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1月起,WTO为消除纺织业贸易壁垒而签订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到期,长达40余年的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配额制度完全被打破。中国对欧美地区纺织品出口数量随即激增,引起了一场“特保”大战。
现状篇
纺织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目前中国纺织行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10%左右,从业人员占14%多。而中国纺织业的实际海外依存度为30%,一旦纺织品出口受挫,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就业形势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同时,纺织品的出口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20多年来纺织品一直是中国贸易顺差的重要源泉。即使是纺织品退居到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二位之后,由纺织品创造的贸易顺差也名列其他商品之首。2004年中国纺织品为中国创造了782.5亿美元的顺差,而中国全年的贸易顺差则仅为250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纺织品为中国保持贸易收支基本平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激起了中国纺织品企业的积极性。2005年1-4月,中国对美纺织品的出口增长了70%,对欧盟增长了45%。原来属于配额产品的中国纺织品对欧美的出口量的增长幅度比较大,其中对美国的增长幅度是250%,对欧盟的增长幅度是82%。
纺织品出口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2004年,纺织品出口规模达95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等沿海省市是纺织品出口大户,出口量占全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81%。
据我国海关统计,2005年3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93.6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出口78.7亿美元,增长3.4%;进口14.8亿美元,增长6.2%。1~3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累计259.4亿美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出口229.10亿美元,增长18.99%;纺织品出口金额89.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84%,服装出口金额139.32亿美元,同比增长15.50%。
一季度,我对美出口纺织品金额为36.66亿元,同比增长66.79%,其中2005年美对我取消配额的103个类别产品,对美出口数量增幅超过100%的有81个类别,超过1000%的有18个类别;对美出口价格跌幅超过50%的有23个类别。输美产品中较为敏感的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衫、内衣,价格下跌在20%-40%。
同期,我国对欧盟出口纺织品金额为39.68亿元,同比增长47.42%,其中2005欧盟对我取消配额的41个类别产品,对欧出口数量增幅超过50%的有22个类别,超过100%的有7个;对欧出口价格下跌的有8个类别,跌幅在1%-20%。
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市场,2003年以来,美国因国内的高失业率、纺织业发展低迷,遂以中美入世谈判中达成的纺织品“特殊保障条款”等为理由,一直限制中国的纺织品进口量。
近年来,随着布什政府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不断强化,中美纺织品贸易问题争端再起。2005年5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定执行委员会(CITA)宣布启动针对三类中国纺织品进口的保障程序,以决定中国相关纺织品是否冲击了美国市场,以及是否与中国展开谈判。这是美国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试图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先声。受到调查的三类纺织品是:棉织衬衫和上衣、棉制长裤、纯棉和人造纤维内衣裤。美国这样做的原因是:自从世贸组织2005年1月1日起取消纺织品配额后,2005年第一季度美国市场来自中国的这三类纺织品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大约12.5倍、15倍和3倍。
2005年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棉质裤子、棉织衬衫和内衣裤3类中国服装产品进口设限。5月18日,美国政府宣布增加对男式和男童棉织和人造纤维衬衫、人造纤维裤子、人造纤维针织衬衣和外衣以及精梳棉纱4类产品的进口配额限制。
2004年美国从中国的纺织品进口是“量增而价跌”,但数量和金额增幅有所回落,价格降幅继续减缓。2004年,中国继续稳居美国进口来源国第一位,数量增幅达40.7%,远高于其他来源国,所占份额进一步上升至25%。
05年纺织品相关政策
针对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之后将会出现出口激增的局面,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主动就“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提出10项应对措施。(表一)
2005年1月1日至今,中国曾先后加征出口关税两次:一次是从1月1日起,提高148项纺织产品的出口关税;另一次是在5月20日,中国宣布6月1日再大幅上调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
10天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又做出决定:自2005年6月1日起对纺织品出口关税进一步作出调整,取消81种纺织品出口关税。
6月1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自7月20日起实施《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对出口到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部分纺织品实行临时出口许可管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2日指出,制订该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稳定纺织品出口经营秩序。
[小贴士] 美欧对中国纺织品服装设限的“242条”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条款规定: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到2008年12月31日止,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一旦给进口成员造成市场扰乱,则该成员可以提出磋商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在收到磋商请求后,中国应主动控制相关产品的出口数量。如磋商不能达成一致,则上述限制应继续,但实施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国内市场形势分析
以棉花市场为例证分析。
我国棉花生产大国之一, 2004年产量为632万吨,是世界十大出口国和进口国之一。2005年第一季度与2004年第一季度相比,棉花市场处在平稳上升状态,以标准级三级为例,由2004年12月底的11300元/吨,上升到3月底的12070元/吨,增长幅度为6.8%,在这之中还曾经出现小幅回落。
从棉花进口国别看,美棉仍然占主导地位,另我国从埃及进口长绒棉为0.53万吨,但是其价格较高还是影响了其出口量。
相对于国内棉花而言,国际棉花的浮动比较大,但是从大趋势看,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变化是基本一致的,按3月底的CotlookA指数57.45美分/磅折合人民币来算已高出国内329级棉花价格,且进入2005年2月以来,国际市场CotlookA指数一直在高于国内价格的位置徘徊。
郑州棉花期货3月份合约交易价格从1月的12250元/吨到3月9日已经达到了13930元/吨,期货市场一路攀高,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增长了13.7%,远远超过现货市场的增长速度,而在3月中、下旬国际国内两个期货市场分别出现了下跌现象,且截止到4月1日,纽约5月合约,郑州4月合约都是在下跌的,且变化幅度较现货市场而言是比较大的,这与美欧对中国纺织品服装设限有重要影响。
纺织品出口的增长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纺织服装业是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产业之一,经过近10年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换代,资源得以合理、有效的配置,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大为提高。因此,在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对美欧出口增长较快,是由扭曲贸易的配额管理体制向自由贸易回归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中国纺织品生产和贸易潜能的释放,这种增长是正常的、短期的。将配额取消前的中国纺织品出口数据与配额取消后的出口数据进行对比是不合理的。
配额取消前夕,美欧进口商、中国出口企业迫于配额压力,将大量2004年11月份、12月份的合同转移到2005年后执行,相对造成了出口“井喷”。而美欧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造成进口商和出口企业的恐慌,抢先出货,提早出货。
对美国、欧盟纺织品出口价格的下降,首先是由于配额成本的消失,配额成本平均占出口价格的30%至40%;其次是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以裤子为例,配额时代,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地消化配额成本,尽可能出口价值较高的长裤,配额取消后,企业没有了这方面的顾虑,只要有客户订单,长裤、短裤,中低档价位的产品都做,而长裤、短裤的出口价格是一起计算的,总体价格自然呈现下降。实际上,据一些企业反映,扣除配额成本,同等合同条件下的同一品质的产品出口价格2005年上涨了5%。
配额取消后,纺织品贸易出现波动是正常的,新的贸易格局形成需要有一个过程。短短3个月的数据不足以说明问题,应该以平常心看待,而不应将局部问题扩大化、严重化。
服装企业的策略调整
招数一:转移出口地
出口商可以将出口地由设限地转到非设限地。很多企业从年初开始就已在转移出口市场。纺织企业遇到欧美设限的产品种类基本上不敢再与欧美客户接洽,从而将出口市场转回到中东、东南亚,即转战日、韩市场,同时增加了香港等地转口贸易的机会。由于一再受限,中国企业的目光也开始向中东、非洲、南美美洲等地转移。
招数二:向采购商转移风险
一些公司为出口纺织品购买了出口信用保险,也有若干公司在与美国客户签订合同时,附上了免责风险条款。在第97届广交会上,一些纺织品参展企业在交易中纷纷提出附加条件,其中包括6月份以后的出口风险由纺织品采购商承担这样的条款。有的出口商明确提出了6月份以后的订单以离岸价成交的要求,即货物装上船后接下来的事全由采购商负责,但欧美采购商不大同意这种做法,如果是小批量的订单他们还勉强接受,订单数额大的坚决不接受,以致很多成交“泡汤”。杉杉进出口有限公司也提出了六七月份以后一切无法出口的风险由欧美纺织品采购商承担的条件。
招数三:收缩战线接小单
原本大量出口欧盟、美国的贸易出口现在行不通了。欧盟、美国对于中国价廉物美的纺织产品需求量的确很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市场反而在缩小。
天津一些生产企业还对来自海外的订单遵循“只接受小订单、急订单,不接受大订单”的做法;另外,部分企业还将周期长的订单改成“滚动单”形式,即分批签单,分批出货,一旦美国设限就停止出货。
在配额时代,企业接的订单都能保证出货,现在接了单能否保证出货都是问题。9月份交货的订单,现在就不知道该不该接。美国客户也在犹豫,不敢继续下单。
招数四:分解大订单
红豆集团70%的产品出口到欧美,该公司应对“特保”措施的方法与众不同。公司6月份以后的订单多数是零星的,量很小,大订单基本不接,要接的话就与客户商量好,分解成不同时间段的小订单以规避风险。
但是,单由欧美采购商来承担出口风险不太现实,转而出口东南亚、中东等地又因为这些地区市场空间不大也赚不到什么钱,所以采取分解订单的形式,可以根据下半年欧美市场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在产品结构上,红豆集团也与客户商量后作出了相应调整,例如美国如果对中国棉质裤子设限,红豆集团就把裤子面料改成麻质或化纤等。
链接
纺织品服装风波大事记
2005年1月1日纺织品全球配额取消。鉴于中国进出口贸易2003年、2004年连续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1月1日,中国开始决定对出口的外衣、裙子、衬衫、裤子、睡衣、内衣等七大类33个敏感类别的148个服装税号采取从量计征方式加征出口关税的过渡性临时措施,这又被称为“第一次主动让步”。
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定执行委员会(CITA)宣布,启动针对三类中国纺织品进口的保障程序。
4月6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实施“特保”措施的方针。
5月18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做出了对来自中国的化纤制针织衬衫、化纤制裤子、棉及化纤制梭织男衬衫和精梳棉纱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
5月20日,中国政府宣布自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出口关税税率,多数纺织品的税率提高为原来的5倍,调整后的从量税费从原来的0.5元增加到1元、3元和4元不等,这又被称为“第二次主动让步”。
5月30日,中国宣布6月1日起对81项纺织品取消征收出口关税,以避免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两头受压”。
6月10日,中欧就解决纺织品贸易及未来三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出口的增长达成协议,并签署了备忘录。欧盟在备忘录中承诺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套头衫、裤子、女式衬衫、床单、女连衣裙、胸衣、桌布、亚麻纱等10类纺织品终止调查。中欧双方同意,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内,对上述10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欧盟承诺在2005~2007年期间,对于上述10类产品之外的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报告书第242段条款;2008年,对所有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242段”条款。双方一致同意,对今后纺织品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将通过磋商予以解决。
(由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洪涛教授携学生刘世磊、程敏、王桂根、孙亚绢、王晓东、邹谋杰、姜南林、徐巧平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