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N记者 杨妮娜 综合报道
2006年3月22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水日”和第十九个“中国水周”。此时此刻水资源又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为保障人民饮水安全,多年来,国家环保总局和全国各级环保部门付出了极大努力,
通过水功能区划、污染源治理、水质监测等手段,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我们的饮水安全仍面临严峻形势,保障饮水安全仍存在法律、体制、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如何培养国人的节水意识?中国水源保护还有哪些问题呢?
节水宣传从孩子做起
“干净的水可以用来做饭、洗澡,洗完米后的水可以用来浇花。”这是泉州市泉港区实验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围在老师的周围讨论水的用处。据老师称,他们安排了以“奇妙的水”为主题的节水环保课,讲解水的用处和节约用水的知识,帮助小朋友树立节水及保护水资源意识和观念,以养成科学用水、文明用水的良好习惯。
根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全球目前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联合国的目标是到2015年把世界上没有饮用水的人口数量减半。
来自美洲、欧洲、非洲、中东和亚太地区的112名孩子,年龄在11到15岁之间,在参加了由第四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儿童水资源论坛后,孩子们各抒己见,在论坛上发表了各自对于水资源、环境保护和医疗卫生方面的看法。
与会者易卜拉辛·阿达穆认为,缺乏安全的水资源正在“毁灭我们的未来”。他说,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评估,世界范围内有4亿儿童缺乏安全的饮用水。
饮用水源保护得到高度重视
“饮用水源保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李建新博士在“大城市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与管理”研讨会上回答有关媒体时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
水源保护尚需“拾遗补阙”
虽然我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总体良好,但饮用水安全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急需加以解决。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应在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开展饮用水安全行动等方面加强工作。
首先,加快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制定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对现行水环境质量及卫生标准的有关部分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开展面向全国重点城市、流域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调查。
其次,研究制定全国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拟组织研究并制定《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建立以规划为龙头的自上而下的饮用水水源保护网络,突出抓重点流域、主要水系、跨行政区域饮用水水源地功能区划和农村地区,国家确定的重要流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的具体内容应纳入其中。
再次,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强化现有的环境执法机构中有关饮用水水源保护监管的手段和队伍建设,逐步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信息系统。卫生、农业、建设、水利等部门应各负其责,切实保证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同时,加大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应拨专门资金,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