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共进系列之科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 15:42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科龙:做行业龙头 众所周知,中国的家电业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而家电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科龙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由两年前的严重亏损逐渐扭转局面,连续3年实现不错的业绩,科龙和其领军人物顾雏军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面对未来如何继续发展,顾雏军谈了他的设想。 顾雏军认为,WTO留给中国所有行业只有3年多的缓冲期,将来完全放开的那些竞争行业现在就必须加快行业的完善。如果中国内地不能加强每个行业的竞争力,整个中国内地工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就很难确立。关于行业的竞争力,并不是通过垄断,而是从技术和竞争来控制市场。比如生产相机,日本目前在相机行业有绝对的竞争力,没有人可以和它竞争。而台湾地区电脑虽然有很大的规模,但由于不控制电脑的核心技术,台湾地区的规模竞争力只是一种可控制的竞争力。因此,行业竞争力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规模,另一部分是技术。 目前,中国150升以下的冰箱科龙占了50%的市场份额,而且曾经拿到过联合国颁发的节能奖。“目前在中国,在世界舞台有竞争力的行业很少,但冰箱就是其中一个。”顾雏军说,“另外一个行业是家用空调,全世界一年需求量6000万台,中国生产4800万,占整个全球整个生产量的75%到80%,全世界产量最大的五大公司有四大公司在中国,包括格立、美地、科隆、海尔,这意味着中国空调行业真的在世界是强势行业。所以对中国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把一个行业做成世界强势行业,这才是整个企业改制的目标。” 顾雏军认为,让企业和企业所在的行业成为世界第一才是最重要的,而改制、MBO等都是手段。行业的活力代表一个国家的活力,比如去芬兰,当地人会说他们国家最强是造纸业,第二是手机。因此中国每个国民更关心的应该是中国有什么企业做的最好,比如冰箱、集装箱世界第一,企业家所关心的就是如何整合一个行业,让中国的工业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文为《证券市场周刊》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授权许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