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考验城市抗灾 北京应急避难所建设提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03:06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许慧颖 柳春秋 发自北京 钢筋水泥的重量对地球来说是一种负担,这种负担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灾害的发生,因此应该逐步培养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开发商也要有种社会责任感,要看长远一点,在做建筑物时要考虑一些特殊新型材料的应用,这些特殊新型材料一方面会减轻整体建筑对地面的压力,另一方面灾害发生时它们的特殊材质能对人们的伤害降至最低。”
印度洋海啸的救援工作还在紧张的进行当中,而关于海啸的反思也在进行中。 曾有人提出,如果北京也遭到类似自然灾害,应急避难系统能否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这引起了社会各方对北京应急避难场所的关注,去年11月份《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公众公布,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修编也将建立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建设纳入其中,北京市政府要求在2007年前基本完成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建设。 北京是地质多发带 从地质板块来看,北京地处华北地震带北翼,受河北、山西地震带“静中总动”危险的包围,历史上属中国六大古都唯一多震的地方。近3800年的资料统计表明,北京处在六大地震带包围之中,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80次,其中7级以上大震6次。早在1994年全国地震减灾会议中已将北京列为全国60个处于6级8度地震威胁的城市之首。 在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建设“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而“两轴”的规划位置恰恰处在北京地质最不稳定的几组断裂构造带上。 应急避难系统建设远远不够 自2003年10月北京建成元大都遗址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始,2004年底前北京城八区已经新建19处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达282万平方米。一旦出现灾害或其他应急事件,这些避难场所可容纳140万人紧急避险,这对于一个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北京市政府要求在2007年前基本完成北京市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建设。 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市区可用作避难场所的用地分布很不均衡,作为老城区的城四区,即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平房众多,面积大,又较集中,一些地区能够作为避难用地的绿地等很少,尤其是几处文物保护区,如西四北头条-八条、前门大栅栏保护区等。又如旧城一些改造区,平房改建成了楼房,但是其绿地面积增加不多,尤其是应该建设的人均1~2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在改造时往往被忽视。 北京减灾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金磊提出,城四区应努力增加“避难用地”,即增加公园和绿地,还应该在两轴与几条深大断裂交汇处,规划红线外延300米范围内开工建设进行强制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灾难呼唤建筑新材 尽管阳光一百常务副总范小冲表示,开发商在做项目之前会考虑到地块的地质因素,一般都会做地质勘查,尽量把项目建在地质状况相对稳定的地方。然而这只是单体建筑安全看得见的最基础的思考,除去表面的因素,还没有开发商关心过建筑对地壳的影响。 亚洲区域经济战略投资研究所所长王如军就指出,钢筋水泥的重量对地球来说是一种负担,这种负担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灾害的发生,因此应该逐步培养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开发商也要有种社会责任感,要看长远一点,在做建筑物时要考虑一些特殊新型材料的应用,这些特殊新型材料一方面会减轻整体建筑对地面的压力,另一方面灾害发生时它们的特殊材质能对人们的伤害降至最低。” 金磊认为,城市避难是一个统一体,不可能专门为地震、防洪等都开辟不同的应急避难场所,因此在快速大范围推广开来的情况下已暴露出研究欠深入的情况。比如:地下空间的利用就一直未纳入进去,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相关链接 国外先进做法 在日本,建筑物的顶部墙体连接处是用橡胶连接的,橡胶本身有弹性,在灾害发生时不会马上断裂倒塌,而会随着震动拉扯一段时间,从而给人们争取必要的逃生时间。另外,日本每月都会进行一两次全民的地震等灾难演习,让人们在逼真的灾难环境中学会逃生和自救的基本常识;而德国目前正在研究新型的玻璃,以免发生灾害时高层建筑的玻璃带给人们无法想像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