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郑久平
贵州省具有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良好条件,其煤炭保有储量达500亿吨远景储量2600亿吨,煤质优良,拥有长江以南第一位的煤炭资源,而且具有埋藏浅、易开发、后备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等特点。去年贵州生产煤炭9700万吨左右,该省更计划在2010年将其煤炭产量提高到1.5亿吨,现在一大批新煤矿正在建设之中。但火热的建设场面之后却显露出不少
隐忧,时时威胁着贵州煤炭行业宏伟蓝图的实现。
小煤矿尾大不掉
贵州省主管煤炭行业的副省长张群山说,目前的煤炭工业是贵州省的基础工业,也是贵州省的优势产业之一。但贵州是小煤矿的天下,其产业集中度极低。该省1997年以前的小煤矿多达一万余处,其回采率仅有10-15%左右,资源浪费严重;百万吨死亡率高达20%,安全状况居全国倒数第一。经过整顿煤炭生产秩序、关井压产、整顿治理煤矿安全工作等近5年的努力,贵州的乡镇煤矿现在仍有1000余处。目前贵州省70%以上的煤炭产业是由中小规模的矿井贡献的,这些矿井90%以上是非公有制经济的。
面对小煤矿过多的问题,贵州省采取了关小建大的政策,即关闭小煤矿,建设上规模的大煤矿。但在执行关小建大政策的过程中,各地对保护合法小煤矿的利益不够重视,低价收购、强行关闭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煤矿投资者的利益,也使贵州的招商引资形象遭到破坏。同时,变化多端的煤炭产业政策,使一些金融机构、大公司、大财团投资于煤炭行业的信心不足。没有一家煤矿有可靠的银行信贷资信,“银行基本上还在持观望态度”。雄厚资金缺乏的替代就是零散资金的广泛投入,其导致的又会是小规模的多点开采,这将带来永远无法恢复的伤害,同时也会使贵州的煤炭行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这对贵州煤炭的发展是一个致命的制约。
煤电联营路漫漫
省内外煤价价差明显,同时供需合同体系不完善,市场交易不规范,电煤供应趋紧是贵州煤炭行业的另一突出问题。
电煤价格偏低,煤矿的利益得不到保证。电厂仍企望把国有煤炭当成“调节水库”——非枯水季节就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购买无证非法小煤矿的煤炭而随意拒收大矿的煤炭,使得国有煤矿对省内电煤市场失去信心,致使煤炭企业围绕“西电东送”电源点建设煤矿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对已开工和准备开工的煤矿项目严重打击。
煤炭行业职工与电力行业职工间较大的差距也加大了两大行业间的矛盾。在贵州,即使同样是国有企业的职工,煤矿企业职工的人均年收入也只是处于垄断地位的电力部门职工的四分之一。
因此,煤电联营被寄予厚望。但由于行业垄断及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一些障碍,利润丰厚的电力企业也不愿意背上被其视为包袱的煤矿企业,实现煤电联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种等待,对贵州煤炭宏大的增产战略的实施是大大不利的。
小企业难当大任
贵州煤炭企业的基础建设落后,整体竞争力不强。体质弱小的微观企业难当大任。
据了解,贵州煤炭企业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产、运、销一体化综合经营体系还没有形成,经营效益受外部条件制约严重。技术和装备水平低,煤矿机械化采煤比重不高。煤矿用人多、效率低。乡镇煤矿生产工艺落后,破坏和浪费资源现象十分严重。产品结构单一,大量原煤未经加工直接燃烧,洁净煤技术开发和应用进展缓慢。煤炭产业链短,高附加值产品少。事故隐患多,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差。
资源枯竭矿区转产困难。长期以来,大部分煤炭企业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生产及职工生活,没有资金积累,资源枯竭煤矿自身难以退出或进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移。矿区环境综合治理进展缓慢。煤矿地表塌陷面积日益扩大,煤矸石堆积占地增加,矿区瓦斯排放量大,粉尘浓度高,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没有得到遏制。
贵州煤炭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总体进展不大。除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矿务局等少数企业进行了有限改革外,其他大部分企业离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相去甚远。这不论是对煤炭企业本身竞争力的提高,还是对煤炭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都是一种严重的阻碍。
煤炭消化难题多
交通运输也是制约贵州煤炭行业发展的瓶颈。
贵州煤炭主要是通过铁路向外运输的。由于贵州铁路路网本身运能的限制及铁路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贵州铁路的运力一直都相当紧张。贵州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南线的第一电源大省,也是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除送电到广东等地方外,年平均有2000万吨的煤炭运送到省内各大发电厂和广西等电厂。然而,贵州铁路每天可调配的空车仅有1400个左右,面对每天7000多个车皮的需求量,和全国其他地方的货运缺口高峰一样,铁路运力成了煤炭运输的瓶颈。
根据贵州煤炭行业的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省煤炭产量将达到1.5亿吨以上,比2004年产量增加近5000万吨。铁路煤炭运能要增加两倍才能满足煤炭外运需求。若新增煤炭产量都以就近修建火电站加以消化,则新建火电站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500万千瓦-2000万千瓦电力,方能满足要求。这意味着的是一笔惊人的投资。即使根据贵州省煤化工发展近期目标以合成氨、二甲醚、煤焦化工、电石-乙炔化工为主,中、远期以煤代石油产品为主要对象、煤层气化工与煤化工互为原料、逐步延长产业链的规划,其后续加工品的外运任务仍然相当繁重。贵州煤炭的消化工作不做好,其煤炭增产战略带来的不是繁荣,只会是一场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