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行业专题--电力 > 正文
 

烟气脱硫代价高昂 火电企业不顾环保甘愿受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 10:0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欧阳晓红 北京报道

  “烟气脱硫是火电厂必经的环保‘坎’;正因为这道‘坎’的成本高,而脱硫产业发展还有待规范与完善,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扶持政策。” 6月1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5月19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提升我国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本地化率,从而一如既往地支持一批烟气脱硫关键技术与设备本地化示范项目。

  “就中国脱硫产业而言,首先市场不能就那样‘拱手相让’,再者是健康运行。”他说。专家预测,2005年至2010年全国脱硫市场将近千亿。

  但在高昂的环保代价面前,众火电企业表现迥然:有的电厂即便上了脱硫装置也不运行,甘愿受罚;而本应受益匪浅的本土脱硫公司却无法从容——不得不将囊中大块利润拱手相让掌握核心技术及设备的国外脱硫企业。

  “拱手相让”

  《意见》预计,未来10年,中国将有约3亿千瓦装机的烟气脱硫装置投运和建设。业内判断,按每千瓦300元的脱硫建设成本计,脱硫市场将近千亿。另有业内的看法是,到2010年我国电厂烟气脱硫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300亿元以上。

  但业内人士担心,到2008年市场可能就饱和了。

  专家预计爆发性的投资将导致2008年电力过剩。去年8月18日,国务院经济研究办公室曾递交了一份有关2003年以来电站项目的报告。报告预计2008年我国电力将出现阶段性过剩局面。若此成为现实,电厂生存不甚乐观,而依附于火电厂的脱硫项目也就失去了投资意义,更别谈获利了。

  这可能也是我国几乎没有企业去做脱硫设备研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在二十年前,国际脱硫技术与设备已很成熟。国内这两年发展迅猛,但脱硫设备还来不及国产化;加上研发成本过高,况且脱硫设备是一次性投入,如果市场饱和,意味着届时无利可图。

  因此,本意为提速脱硫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及设备本地化的《意见》的现实遭遇是,本土脱硫企业无核心技术而受制于人;或即便脱硫企业穷尽所能拥有了核心技术,又恐时过境迁。

  “火电企业一般希望使用非常成熟的脱硫技术,目前主流是60万千瓦机组,但国内不具备60万千瓦脱硫技术。”已承接数个脱硫项目订单的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奇)的桑海军告诉记者,“通常有几种技术使用方式,一是技术转包给外方,但这样得受制于人;此外是与外方进行单项的技术合作;或者是一次性买断若干年的技术使用权。”

  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人民币,于2003年6月24日成立的博奇,在国内60万千瓦级火电脱硫项目业绩做得最好,2004年营业收入达20亿元。博奇与日本千代田公司、日本川崎公司签订了为期15年的脱硫技术,包括关键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专利、专有技术,并为此付出了巨额代价。

  博奇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具体是多少不便透露,但至今尚未付清。”

  她说,对外设备采购这块占到项目总额的60%左右,而且主要设备被全球2-3个设备供应商所垄断,价格由对方说了算。

  “这个行业的确发展太快了,2003年还算稀缺的脱硫业一下子就有了上百家。去年势头最猛。”桑海军说,“现在我们几乎是以贴近成本的价格去‘博’,利润已经很薄了。”

  成为摆设?

  不过,真正让有关部门担心的还是,国家投巨资扶持的火电脱硫项目是否能投入运营。

  《意见》明确,要通过三年努力,主流烟气脱硫设备的本地化率要达到95%以上,烟气脱硫设备的可用率达到95%以上。

  “之所以《意见》强调两个95%,其一是过去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均从国外引进,而且重复现象极其严重;其二是有些火电厂上了脱硫装置也不运行。”上述发改委的官员表示,“如果环保部门不加强监督,脱硫装置便可能会成为一种摆设,而这种浪费难以想象。”

  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称国华电力)旗下北京热电分公司是在环保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之一。国华电力是神华集团全资子公司,管理资产总值近400亿元。如果不是置身于该电厂现场,很难想象与北京繁华商街一壁之隔的城市闹市区会有个火电厂。

  为了这种和谐,北京热电的环保资金投入超过6亿元,占到总投资的20%。“电厂承受的资金压力非常大。”国华电力项目管理部高级主管文欣告诉记者。

  “特别是最早的脱硫项目;当时费用非常高,因引进德国脱硫技术及进口设备,于2000年10月投产的第一期工程每千瓦造价达到1200-1300元,计3.143亿元。”该分公司企业文化部经理张永详说,“后来于2003年投产的第二期工程实现65%的国产化,每千瓦脱硫成本降为500元,计1.19亿元。”

  业内人士估算,由此每度电发电成本将增加约1.5分钱左右;虽然国家出台的现行电价机制将此计入电价,但只是针对新建电厂。

  “我想,新建电厂上脱硫不难。难就难在老厂,国华有几个老厂子,也面临这种尴尬……”文欣说。

  老厂能否上脱硫不仅涉及到有没有安装场地、安全性是否得以保障,还包括如何摊销费用等现实问题。“这是老电厂的几大头痛之事,老电厂的电价在投运之时就已经核死,价格没有上调空间,享受不到优惠政策。”她认为。

  “有的电厂干脆就停了下来,有的电厂即便上了脱硫装置也不运行。”中国投资协会专家达树海说。

  “的确,脱硫运行成本非常高,1台30万千瓦机组一年的运行费在1000万左右,60万千瓦机组则需2000万元”,文欣说,“所以,有的电厂就算了一笔账,一年罚款1000万,十年不过1个亿,而光装脱硫设备就得上亿,于是甘愿认罚。”

  不过也有乐观者, “也许是因企而宜吧,我认为运行质量高的电厂,倘若成本控制得好,加上国家政策,二者还是可以抵消的。”河北西柏坡电厂生产部的高志刚告诉记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脱硫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