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发布会的 AI 悬念:世界将有很多草台班子被摧毁

苹果发布会的 AI 悬念:世界将有很多草台班子被摧毁
2024年06月12日 18:04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尽管许多人认为苹果在大模型AI技术上落后,但作者持有不同观点,毕竟苹果具备了AI to C(从人工智能到消费者)落地的三大要素:场景、变现和利益相关。随着AI技术的发展,许多小型企业和“草台班子”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而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会从中受益。

———— / BEGIN / ———

苹果有AI to C落地的三大要素

一直以来,人们都说苹果在大模型上掉队了。

我对此一直有不同观点,在这里还留有此前的记录。(这是算命先生的套路,留下一些痕迹,回头把蒙准了的翻出来。)看今天凌晨苹果发布会,如我所料,苹果有AI to C的最好场景。

AI to C的落地,需要三个东西:

  1. 场景(和现实应用结合起来);

  2. 变现(让用户有付费的心理账户);

  3. 利益相关(众人拾材火焰高)。

这三个苹果都有了。

开发者在Open AI的平台上很难赚到钱,但在苹果的生态圈可以。

个人用户使用ChatGPT很爽,但没有也能活。

而用起iPhone,那就是结合具体工作和生活场景的刚需,离不开。

各种工作流,AI Agent,苹果都是信手拈来。

现在每次大厂关于AI的发布会,几乎都是警告小公司和创业者:这些事儿你们别干了。

许多低矮的果实,创新的探索,苹果都静悄悄地收入囊中。

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未来在AI领域的开发,可能依然要基于大的生态系统。

但是AI本身的特点,可能会令这类生态系统远没有以前那么宽阔和包容。

原来这个世界允许许多草台班子存在,并且的确存在的冗余。

未来也许不同了。

AI to C 必须是“个人AI”

高质量的AI回答,需要更多的个人信息。这一点,谁能和苹果比?

你的聊天,信息,查地图,购物,所有的个人信息都将为你的个人AI服务于你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一个人再聪明,不懂你,也很难做到和你贴心。~这也有点儿像To B 领域私有大模型的RAG。

当然,个人AI的前提是隐私,这一点,苹果一直是重中之重。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苹果对待AI的态度。

一方面,苹果完全去除了AI的宏大叙事,而是以客户的重要性需求和可感知价值为先,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另一方面,苹果在最底层~神经网络芯片等方面早有布局。

能够同时做到以上两点的,地球上目前依然只有苹果这家公司。

库克在回忆乔布斯时,说他在自己心里深深融入了苹果的DNA:

  1. 追求创新和简单:如果你从宏观层面考虑斯蒂夫所坚持的东西,他坚持创新,追求简单而非复杂。

  2. 只做能控制优势的事情:他知道苹果应该只进入那些能掌控核心技术的领域。

  3. 只做最好的产品:我们依然非常相信追求完美,只做最好的产品。

“人机接口”的耦合

再进一步,苹果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iPhone是一个什么产品?

想回答“iPhone还能火多久”,先要知道iPhone为什么火。

A:为什么我们离不开智能手机?

因为人类正处于一场“数字化殖民”的浪潮当中,智能手机就是商船。

我们正在从物理世界搬迁至数字世界,商业领域的权力因此发生转移,海外及中国最厉害的公司,基本上都是“数字化殖民公司”。

智能手机,就是大航海时代穿梭于旧大陆和新大陆之间的商船。

我将苹果公司成为数字航海时代的“摆渡者”。

而iPhone就是这艘船。

我们只要拿出iPhone,就能瞬间从物理世界进入数字世界。

那么,安卓手机不也是船吗?区别在哪儿?

B:为什么iPhone在智能手机里一枝独秀?

因为苹果通过提供“人机耦合”的最佳体验,成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的收费站。

前段时间马斯克的“脑机接口”热闹了一阵子,但你想过没,智能手机早就已经是一种非介入的“脑机接口”了。

因为:智能手机如同你我的一个“器官”,把我们和数字世界紧密地接在了一起。

既然是外挂器官,最重要的,就是耦合。我们总说iPhone丝滑,这是软硬件方面一体开发的优势。

本质上,是让我们几乎意识不到iPhone是个不是我们器官的玩意儿。

丝滑的另外一方面,则是整个数字生态系统。

iPhone不仅是我们从物理世界进入数字世界的入口,也是我们在数字世界穿行的护照。

所以,从手机到电脑(平板),再到云,再到各种应用,iPhone与数字生态系统的耦合也是领先的。

丝滑的第三点,是硅基与碳基结合的丝滑。

我们老说碳基生物和硅基生物的结合,其实是说神经网络层面的。

但是碳基生物还有很多感性的、触摸的、审美的、体验的部分,这方面,被苹果牢牢抓住了。

甚至大模型的厂商们,都不得不从苹果的高速公路入口通行。

谁将最先成为“十万亿美元公司”?

将来超越iPhone的,是另外一种提供了在“人机耦合”上更无缝、更顺滑的“脑机接口”产品。

苹果最大的危险,是将来突然有一个东西干掉了iPhone,因为其有更好的摆渡能力,以及更好的耦合体验。

显然,苹果希望是自己干掉自己。Apple Vision Pro 就是这种努力之一。

总体而言,苹果是AI to C的最大受益者。

极有可能,苹果依然是成为十万亿美金级别的最佳候选者之一。

当然,大家目前似乎更看好英伟达。

但是,To B公司的护城河往往不够强。即使英伟达也努力构建了自己的垄断优势。

英伟达在未来几年都会有非常好的现金流。假如英伟达没有有力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涨到十万亿美金。

假如英伟达遇到竞争对手(这块肉太肥了,To B 科技很难实现暴利之下的长期垄断),很可能价值会回归。

以十年为时间尺度,有很大的可能性,竞争对手抢夺了英伟达的肉,又或是AGI的路线发生了某些变动。

这类to B领域的争抢,要比to C领域残酷很多。即使英伟达构建了强大的生态系统,并且有很好的创新文化。

还有一个变量,什么时间发生?

现在,英伟达已经成为某种信仰,作为AI信仰的一部分,所以估值已经有非理性在里面。

然而,非理性极有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直至理性者失去理性。

十万亿美金公司的操盘手,还有一个候选者,那就是不靠谱的马斯克。

他是地球上唯一一个在AI和硬件(能动的硬件,例如机器人,不同于iPhone,其实手机在物理意义上和人没有交互)都有所作为的人。

但是他干的事情太多了,至少目前看对Tesla的股东也不够专一。

当然,别忘了,还有微软。

国内的公司,毫无疑问,AI to C的最大受益者是腾讯。

微信就像是一个某些方面更强大的iOS。

微信也具备了我说的AI to C落地的三个要素:场景、变现和利益相关。

说回来,除了买这几家公司的股票,我们还能干啥呢?

英伟达、苹果、微软,股价都快涨到天上去了。–虽然一年前股价只有几分之一的时候大多数人也这么想。

腾讯还是不错的,也不算贵,只是……

只是我并不是投资专家,所以以上仅为探讨聊天而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将有很多草台班子被摧毁

对于个体而言,AI正在势不可挡地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但这不是一个看起来对小公司很友好的趋势。

也许对于个体,也就是微软所说的那种“一人公司”,会有所帮助。

顺着大平台、大生态,结合碳基生物暂时不可替代的东西,例如社区,例如温度,也许还可以做点儿什么。

但是像移动互联网那种万众创业的局面,将很难重现。

毕竟,这次的AI,指向AGI,通用人工智能。

技术创新实现的价值,包括对存量价值的掠夺,以及增量价值的创造。

但在早期,是摧毁和掠夺。

这个世界,未来几年,将有许多草台班子被摧毁。

否则,那些十万亿美元的公司,钱从哪儿来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