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新基金业 > 正文
 

价值体系紊乱调仓调向何方 基金反思雷同操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 08:40 中国证券报

  □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上周,沪深两市在政策面利好及超跌的技术面双重作用下,出现了报复性反弹的走势,8日当天两市涨幅均超过8%,成交量显著放大,创造了自2002年6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行情。但是随后,市场又出现回调,近日重拾跌势。在多项政策刺激下市场何去何从?基金经理们在操作策略上会有何针对性的应变?是市场在影响基金经理们的策略还是基金经理的策略带
动了市场的变化?

  大盘后市震荡整理

  对于后市大盘的走向,不同基金有各自的看法,但归纳起来,“复杂多变”、“震荡整理”、“一波三折”等成为形容大盘后市表现的关键词。

  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涨幅基本与上月持平。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8.2%,拉动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近6个百分点,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3%。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工业企业的盈利增长正在逐步放缓,宏观调控的结果正在显现,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股市的下跌似乎有着一定程度的基本面支持。

  有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市场的走好较多依赖消息面的变化,在技术面上,两地市场一直被有压抑的反弹动力需要在扭转投资者预期的情况下才能被释放出来,上周的消息面变化即起到了这种作用。不过投资者信心恢复还需要更多配套措施的出台。从技术面上看,大盘将在短期均线和中期均线之间震荡整理,若消息面继续有实质性利好出台,反弹得以延续,反之市场仍有可能回归到偏弱市道中运行。天治基金研究报告也认为,虽然上周初战告捷,但长期熊市的煎熬使投资者心态很难在短期扭转,加之层层套牢筹码形成的强大阻力,部分投资者将借反弹出货,未来市场走势将一波三折。随着首批试点公司投票陆续揭晓,市场处于一个敏感的历史时刻,往往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波动加剧,因此虽然该公司对后市抱有坚定乐观的信心,但同时认为随着股权分置试点推出和全面铺开,市场也将呈现复杂多变,甚至难解的局面,在这个时候,如何把握进退、操作节奏则显得尤为重要。

  调仓调向何方

  在市场面临如此众多不确定性、原有估值体系暂时紊乱的情况下,作为主要机构投资者,基金的一举一动成了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前期有部分基金进行了减仓,有些基金在积极调仓,无论是减仓还是调仓,大家关注的是,基金选股的思路,操作的策略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些退出来的资金又会投向何方?这种变化对于市场意味着什么?

  有基金经理表示,企业价值仍会主导投资方向,但在市场大环境发生变化情况下,不调整原有策略是不现实的。在经济前景的不明朗和试点对现有估值体系、基础的冲击作用下,他所管理的这只基金在总体上采取稳健防守的策略,保持必要的配置品种,努力控制风险,将净值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将品种结构控制在优势行业、优势品种上,等待市场的战略性机会的到来。

  还有的基金则明确表示,事实上是从5月下旬才开始减持股价尚处高位的股票,规避受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影响较大的一些板块,如交通运输。基金调仓的方向是其它较为安全的行业的配置,如食品、旅游和商贸。一家管理资产约200亿的基金公司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因而他们的组合在坚定持有那些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定价能力的优势企业的同时,调整的方向也会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在新形势下,上投摩根建议重点关注收入确定有保障的商业地产、行业整合加快创造效益的乳制品业、收益稳定的高速公路、清洁能源有政府扶持的水电行业,谨慎看待纺织、医药、煤炭、钢铁、石化和银行等行业。在进行公司选择时,把握估值已同国际接轨、FCF充沛、盈利预期稳定的原则选择上市公司。

  重仓股下跌引发基金思考

  市场在1100点稍做停留后就继续大幅下跌,在上周冲高后重拾跌势,市场之疲弱超出大家的预期。何以至此?最根本的原因当然还是经济前景的不明朗和股权分置试点对现有估值体系和基础的冲击。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被公认为代表中国最优上市公司的基金重仓股为何会成为市场集中唾弃的对象?除了补跌、经济和股权分置试点是系统性风险的解释外,有基金公司认为,基金管理人之间的相互博弈行为也是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或许疲软的市场能够迫使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对基金业的未来做出更深刻的反思。

  当基金管理人能够为持有人创造价值时,片面的追求排名、管理费和管理业绩脱节等行业性的问题都被忽视了。但当持有人受到重大损失时,这些问题就会浮出水面,沾沾自喜的领先者为持有人带来的却只是亏损。长此以往,基金管理行业会失去市场的公信力,行业发展将面临危机。业内人士指出,基金业需要更多的差异化,雷同的投资方式已经遇到了瓶颈,健康的市场需要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