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曲线入主中资银行 广发行重组可能成样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 12:07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张明 来源:中国经营报 到目前为止,外资金融机构控股中资银行依然是一个梦想。但是政策已经有松动的迹象。坊间传闻,银监会可能会首先放开对中小银行外资入股份额的限制。目前广东发展银行的股改重组,很可能突破外资参股国内银行不能超过25%的上限,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史上的样板案例。对此,监管当局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从持股到控股 备受关注的广发行新股东尚未浮出水面。据透露,目前仍有六家中方和外资机构在参与最后的竞争。其中四家外资机构包括新加坡星展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团,而两家中方机构包括中国华闻集团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值得指出的是,两家中方机构背后也有外资银行的影子。据披露,法国兴业银行试图通过和中国华闻集团组建的合资公司、荷兰银行试图通过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来参加本次竞争,试图购入广发行51%的股权。 如果最终外资机构胜出,而且持股比例突破25%,那么这将被视为中国政府放松对中小银行外资股权限制的风向标,并且可能掀起新一轮的外资入股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浪潮。如果最终中资机构胜出,虽然从表面上看银监会的规定没有被突破,但是外资银行事实上仍然通过合资企业“曲线”入主了中资银行。不难推断,其他外资银行将群起效仿,通过这种方式在中国银行业资本市场上纵横捭阖。 去年以来,外资入股浪潮有加速的趋势。瑞银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发现,在过去12个月中,海外投资者向中国银行体系作出了高达18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到2007年,届时外资银行和其他外国投资者将拥有整个中国银行体系的六分之一。 战略投资者的算盘 我们一直对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的真实动机心存疑虑。按照部分国内银行业人士的说法,目前外资的角色已经从一开始的探路式财务投资人,慢慢转化为参与实质经营管理的战略投资人。但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如果外资不能控股国内商业银行,那么它们是否能够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资产定价方面的经验倾囊相授,从而培养出未来在中国市场上能够与自己抗衡的强大竞争对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让我们从外资银行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来看待这一问题。现在中国国内银行业面临着未来两年后将全面开放银行业的压力,于是纷纷趁此机会进行股份制改造,或者利用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来注销坏账,或者通过扩大新增贷款、增大分母的方式来降低不良资产率,从而力争完成资产重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而在海外资金市场上上市。由于这些中国银行在上市前大都剥离了不良资产,因此资产状况良好,而且为了上市成功,把股价的市盈率定得非常之低。那么收购这些股票一定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所谓战略投资者不过是个名头而已。 在入股中资银行之后,“战略投资者”可以有多个不错的选择。第一,上市之后,他们所持股份具有很大的溢价空间。一过禁售期,就可以把这些股票转手,从而大赚一笔;第二,在中国市场上白手起家的成本过高,作为“战略投资者”,一旦中国政府对外资持股上限的控制有所松动,就力争控股中资银行,从而把该银行的所有营业网点和目标客户尽收囊中;第三,如果银监不放松外资入股的限制,“战略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建立中外合资企业的方式来试探中国政府的底线;第四,如果上述方式不能成功,那么至少通过合资来了解中国银行业市场的真实状况、分享中国银行业成长的利润、延揽中资银行的中高层管理人才,获得的利益也远远超过入股带来的风险。 我们不想以小人心度君子腹。但是银行体系是中国经济的命脉,银行业股份制改造和治理改革的成败事关中国改革和经济增长的兴衰。因此,监管当局须理性看待外资银行入股中国银行业可能对我们造成的冲击,并未雨绸缪。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