的同步增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的采访时这样理解明年的财政重点:“‘多予、放活’,去掉了‘少取’,是因为财政方面的‘少取’工作已经达到一定阶段了。而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就意味着‘多予、放活’将取代‘少取’成为工作的重点。”
“多予”意味着中央财政将在一些领域加大投入幅度。金人庆表示,明年将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给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直补资金将再增加10亿元,全部达到本省粮食风险基金总规模的50%。
此外,中央财政还将加大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并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的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市、区),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10元提高到20元。
刘尚希表示,“放活”意味着切实打破城乡界限,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生产要素的流转,为农村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因为解决“三农”问题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需要财政政策先行。”
孙玉栋表示,即使执行了粮食直补政策,还有综合治理问题,如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管理,需要别的方面的政策配套。“因为没有系统的配套政策,粮食直补则起不到根本作用,我们要注意给予粮食直补后,到底给农民带来了多少实惠。”
他还表示,加大对公共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由于本来的基数就不大,即使加大了力度,问题也不能一时得以解决。“但是大方向不能变,就是要用财政税收的增量作为财税改革资本,减少农民负担。”
“可以说,稳健财政政策这个大方向已经明确,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是怎么执行这个政策,怎么把政策落到实处。”刘尚希说。
相关链接
金人庆:今后5年将制定财税政策扩大内需
据财政部长金人庆介绍,今后5年,财政部将运用进出口关税政策、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和结构、研究实施促进消费的财税政策等措施,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他在20日结束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说,中国将运用进出口环节税收政策,促进完善外贸发展战略。适时适当调整关税及出口退税政策,支持优化外贸商品结构,促进推行外贸代理制;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逐步实现统一税制、统一市场;支持和鼓励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贸易摩擦,提高国际竞争力。
他表示,今后5年,中国将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和结构,加强薄弱环节。减少政府对要素资源的直接管制和配置;优化财政投资方向和结构,国债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加强公共性、公益性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快生活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建立以消费为导向、民间投资为主体、市场化为基础的投融资体制。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推动消费升级,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保险、会计、物流、信息、资产评估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型消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消限制消费的不合理收费,改善基础服务设施,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