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国企产权改革路径选择 > 正文
 

刘纪鹏:产权改革要兼顾反左与防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 15:42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特供

  本刊记者 耿馨雅/文

  二十几年来,中国企业的产权无疑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大的变革,将其称之为“革命”也不为过,而且这革命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继续进行,因此,近期又一次掀起的这场关于产权改革的争论再正常不过。正如首都经贸大学教授、股份制专家刘纪鹏所言,“在经历25年的市场宏观运行机制的再造之后,如何构造市场经济的微观运行主体就成为关键。所有制变革和产权革命的到来是中国改革一道绕不开的关口。”

  产权革命虽然不断推进,但很难说已经取得了彻底的成功,未来还将面临机遇和挑战。刘纪鹏认为, 产权革命已经走过的25年只是阶段性的成功,真正的攻坚战刚刚拉开,这就是所有制问题。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确立之后,微观主体如何构造是关键。目前阶段,仅仅把民营经济做补充是不够的,找出存量的国有资产产权的解决办法更为重要。

  革命需要的不仅仅是方向,还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刘纪鹏认为,在这个时期不仅要考虑方向问题,而且要考虑方法问题。中国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但是俄罗斯的改革方向也是市场化,而且更彻底,但方法却未必对。 因此在这个时期里,关于方法的争论是必然的。

  民营化与私人独资并不完全等同,民营化也不一定跟国有控股对立,民营化是新型的公有制。现代公司的核心问题是谁在控制着大公司的治理。

  “中国的产权改革老树发新芽,俄罗斯是砍掉老树栽新树。”刘纪鹏说。“老树发新芽,新芽的比例不断扩大,最后全流通之后,我们全部变成新芽。俄罗斯把老树砍掉,重新栽,两棵衔接不上就动荡。因此,改革还是应该倾向于沿袭方法论,演变稳步逐步地完成,不要过于急,急于求成可能效果不好。”

  近期刮起的这股产权改革讨论的“旋风”,是在十六大提出的“国退民进”的背景下产生的。由于“国退民进”牵涉到数万亿记的国有资产,因此国有经济怎么退出是最重要的问题。刘纪鹏认为,国有经济的退出过程中,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兼顾的问题,警惕腐败和不公平,防止“黑箱”操作和公有财产流失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面临的产权改革既要体现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符合市场化、民营化的进程,同时又要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和公开问题,这决定了即将到来的这场产权革命既要“反左”也要“防右”。

  中国的企业家在产权变革中出现过“七板斧”和“曲线MBO”现象。“59现象”和“夕阳黑”现象也俯拾皆是。这些现象为什么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导致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刘纪鹏认为,这不完全是企业家的个人品质问题,还有制度的因素隐藏其中。而这些现象在新旧两种体制转轨时期,是必然要暴露的,也是必须要暴露的。矛盾暴露出来,我们才能看到改革的关键点所在,才有利于妥善地解决它。而解决这一矛盾,并不仅仅是从企业家的品质和觉悟教育和传统社会体制道德的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企业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规范。而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我们需要用继承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25年企业改革中出现的现象,并用渐变稳定的方法逐步完善他,通过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引导那些在改革和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和企业家完善自我。

  【版权声明】本文为《证券市场周刊》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授权许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退民进新闻 全部国企产权改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