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铜市供应依旧短缺 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 08:32 中国证券报 | |||||||||
金瑞期货 邝波 近日国储局第三次拍卖储备铜。与前两次铜价全线下跌不同,当天沪铜价格却大幅上涨近千元。同样的拍卖,不同的价格反应,笔者认为,这反映了市场对短期供应的忧虑。 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
在上月三次拍卖中,国储局向市场投放了近4.85万吨的储备铜。但受进口减少影响,市场总供应量并未大幅增加。10月份我国精炼铜净进口只有5.55万吨,比今年以来的月均进口10万吨相比,减少了近5万吨。因此,国储铜的拍卖及时满足了国内需求。但这种平衡可能更多的是数字平衡。实际生产中不难发现,国内电解铜的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由于产品不同,生产企业对电解铜的品质要求不一。如,生产低端电系电缆的企业对电解铜的品质要求较低,而生产铜管、漆包线等产品的企业要求较高。国内自产的高品质电解铜数量不多,不少高档铜材生产只能采用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的电解铜,一些出口铜材更是要求采用进口高品质电解铜。由于贸易条件的恶化,一般贸易形式下进口的电解铜数量一减再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品质一般的电解铜货源宽松,储备铜的大量释放就是原因之一。 现货市场上平水铜与升水铜间的价差是供应结构性短缺的最好反映。从下图中可以看见,升水铜的走势明显强于平水铜。通常情况下,二者价差不过100-200元,而最近两周内,价差却明显扩大。 国内供应仍然偏紧 从全球范围看,电解铜供求已基本达到平衡,但地区性、结构性不平衡依然存在。笔者认为,12月份中国市场很可能就是典型体现。 由于进口持续亏损,10月净进口量已减少至5.55万吨,而11月内外价格背离更多,亏损扩大至5000-6000元/吨,净进口量将持续减少。预计11月份净进口量为4-5万吨左右,少于理论上的均衡进口量5-6万吨。 国内产量下降无疑于雪上加霜。国内外价差扩大不仅使进口亏损严重,还在不同程度上损伤了国内冶炼商的生产积极性。大部分国内冶炼商都以买断的方式进口铜精矿,加工后在国内销售。进口铜精矿的定价基本上是LME月均价,而近几个月伦铜价格均远高于国内价格。若差价过大,冶炼加工商随时可能倒贴加工费,因而惜售心理较重。另一方面,近期有冶炼商正处于检修中,产量有所减少。因此,预计12月份国产电解铜供应量将比10月份减少10%左右。 在冶炼厂检修和净进口减少双重作用下,12月国内电解铜供应量将减少8万吨左右。此时国储能否提供足够储备铜将是关键因素。11月份国储在现货市场上已抛售近5万吨的现货铜,大部分已被市场所消化。而国储在12月份将交割2万多吨也基本成为定局,因此12月继续提供近6万吨的铜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综上所言,12月国内现货市场将持续紧张。操作上可考虑买近抛远的跨期套利。用铜企业可选择近月合约买入保值,而卖出保值企业建仓应选在远月合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