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要闻 > 债券市场 > 正文
 

招商证券短期融资券遭哄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 08:27 中国证券报

  记者 黄宪奇

  昨日,招商证券3亿短期融资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顺利发行,这是即去年年末央行颁布《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来,成功发行的第二只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由于承销团成员认购踊跃,本期短期融资券最终中标价位落在了99.53元的价格投标区间上限,同时其对应的中标利率1.89%也比4月11日发行的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同期限短期融资券低了将近1
6.6个BP。

  安排周密促进发行成功

  在本期短期融资券发行之前,招商证券就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商业银行和货币市场基金等潜在投资者充分进行沟通,详细介绍公司基本情况、拟发行融资券的基本特点等等,并针对主要客户进行了专门的路演活动,以确保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圆满发行成功。

  在本期短期融资券的承销团成员安排上,公司扩大了成员范围,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首次被纳入承销团成员名单,承销团成员的家数也由11家增加为14家。从招标方式安排上看,本期短期融资券虽然也是采用单一价位(荷兰式)中标,但每个标位的最低投标额由1000万降低为500万。并且投标人的最多可投标数目也由25个降至20个。这种安排增加了融资券发行的成功率,并且提高了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据参与投标的市场人士透露,由于本期短期融资券的期限较短,并且又有前次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成功发行的先例,所以,机构认购踊跃,参与投标的14家机构都投满了1.5亿的认购上限,使本期融资券的认购比率达到了7倍。也是在机构的这种哄抢下,本期券商融资券的中标价格被抬到了价格投标区间的上限。

  需求旺盛显示机构流动性管理迫切

  市场对高风险高收益固定收益证券的旺盛需求是本期短期融资券成功发行的根本原因。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在资本充足率的硬约束和外汇占款持续超快增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积聚了极度充裕的流动性。而在当前情况下,银行间市场的短期投资品种包括期限(剩余期限)较短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国债回购、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等。除商业承兑汇票外,其它品种均为国家信用或准国家信用,伴随这些最高级别信用的是较低的收益,商业承兑汇票则由于国家严格控制和非标准化很难满足投资者需求。另外在过量资金的追逐下,目前的短期融资券和央行票据的收益率已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在货币市场基金不断扩容和商业银行日益强化现金管理的大背景下,市场越来越需要券商短期融资券这种高收益(同时伴随高风险)的工具来提高投资组合的整体收益。从本期融资券的收益水平看,1.89%的收益率比当前同期限的央行票据高出将近70个BP。而机构普遍认为本期券商融资券的风险可以忽略,所以对于如此可观的收益当然是趋之若鹜。

  券商短期融资券迎来良好开端

  本周一,央行批准海通证券可分期发行20亿元短期融资券,成为2004年《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发布后,第三家获准发行短期融资券的证券公司。众所周知,融资渠道狭窄已使券商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券商目前无法依靠自身积累实现资金良性循环的情况下,不管是短期资金还是长期资金,券商都急需输血。因此,券商具有较强地发行短期融资券动机。

  近期关于修改《证券法》的呼声再次高涨,其中一大修改重点在于拓宽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以往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委托理财偿还能力问题造成证券公司形象败坏,信用能力遭到质疑。新法框架下券商合法融资渠道一旦拓宽,券商生存环境将得到切实改善,信用体系得以建立,为券商发行短期融资券在法律环境和市场信心上提供支持。既然潜在的需求和供给都存在,那么如何将需求和供给对接、把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就成为短期融资券设计者最需考虑的问题。而国泰君安和招商两家证券公司在短期融资券发行上的勇敢尝试为券商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打开了良好开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