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生科
上海报道
国资委调研央企注资
11月21日,本报获悉,国资委规划局正在审议《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投资管理》的草案。有关调研组10月底已经提交了该课题草案,并即将完成结题报告。
作为规划局的课题,它主要探讨在取得国资经营预算收益后,国资委如何管理这笔国资收益,换句话说,国资委取得国资收益后,如何做好投资的管理工作——按国资委目前的想法,今后的国资收益,主要投向两大块:一块是进入改制成本;一块再投资。课题显然是解决后一个问题。
课题报告主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如何通过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投资管理,使得中央企业国有资产(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国有企业主业集中;二是如何在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里,选择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投资平台;三是国资委如何对这些投资平台进行监管。
课题组走访了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等十余家中央企业。
对国资委的该项课题,企业界持欢迎态度,特别是那些资本金不足的企业,例如民用航空企业。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东航、南航两大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都在80%以上,而国际上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60%-70%。
据东方航空集团公司财务部人士介绍,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负债,主要原因是当初三大航空集团重组时,背负了重组企业的债务。
“1997年前,东航的净资产还有60多亿,但后来合并云南航、西北航,以及遭遇2003年SARS损失,负债达到了50多亿。”东航财务部人员说。南航的情况也大致类似。
这种情况在央企里不是个别现象。“国家想要发展的民用航空、装备、电力、军工等行业和一些竞争性领域的重点企业,都存在国家资本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课题组人士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国有企业很大一批是在资本金不足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过去,这些国有企业依靠国家特许政策、财政补助和政府干预下的银行贷款维持生存和发展。但现在,财政对国有企业的直接补贴、间接让税和政府干预下的银行贷款等渠道已不复存在。
由此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问题直接导致了企业债务负担过重,企业发展缺乏后劲等问题。
要改变这些企业“高资产负债率——高财务费用支出——低资本回报”的恶性循环,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国资委通过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支出安排,解决其资本金不足问题。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将来国资委取得国资经营收益后,首先要做的是补充航空公司这样的历史欠账问题。
“一旦国资经营收益做好后,国资委同意给我们50亿。”东航一高层从北京回来后兴奋地说。
央企分类整合时间表拟定中
但是,国资委取得国资收益后,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得到国资委的投资?
有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处人士就提出,国资委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收缴首先要分类,要明确国资委的主要资金投向是什么。“比如促进国有经济发展的这些行业,国资委不仅不收缴,还要增加对其资本金的投入;对于今后要逐步退出的行业,国资委对其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要收缴,但要过渡到控股或者参股即可,让民营、外资进入;对于某些国家要完全退出的行业,收缴后不再返还,可采取拍卖、出让股份的方式完全退出。”上述人士说。
本报获知,国资委规划发展局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形成了比较详细的央企调整规划。国资委目前的做法是,把169家公司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关系到国家安全,属于经济命脉这样的行业和产业。主要包括四个行业:一是国防军工企业,还有国家的粮油储备企业;二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开发利用;三是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像民航、电力等;还有处于自然垄断的电网、通信等行业。
第二类企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中的一些骨干企业,主要指建筑类、汽车、电子、重大装备、冶金等等。
第三类是商贸流通、服务业里面的大批企业,其中以商贸居多。
而对于其中的两类企业,国资委思路已经比较明确:第一类企业,调整思路以整合为主,迅速做强做大;第三类企业,则是将来调整重组的对象。
有信息表明,国资委正在拟定央企调整的时间表——2006年央企将调整到120家,2010年100家,2015年60-80家。
排好队分定主次后,国资委所要做的,是如何操作的问题。
诚通“资产池”提前“开闸”
在课题报告形成过程中,国资委和央企都认识到了国资委直接向央企投资的危险性——国资委首先是出资人,若发生了经营活动,就从监管人变成了控股公司,违背了政企分开的改革方向。
因此,构建国资委的投资平台,成为最自然的选择。国资委设立了两个试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诚通集团公司,作为国资委的投资平台 。
为什么两家公司受到国资委的如此青睐?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两家公司自身都有丰富的资产处置经验。
以诚通集团为例,它是1992年整合物资部19家公司而成立,通过整合走到今天。
在资金问题上,有消息说,作为过渡,国家开发银行向诚通集团贷款,国资委以将来的国资经营收益做担保。双方已于9月16日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
本报获悉,国资委给诚通集团的战略定位是:国有独资、国家授权经营的战略型投资控股公司。
“我们将来成功的资产运作是接收中央企业一些资产,划转以后进行接收、评估、分类、处理,然后进入我们的‘资产池’。”诚通集团董事长马正武在一个内部场合介绍说。
诚通的这个“资产池”,就是诚通集团下属的资产经营公司(诚通集团组织架构为:集团总部+子公司)。
按照原初设想,诚通作为央企资产经营公司“试点”,主要是先处理商贸流通流域内的企业,因为诚通本身就是流通企业,积累了行业经验。
现在看来,华源集团突遭“9·16”银行逼债事件,促使华源集团也成为第一个进入诚通“资产池”的中央企业。
那么,诚通的这个“资产池”如何运作呢?
按照马正武的介绍,进入诚通“资产池”的资产,将进行两次整合:第一次整合是对国资委划转过来的中央企业资产,进行接收、评估、分散安置、分散处理。然后,按行业、产业整合,培育孵化新公司,或者是IPO上市,此为第二次整合。
按照诚通的现有设想,在整合过程中,这些资产将和中央企业打通,在整个中央企业盘子里进行资本运作。
“最终可能有三块,一块是整体退出、破产关闭、人员安置;一块是债务重组;另一块的优势企业,诚通将注入资金。”马正武说。
而按照诚通集团现在的设想,即使是旗下的二级公司,目标也是打造成行业前三名的产业集团公司。
相关链接:
国资委将注资中央企业 推进其境内外上市进程
国资委要求央企清理高风险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