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社论: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美贸易逆差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 00:03 中国经济时报 | ||||||||||||||
于非 日前,美国著名的《纽约时报》就美国朝野要求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升值发表社论,题目用的是反问句——“这能怪中国吗?”在批评中国汇率政策的声浪中,这篇社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社论指出,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只会把对华逆差转移到其他亚洲国家,因为美国人需要这些物美价廉的商品。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将是,美国消费者花更多的钱买同样的商品,只不过它们可能不是中国生产的,质量可能不如中国的。社论强调,美国一些行业因为效率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靠贸易保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回顾历史,这些年来美国的玩具业、纺织业、钢铁工业等行业先后萎缩,与这些行业不重视提高竞争力、一味依赖政府保护是分不开的。围绕这些行业,美国政府与许多国家打过贸易战。现在,美国的汽车工业也面临严峻挑战,而农业则依靠强大的院外游说压力迫使政府提供大量的补贴过日子,这两个行业的前景也不是很妙。 当然,《纽约时报》的这篇社论没有道出美国许多政客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原因,那就是政治斗争。美国制造业等行业失业人数增加,引起民众的不满。对在野的民主党来说,高举维护就业权利的大旗,攻击布什政府和共和党的“富人党”政策,渲染布什是近70年来造成失业最多的总统,可以为1年后争夺国会参、众两院议席甚至下届总统大选作铺垫。对执政的共和党来说,主张自由贸易是自己的“立党之本”,明知拿人民币汇率作文章解决不了失业问题,但又不愿被民主党戴上一个不顾普通百姓生死的坏名声,只能硬着头皮炒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批评中国的汇率政策。 美国工人失业,这能怪中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这个竞争的社会,谁的效率高,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某些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可能会扩大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同样,美国某些有竞争力的行业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两国都会有人因此而失业,同时,也都会有人因此而得到新的工作。无情的市场告诉我们,有竞争,就会有得有失,这怪不得谁,如果非要怪谁,那只能怪自己没有竞争力。 由此看来,《纽约时报》的社论换个“怪谁也没用”的题目,也许会更好。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勇于竞争且善于竞争的民族,在国际竞争中仍在诸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怪谁也没用”也许可以激励他们保持和发扬这种传统,而不是被政治斗争蒙上眼睛。 最近报道: 人民币汇率改革时间传言: 官方表态: 分析预测: 相关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