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内部大调整尘埃落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10:11 赢周刊 | ||||||||||||||||||||||||||||||||||||||||||||||||||||||||||||||||||||||||||||||||||||||||||||||||||||||||||||||||||||||||||||||||||||||||||||||||||||||
□赢周刊记者 江南 TCL正迎来历史上最大的内部调整。 截至2月底,先是TCL集团的七大事业本部被撤销,后是手机业务板块TCL阿尔卡特(T&A)和多媒体业务板块TCL汤姆逊公司(TTE)的人事大调整。为了实现TCL集团的全面扭亏,从2005年开始TCL集团及下属各公司的架构和人事变动就没有停止过,而各大业务板块权力也开始进一步向各自的掌门人集中。 横跨两年的内部调整 2月22日,TCL集团证实了内部架构重大调整之事。本次架构调整中,被撤销的事业本部包括家电事业本部、多媒体事业本部、数码电子事业本部、海外事业本部、通讯事业本部等七个本部。而调整的目的是通过减少管理层,将TCL原先实行的管理架构为集团总部、事业本部和事业部三级管理架构,变成集团总部命令直接下达给事业部,管理重心下移,使管理架构更加扁平化,从而提高运作效率。 2月28日,多媒体业务板块的TTE内部也传出组织结构调整之事。即成立了五大业务中心:中国业务中心、新兴市场业务中心、北美业务中心、欧洲业务中心和战略OEM业务中心。除了五大业务中心之外,TTE对生产和研发部门也进行了整合,设立了德国、北美、深圳和新加坡四个研发中心。而此前,手机业务的板块的T&A也宣布成立七大利润中心。 组织结构调整同时也带来了高层的人事变动。 实际上,自2004年12月,万明坚这个几乎等同于TCL手机的名字退出了TCL的舞台,标志着TCL“狂人时代”终结之后,TCL便开始了这场有史以来规模最为浩大的内部调整,期间中高层的变化如走马灯一般。 诸侯文化的分权管理 有评论认为,此次内部调整是TCL诸侯文化最直接的体现。目前来看,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旗下,一个新的四方诸侯格局已经形成:TCL多媒体的胡秋生、TCL通讯的刘飞、TCL电脑的杨伟强和TCL家电的王康平。 特别是原家电事业本部总裁王康平被提升为TCL集团副总裁,成为此次集团调整唯一被提拔为集团管理层的高管。而在去年的高管层调整中,多媒体事业本部总裁史万文、通讯事业本部总裁刘飞以及海外事业本部总裁易春雨以及数码电子事业本部总裁杨伟强均已提为集团副总裁,显然这都是提前为这次集团事业本部裁撤做好了铺垫。 不过,有接近李东生的人士表示,李东生向来习惯于分权,对旗下诸侯的管理细节甚少过问,他看中是诸侯们所能实现业绩,因为权力的下放就是责任与利益的下放。也正是这种“百花齐放”,造就了TCL昔日的繁荣。但是,无论这些诸侯势力如何的膨胀,都离不开李的控制,“就像放风筝一样,无论风筝飞得多高,都得受那根线的牵制,否则是不可能存在的,万明坚就是明证。” 这位人士还对王康平提升之事另有看法,他认为:“王负责的TCL空调、洗衣机、冰箱三块业务虽然快速增长,但是还不足以提升为集团副总裁的资格,只是因为王旗下的家电事业本部的老巢给端了,集团无奈之下的安排,这样做是为了安抚民心。” 国际化的步伐太急 对于TCL集团此次调整,TCL集团总裁李东生也承认是业绩不佳下的“穷则思变”,对TCL的国际化战略也进行了反思。但李东生仍然坚持认为,“国际化战略的选择是正确的。” 家电业一位资深评论人士向记者指出:“TCL的国际化战略方向是对的,但可惜步子迈得太急了。” 他分析,2003年,放眼中国企业,TCL应该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彩电业务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超越原来的老大哥长虹,新切入的手机业务狂飙突进,把称雄中国市场多年的跨国企业打得节节败退,“龙虎计划”业已成形,多元化业务也做得风生水起。面对大好的形势,于是TCL正式吹响了进军国际化的号角,先小试牛刀于施奈德,再大展拳脚于汤姆逊,更一鼓作气拿下阿尔卡特。 这位多年接触TCL的评论人士认为:“简单地说,TCL在这个时候选择开始国际化战略,是认为其经营的两大业务——彩电和手机的国内市场上已经取得了比较稳固的地位。这个稳固的大后方可以给TCL的国际化之旅提供足够的回旋余地,包括不测风险的应对和长时期的亏损。但实际上,自始至终,TCL的利润来源主体只有彩电业务,这也是为什么史万文能够近几年在TCL能够青云直上的原因。”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如果只收购汤姆逊,TCL是有可能将这个包袱化解的,但是李东生太急了,彩电业务还未消化好又买下了另外一个手机业务包袱。“究其原因,还是李东生的理念出了问题,他有一个观点,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且不说这个理念值得商榷,但正是这个理念,才使得TCL陷入泥潭之中。”2005年底,TCL集团旗下的国际电工与智能楼宇两项业务以16.9亿元的高价出售,多个多元化业务并购项目也中止了,为此,他判断,2006年的TCL已经面临命运转折之际。 目前,将责任明确到个人,逐个扭亏为盈成为TCL汤姆逊公司今年最主要的策略。但是,这位人士指出:“我对TTE公司新上任的CEO史万文十分担心,因为导致TTE公司亏损的各个因素在2006年并没有改变,不要说现在的史万文,还是以前的赵忠尧,即使是李东生自己出马也不一定能够摆得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