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胥会云 发自上海
上海市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案件呈高发趋势,去年案发1983起,同比增长1.89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
为了遏制这一趋势,上海将把电力设施保护和反盗窃电能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在
昨天的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焦扬称,上海将完善电力设施保护的立法工作。
除了盗窃、破坏案件,外力损坏电力设施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如野蛮施工、汽车撞杆等事件,2005年共发生300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4万元,损失电量近150万千瓦时。
焦扬称,上海近期将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突出三个重点:一是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加大重点案件的侦破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废旧金属流通环节进行监管,堵塞销赃环节;三是采取强制性处罚措施,防范违章施工、违法乱建等损坏电力设施、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行为。
与此同时,上海正在研究建立和健全四个防范体系,一是由社会各方参与的电力设施保护社会预防体系,二是由公安机关和电力企业合作的政企防范体系,三是由公安、检察、司法部门组成的司法惩治体系,四是由电力企业内部组成的技术防范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