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东腾笼换鸟路线图(11)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17:16 《商务周刊》杂志

  最后就是在工业布局时要重视云浮。前几年大家都没有想起搞电厂的时候,我们搞了云浮电厂一期和二期,但那时候的形势决定了我们搞不了太大。如今,大家都开始搞电厂了,我们也开始报批第三期项目,但是排了差不多5年的队才在最近批准下来。

  《商务周刊》:是不是你们还是努力的不够,为什么清远和河源就能够大规模产业转移?

  郑利平: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不一样。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第一站就是肇庆,转移是梯度转移,落了肇庆才到我这里。河源和清远承接产业转移的量确实比我们大,但你要知道,清远离广州只有60公里,河源离深圳和广州也都是一个小时车程。河源有大量的山坡地,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储备了好多地,河源刚建市没多久,就开始搞产业园区的开发,起步比我们早。

  云浮是山区,人均土地面积很小。我们的人均耕地大概三分多,人均山地也是三分多。地理位置远,土地非常缺乏。1994年建市以前,我们这里“大干快上”的战略引发了一些问题,欠了一屁股债。我来之后的头几年都是为发工资而奋斗,有的县和区一年只能发7个月的工资。当时云浮除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外,其他所有人均指标都是全省倒数第一的。

  广东省的经济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珠三角,第二板块是广东省东西两翼,第三板块是山区。通过几年在产业转移方面下工夫,现在云浮已经排在了广东经济第三板块的前头,如果算人均指标,我们很多方面都已经在河源和清远之前。目前我们的人均GDP是全省第17,人均财政第13,农民人均纯收入第10,人均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都在第14的水平。

  事实上,云浮的发展走的不是捷途,但是个固本强基的做法。我们通过加强交通、能源和通信建设,开发西江航道,改善大气环境和水质量,提升城市综合功能配套的水平,提高城市的可居住性和城市科教文卫事业来促进发展。

  《商务周刊》:那现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契机摆在云浮面前了,云浮的软硬环境也仍然需要提升,你们还打算“慢慢来”吗?别的地方甚至江西可都在抢着接收珠三角的产业呢。

  郑利平:如果地方政府的服务不好,发展环境不好,你怎么去抢?原来的招商工作,很多人都调侃成是依靠喝酒、零地价和送土地。我们不是没有革命热情,只是我比较推崇先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再引资的模式。现在政府的职能要求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应该是做一个协调员、服务员和后勤部长。小平同志就曾说过要做科学家的后勤部长,我觉得我们的思路跟小平同志的思路是一样的。

  以前下面的干部跟我汇报说:郑书记,我们最近很忙啊,我们去三角洲抢了很多项目回来。但我告诉他们,政府要注重的是搭台而不是做运动员。当然,政府也不应该是消极的等待心态,不要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所以你也会看到我们在三角洲有专门的招商点,我们也会举办推介会。我们在珠三角很多高速路边都有广告牌——进驻云浮,事业从此精彩。

  我们要优内拓外,优化内部环境,拓展外部生存空间,要东渐西联,加强和东部的合作与承接,连接西部以取得原材料和劳动力。我总觉得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政府的职能转换,从全国来看,目前我们政府的职能转换还是不到位,太多的卷入经济活动了。

  《商务周刊》:云浮最希望承接珠三角什么样的产业?

  郑利平:我的思路很简单。第一,云浮的产业要顺其自然的发展,谁愿意来,什么样的企业愿意来都欢迎,只要不是黄赌毒,贩卖枪支和高污染,来者不拒。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