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东腾笼换鸟路线图(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17:16 《商务周刊》杂志

  新成转移园目前有8家企业有意向进入,计划总投资2.45亿元。其中已落实进园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6.34亿元,用地821.6 亩。目前温氏佳润、安泰电子、德纳斯金属制品、温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新兴嘉信制衣有限公司、110KV新兴西城变电站等6个项目首先进园开工,计划总投资3.5985亿元,计划2008年上半年建成投(试)产。

  在过去的2007年,除了推进都杨转移园和新成转移园建设,云浮还积极推进建设南海(罗定)和中山(郁南)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工作。

  对于今后的工作设想,郭福表示,云浮市要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规划。按照集约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争取在每个县(市、区)建设一个产业转移工业园。让工业园的建设实现连片发展,发挥集聚效应。

  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平衡

  当记者问李尧坤,云浮和佛山是广东省政府“指婚”的结对子城市,两个城市的经济互补性是否足够大时,李尧坤说:“和谁结对子都无所谓。佛山只是作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跳板,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做好。”

  “省政府也没有把我们两个城市强行捆绑在一起,各方面都非常尊重市场规律。我们平时需要做的只是跟省一级的产业领导小组保持沟通,省产业转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和指导作用。”李尧坤表示,“产业转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是说两三年就可以完成。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是动态的,往往会有一个曲线性的发展。这种曲线性也正说明它应该更多地以市场为主导进行调节,而不是行政色彩浓厚的政府主导。”在李尧坤看来,省政府通过产业转移联席会议,认定、批准和监管各个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同时给以一定的资金扶持,以便承接地更好的承接,而剩下的就交给两个地方政府去做。同时,地方一级的政府也主要是搭建交流和对接的平台,能够成功合作当然好,不成功也没关系,只有充分尊重市场的作用就行。

  不过,云浮的官员们认为,光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不够,对于云浮这样的工业飞地和产业走廊里的“新鸟笼”来说,正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功能。

  “上面对山区做产业转移,最重要的是改善投资环境,把基础性的工作做好。上次在省里开会,我也提到,给钱是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尽快打通几个重要交通通道,拉近云浮和珠三角的距离。”在黄朴看来,资金支持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不到位,要谈珠三角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很不现实。

  随团从上海考察回来之后,郑利平在给汪洋的建议书里,除了提出省一级如果希望相关产业转移到省内山区,就要有配套的产业转移政策之外,另一个重要建议就是,“广东省产业转移要成功,包括投资率要上去,必须重视通过看得见的手调整国有资产的布局”。

  在郑利平看来,对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一定要运用市场这只手,通过创造发展的平台和政策性的导向来完成产业转移;而对于大的国有企业和资源性国资,则是需要政府应用看得见的手来调控的范围。

  经过两年多的产业转移承接实践,郭福也对《商务周刊》提出了5条关于改进产业转移工作的建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