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9+2成都再聚 四川为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15:5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康庄

  成都报道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教授是一个快言快语的人,他说:“任何国际流行的区域经济学说都不太适合中国,因为中国省与省之间的市场壁垒,比欧洲国与国之间的壁垒都更
加森严。”

  2005年7月26日上午,当李扬在成都召开的“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上讲这句话的时候,包括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江西、四川、湖南、贵州、海南和香港、澳门共11个省级行政区的政府最高长官正云集成都,为他们共同组成的称之为“9+2”的泛珠三角划定区域界线与努力方向,试图在这一占全国土地1/5、全国人口1/3的版图上,建立一个区域共同市场。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涵盖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其市场和区域实在太广,情况实在太复杂,而各自所需所求又相迥异,要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是一个伴随着巨大难度的巨大诱惑,一位参与此会的经济学家称之为“棋局中的香格里拉”。在这一命题已经摆上桌面之后,第二届论坛将如何规划它的将来?

  四川的激情

  2005年7月24日,四川省推出了“开放四川”2005年度报告。虽然每年四川都要推出“开放四川”报告以检视一年来四川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等工作进度,但今年为了迎接泛珠论坛,这一报告被要求赶在论坛开幕之前提前公布。

  在这个报告里,四川方面特意加上了四川如何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区域的意见:“推进泛珠三角区域“9+2”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重点在优势资源开发、重大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文化传媒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交通、能源、劳务经济等领域,加强与区域内各方的合作。”

  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说:“一个有活力的区域必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一定要有超越行政区划的视野,从更广阔的范围考虑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整合,重塑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新型地区经济关系。”

  实际上,对于广东首先发起的泛珠论坛,响应最热烈的就算四川。首届论坛尚在商议之中,四川省长张中伟就提出到四川举办,随后第一届论坛在广州、香港、澳门三地举办之时,四川又派出了1000余人的庞大代表团积极赴会,其规模为各省区之最。会议刚完,四川省副省长杨志文又提出,四川愿意接棒当第二届会议的东道主。经多次协商,终得偿所愿。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博导郭元晞教授指出,从地域角度讲,四川大部分地区和重要城市均地处长江流域,参与珠江流域区域经济规划有点越界;但四川认为,当下中国经济已经超越了农业时代由江河流域形成的区域经济,形势逼着各省区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向经济一体化努力。

  目前泛珠涉及到的11个行政区中,既有香港、澳门这样的特区,又有广东这样的东部经济强省,还有实力不弱的中部诸省,四川属于较弱的西部省区——虽然四川离广东不近,参与不一定得着特别大的好处,但不参与肯定意味着不能获得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好处。

  按照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中国被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带,东部将首先被建设成为富裕经济带,然后由东部向西部进行产业和资本转移。即使这个理论真的将会得到应验,四川要在此中受惠,亦将是时日苦多。泛珠却打破了这一格局,有可能让四川较早得到实惠。

  四川动手很快。区域经济一体化,体制障碍有待政府行政长官们磋商;而基础建设障碍却必须先行移除。比如物流。当外向型经济成为中国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之时,为四川寻找出海口,曾让四川破费颇多——北海、海南、深圳,都曾留下了四川不惜血本试探的足迹,目前成都到广西北海的“西南出海快速通道”业已建成。

  但广西北海港却并非国际海运航线班轮必经之港,因此四川又图谋连接深圳港,转图香港。由深圳市政府与成都市政府共同努力,经铁道部特别支持,深圳至成都的“海铁联运”已经正式运行。

  有学者评价说,四川先行打通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为区域内外的资本流入和商品流出扫除障碍,这将使四川的招商引资踏上新的台阶。而由四川主办的第二届论坛,加入了首届没有的“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这种传统招商引资会议的形式,亦佐证了这一说法。

  未能实现的两个突破

  对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计划来说,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亲自主持第二届论坛开幕式时的讲话,无异于强心针。华建敏表示,“当前九省区和港澳地区正在联合编制区域合作规划纲要和有关专项规划。有关部门也在考虑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列入全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去。”

  与会领导均认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利于促进港澳地区与内地共同繁荣和稳定发展,内地的发展需要与港澳加强合作,港澳的繁荣也需要内地的支持。香港、澳门作为泛珠三角区域内单独的关税区,具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

  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旅游、信息中心,具有国际化和高度开放的优势,澳门是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商贸平台,是内地通向国际市场的桥梁,尤其是进入欧盟与葡语国家的重要通道。

  其他九省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可以成为港澳地区产业西移的承接地,为港澳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也是实施内地与港澳《关于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的安排》的重要举措,可以构建双赢的良好格局。

  此外,亦有利于加快东、中、西部互联互动与协调发展。泛珠三角区域的九个省区,既有广东这个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沿海地区的开放优势,又有内地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具有良好的产业互动及经济互补关系。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加快发展,是新的试验和新的探索。

  不仅如此。通过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各成员省区亦可借此融入世界经济,进一步扩大内地对外开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式。由此,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但让各省区有些失望的是,有关区域统一产权交易市场和包括港澳在内的区域内无障碍旅游区两个建议未得到落实。本届论坛上,与会11省区共同提出,要整合目前各省区的产权交易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南方产权交易市场”,以更好整合泛珠三角区域内的资本市场,但目前这一方案已经被搁置。

  此外,在早前出台的内地与港澳《关于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的安排》中,为支持香港旅游业,广东省的居民可凭身份证即赴香港旅游,此次11省区亦联合提出要求,请求像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局一样,建立泛珠三角无障碍旅游区,不应因为港澳为特区而将其排除在外,而应该使凡泛珠三角区域内之居民均可实现自由旅游。但这一计划,目前亦未能得到有关方面回应。

  对于区域合作中最为重要的行政市场壁垒问题,本届论坛并未就此作出探讨和安排。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