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霍宇力 发自广州
初冬11月的中午,天气却炎热得像夏天,在广州CBD天河区一家餐厅临街的位置上,围坐着4个人。在外人看来,这一桌上,无论是菜式和进餐的人都是天南地北的奇异组合——广东白切鸡、湖南剁椒鱼头、四川水煮鱼都摆在餐桌上,食客之间的对话也是港式国语、粤语和纯正普通话的南腔北调——但对于广州,这是一种常态。
广州虽然在国际化方面比不上香港,但却是“全国化”最彻底的城市。再说,“食在广州”,其实并不是说广州本地的菜有多好吃,而是指广州对全国各地的美食都不会拒绝。
如果再仔细观察这一桌食客,你会发现还很难分清客人的身份:老板和普通员工一起吃饭,规矩也是一人点一菜,最后AA制埋单。“钱财不可露眼”最先出自广东老板的口,广东老板的身家,是胡润也无法搞清楚的。
不到一个小时,这个餐厅里面人就会作“鸟兽散”,在饭桌上侃大山的情况,在广州也是看不到的。也许你会觉得广州人不够悠闲,不够小资,不够气度,但任何一个在广州生活工作的人都会回应说:“闷声发大财就好了,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