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2009年2月19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2009年2月4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
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人民币问题还未远去,美国又开始寻找新的借口发难中国。北京时间10月27日,白宫表示总统奥巴马可能在二十国集团首脑峰会(G20)上提出中国稀土出口配额问题。
德国的借口是,稀土是生产电动汽车锂电池的重要材料,没有稀土,电动车就无法运转,试图将不履行节能减排的“罪名”强加给中国。然而,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德国,他们都喜欢避重就轻,丝毫不提稀土开采对中国农林、水资源和人身健康带来的污染危害,只是强给稀土戴上“自由贸易”的帽子。彭博社报道说,美国和日本会拿稀土贸易问题在G20上刁难中国,预计一些发达的欧洲国家也会相继跟风。
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10月26日称,美国将在11月的二十国集团(G20)首尔峰会上提出稀土议题。
[全文]
欧盟消息人士表示,目前欧盟还没有计划与各方采取正式合作,“这很难说,显然我们有同样的担忧”。提及各方合作,该消息人士举出欧盟与美国向WTO控告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的行动。2009年6月,欧盟与美国联合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指称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但其中并不包括稀土。目前该案仍在WTO专家组调查和仲裁阶段。
Carsten Dannohl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没有排除欧盟在稀土问题上诉诸WTO的可能性,他表示:“若欧盟委员会确实在进行上告WTO的调查,我也不会感到惊讶……我希望双方可以在双边基础上解决问题。”上述消息人士则透露,上述WTO原材料案件的进程将会帮助欧盟决定如何进一步应对在稀土问题上的争端。[全文]
“首相菅直人将会从10月28日起访问河内,会见越南总理阮晋勇。其间将会谈到稀土合作问题”,这是产经新闻10月22日的新闻,而标题则是更富炒作性的《稀土:越南共同开发,摆脱中国依存》。日越两国的稀土合作,放在目前从东亚到南海的一系列地缘政治局势下看,格外引人注目。
10月19日,菅直人在官邸接见记者,探讨日本的稀土储备问题。面对日本媒体报道的“中国将会在明年减少3成的稀土出口”这一话题,菅直人表示:“除了要考虑减少使用稀土以及再利用技术的开发外,目前必须思考建立稀土储备的问题,我想政府会稳健沉着地应对这个问题。”
除了之前提到和越南的合作,美国重开加州稀土矿的政策使得日本得到鼓励;日本住友商社在哈萨克斯坦开发的稀土矿将于2011年投入生产;开发蒙古的稀土矿也被提上日程。[全文]
美国:1982年,美国“战略矿物原料特别工作组”以总统的名义,向国会提交一份长达33页的报告指出,必须采取行动,加强储备,开拓全球资源。美国的稀土储量居全球第二位,但从1999年就已停止开采本国资源。
日本:从1983年起开始建立稀有金属储备制度和基地,储备制度同样采取官民合作。国家储备量的目标是42天的国内基本消费量;民间储备量的目标是18天的国内基本消费量。
韩国:2008年7月,韩国知识经济部决定增加稀有金属储备,将采取官方和民间企业合作的方式,不断提高稀有金属储备规模,到2012年将稀有金属储备种类增加到22种,增加到满足国内60日使用量。
稀土被誉为“工业味精”,因具有丰富的光、电、磁、超导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和军工领域,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高新技术战略物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可采资源的一半以上。长期以来,“贱卖”始终伴随着我国稀土产品的出口,珍贵的稀土几乎成了“土”。
有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稀土年出口量比1990年增加了九倍,价格却下降了55%以上。由于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低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部分拥有稀土矿的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的稀土矿,转而从我国进口。目前国外90%以上的稀土上中游产品从我国进口。
在稀土储量占国内稀土资源储量80%以上的白云鄂博,处境更是堪忧。进入百灵庙镇,便会看见“白云鄂博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在那里,数十个大小不一的石矿厂、稀土厂热火朝天地大干快上进行生产。
[全文]
日本为防止大量从中国采购稀有金属等引起中国警觉,“就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乃至东南亚设厂,从中国转口,甚至大量收购广西、云南一带走私的稀有金属原料或半成品。也有一些日本企业以谈判投资矿山为诱饵,大量从矿山企业购买稀有金属原料。
近两年,日本从我国采购的渠道和策略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大量、公开、集中采购转为多批、少量、分散采购。还有一些通过中国香港、泰国等地进行转港贸易进口。其目的一是转移视线,另一方面巧妙利用采购时间差,扭曲正常的供求关系,打压和操纵市场价格。如此巧妙的隐形稀土供应链,折射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狼式对手:懂社会分工,懂抱团协作。[全文]
到2002年初,我国稀土企业已经达170多家,分布在10多个省市,其中内蒙古就达60家,但年处理能力在2000吨至5000吨的只有10家,其中年处理能力大于5000吨的只有3家。这些企业普遍规模小,竞争力差。目前国际市场稀土需求量为10万吨/年,而仅我国稀土产能达20万吨/年。每年剩余10万吨,怎不贱卖,日美等国家乘机大量廉价收购中国稀土。
而中国众多的稀土生产企业,80%的为私营企业。既没有彼此股权等合作协同,又没有行业组织促成抱团。各个稀土企业都独立对外出口,这使得外资企业能分兵突破,谁开的价位底就给买谁的。明显的羊群式企业。
珍贵的稀土资源,却任人贱价宰割,本质上因为我们羊式奶妈,是我们落后的产业化意识,唯利是图的小产业思想在贱卖我们的珍贵资源。[全文]
8月15日,有媒体报道,由工信部制订的《〈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修订稿》已经完成,其中有“稀土出口将会威胁中国稀土产业安全”的表述。《修订稿》为稀土出口划出了红线:未来6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的总量,将控制在3.5万吨/年以内。初级材料仍被禁止出口,而且还将进一步进行细分管理,严禁出口镝、铽、铥、镥、钇等金属。 [全文]
《政策讨论稿》进一步强化了对外商投资我国稀土资源和稀土产品出口的控制。坚持禁止外商进入矿山,进行勘探和采矿,即使合资或者合作也不行。在稀土冶炼分离上,只允许外资采取合资或者合作的形式介入,不允许独资。但鼓励外资投资建设深加工企业,深加工是指稀土合金的下游产品,即与稀土产品本身性能不同的产品,包括催化剂、永磁材料、贮氢材料、电池材料、发光粉等。[全文]
通过兼并、联合和重组等方式,逐渐构建以若干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的稀土产业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在组建稀土企业集团的同时,将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上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进一步壮大融资的难题。到2015年,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数量将由目前近100家减少到20家左右,一大批稀土分离企业将淘汰出局。[全文]
稀土产业政策将出炉
发展布局:
按照规划,我国稀土矿分为南、北、西三大区,轻稀土将重点发展内蒙古和四川,有条件地发展山东;重稀土则重点发展江西、广东和福建。在开采上,将严格执行指令性计划,2009年~2015年,每年稀土精矿总体规模为13万~15万吨,冶炼分离企业产量为12万~15万吨。
出口管理:
未来6年,出口配额总量每年将控制在3.5万吨以内,并且将对出口进一步实施细分管理,部分品种将被严禁出口。在产业重组方面,2009 年~2015年,国家将不再批准新稀土矿采矿权,对于已有稀土企业,将着重从技术装备水平、环境保护、管理水平三方面入手实行淘汰,并鼓励稀土产业进行联合重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