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不生孩子、有没有二胎 关谁事了?

我生不生孩子、有没有二胎 关谁事了?
2018年08月17日 18:52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2018新浪十佳银行理财师大赛火热报名中!大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将通过线上答题、理财话题直播、线下答辩等全方位多形式选拔银行理财精英,优胜选手将有机会拿万元现金大奖、享千万流量打造个人IP。【点击报名

  我生不生孩子、有没有二胎,关谁事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如果鼓励生,就应该放开生育的政策

  为想生的创造更好条件

  从“少生孩子多种树”到如今热议的丁克征税,不生二孩就得“罚款”,恍如隔世。但它的的确确存在着、上演着。

  应该说,生还是不生,不是个新鲜话题。之所以被再次炒热,源于有媒体最近发表《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其中,关于“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引发质疑。

  所谓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是指“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最终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胡继晔认为,未来不仅可以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来鼓励生育,还要对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税”。

  这番雷语一出,旋即引发舆论抨击,斥责、批评、指摘声不绝于口。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按照该专家所言,对普罗大众来说,你生二胎就可得到一笔补助;你不生二胎,但必须为他人支付生二胎的钱,退休时再还你。这个建议明显带有强制色彩,毫无底线可言。

  鼓励生育不是强制生育,人更不是生育的工具。前脚“只生一个好”,后脚就有建议不生二孩就得变相“罚款”,这更像是摊派生育指标。从工资里强制扣生育基金的主意,坏透了。

  面对压力,胡继晔很快“改口”解释道:自己说的设立生育基金来鼓励生育,是由原先国家征收的那么多年的社会抚养费来设立,不能再由老百姓出钱;由于丁克家庭在年老后需要别人家的孩子来抚养,不应当鼓励和提倡。因此我们应当鼓励生育、不鼓励不生育。

  言外之意,他依旧认为自己所说的生育基金没有错,只是变成了政府买单。但对丁克还要继续征税。

  丁克招谁惹谁了?曾有人说过,在这个世上,有两样不敢生:一是病、二是娃。丁克家庭,正是对不敢生的生动诠释。

  当然,丁克家庭有被动的,还有主动的,一些夫妻本身不具备生育能力。打丁克的主意,对这些本就因为抚养问题、工作问题、经济问题等原因不愿意生孩子的夫妻来说,如同伤口撒盐。也与他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背道而驰。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对丁克家庭、对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夫妻,应该持包容的心态,更不应提议对丁克征税。

  所谓“丁克家庭在年老后需要别人家的孩子来抚养”,更是荒唐、无稽之谈。丁克们只是没有孩子而已,并非不工作、不养家。

  我们可以用宣传的手段营造生育的氛围,也可以用政策的方式激励生育,但不能以“设立生育基金”、“对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税”之名薅羊毛。

  反过来想一想,当年就算有罚款,为什么很多人还要生?

  那是因为“养儿防老”一直是中国老一辈人心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还有一些地区,早些年是按人头分田地,多生娃无非就为了多分那一亩三分地。

  反过来想一想,如今放开二孩政策后,为什么生育率还上不去?

  说生容易,谁来抚养、谁来照看?当今社会节奏如此之快、工作压力如此之大、养孩成本的急剧上升,如果不消除后顾之忧、没有切实的保障,年轻人生娃就不会容易。

  在生育方面,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底线:生不生交给本人选择,也应该交给他们本人去选择。

  再有,如果鼓励生,就应该放开生育的政策,为想生的创造更好条件。

  一句话,丁克无罪,征税荒唐。你可以奖励生的,但决不能罚不生的。对类似误导公众的言论,才应该警惕。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合群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