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传统 深圳筹划产业适度加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07:28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陈芳发自深圳 广东省“两会”期间,黄华华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快发展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重型化方面,提出要以深圳等城市为重点,促进珠三角地区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特别是精密制造业。而在此之前,深圳市就曾提出“适度发展重化工业”,这使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适度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周维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加快发展重化工业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意义都是重大的。但重化工业化一定要适度,尤其重要的是不能走传统意义上粗放型重化工业化道路,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许扬对记者指出:深圳提出“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是与广东省工业发展历史相关的,广东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一直缺少重化工业,基本上是三来一补企业、家电业、IT业等,这些年我们深感基础工业不足,因此提出发展适度重化工业也是从实际出发的。 深圳市南山区总商会副会长高勇先生就此问题发表看法说:“深圳目前的工业都偏轻,很多加工业都没有很强的根植性,随时都可能搬走。”他说:“发展重化工业是必然的趋势,重化工业投资大,规划长,能保证深圳的持续发展。” 超越传统 周维富强调,深圳必须考虑结合自身传统产业优势和资源因素。以目前深圳的电力、水资源及土地等资源的现状是不可能再去发展传统的重化工业的。考虑到深圳对外的桥梁作用、物流、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就应该向发展高附加值、能耗低等产业倾斜。这与深圳市政府的要求不谋而合。 采访中,几位专家和业界人士都对石化项目青睐有加,兼具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工业的特点的精细化工产业也是深圳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深圳市市长李鸿忠曾表示,精细化工产业的市场、资金、技术和环境配套条件要求高,深圳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 竞争合作 目前广东省内广州、佛山等地都在发展重化工业,与深圳会不会形成恶性竞争?许扬说,其实大家面临的问题都很相似,比如惠州,它那儿有了一个这么大的石化项目,深圳就没有必要也搞一个。深圳要发展石化,不会是惠州的模式,我们可以为惠州做下游配套,可以做物流等等。今天一个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了,而是一个系统的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要看到合作的一面。“有时候,为他人作嫁妆并不是坏事,帮助别人成功了,我们也发展了,也是一种成功。” 此前召开的深圳市市委三届十一次会议上,李鸿忠市长作了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其中谈到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时他强调:一定要慎重,综合平衡,按照“三高一低”(提高科技、教育和人力资本计绿色GDP的贡献率,降低能耗)的要求,实现适度重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