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或正酝酿大变局 业内呼唤“破茧成蝶”

光伏行业或正酝酿大变局 业内呼唤“破茧成蝶”
2024年06月12日 02:00 上海证券报
  
  第十七届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现场

  ◎记者 陈其珏 夏子航 王玉晴

  一年一度的光伏行业盛会——“SNEC 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6月11日开幕。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大会的举办地从之前连续16年办展的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首次搬到上海市最大的展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背后折射的是整个光伏行业快速扩容的需要,以及从业者地位不断提升的现状。

  此次大会同样折射出经历阵痛的光伏人对行业“破茧成蝶”的期待和希冀。多位行业领军人物呼吁: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光伏业大变局时代来临前的预演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SNEC光储氢产业联盟联席主席朱共山在主题演讲时表示,光伏产业正在变化中持续重塑新格局,例如在材料与制造端,大基地替代小基地,低能耗替代高能耗,高端智慧制造替代常规制造,曾经百花齐放的技术路线转为N型技术一统天下。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处在阵痛中‘破茧成蝶’的重要转换期。行业正在经历的不是以往三五年一轮的周期性迭代,而是光伏业大变局时代来临之前的一场预演。”朱共山说。

  他认为,中国光伏业亟待进行以提高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门槛为主要手段的结构性调控。社会周期、金融周期、技术周期三重周期,推动中国光伏淬炼穿越周期的新力量,进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主流技术颠覆性更新、发展范式持续优化的新时代。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要破解中国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共建健康有序的行业新生态,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此,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各方要下定决心破除行业无序竞争的乱象。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史玉波在致辞时表示,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技术上的挑战,虽然光伏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要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还要在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系统集成等方面不断创新;二是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挑战,不同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存在差异,需要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三是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挑战,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创新成关键力量

  破解行业内卷,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唯有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创新,才能带来产业上限拓展和内卷生态改善。”朱共山表示,目前,光伏产业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光伏技术革命性突破窗口期来临,正带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同步发生。

  近年来,以硅料端的FBR颗粒硅,电池环节的TOPCon、HJT、XBC/GBC等N型主流技术为代表,光伏产业迎来科技、管理和碳链等环节的新一轮助推力量,催生了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强发电可靠性以及更加绿色低碳的光伏产品。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光伏迎来技术临界变革新范式,重要角色之一就是钙钛矿。2024年下半年,随着相关吉瓦级项目投产倒计时,钙钛矿即将实现‘从0到1’的关键一跃。”朱共山介绍,以吉瓦级量产线贯通为标志,我国钙钛矿将打破高效率、大面积和长寿命的“不可能三角”,为全球第三代光伏技术呈现具象化的样本。

  在朱共山看来,晶硅叠层组件是钙钛矿商用的第一步和突破口。钙钛矿与晶硅技术不是“零和博弈”,而将是一场深度相拥。钙钛矿灵活的可调性与适配度,决定了它可以与HJT、TOPCon等自由组合,晶硅叠层效率未来有望提升到35%至40%以上,带动光伏度电成本从平价到低价,从低价再到以分为计算单位的超低价时代。

  “眼下,光伏产业更要全力鼓励技术创新。”高纪凡认为,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他看来,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关键成果和重要无形资产,应该加强光伏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如果知识产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大行其道,就不可能走出以创新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高纪凡说。

  高纪凡建议,产学研要协同创新,上下游要协同发展,共建光伏行业协同发展新生态。“把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和全国的科研机构开放合作,推动共建光伏制造业产业创新中心。”

  新型电力系统改革亟待跟上步伐

  “光伏将深度嵌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形成电网互济、源网荷储平衡发展、光储氢醇氨、光储充换算检云一体化的耦合新路径。”朱共山还发表了其对光伏产业新格局的三大研判,其中光伏深度嵌入新型电力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注意到,今年SNEC大会上,“新型电力系统”的讨论热度比去年明显提升。一方面,随着光伏装机量的快速提升,原有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消纳的限制性越发明显;另一方面,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又为光伏产业开启了诸多机遇。

  高纪凡在“第十七届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环节中表示,光伏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还要做好三方面重点工作,其一就是光伏、储能与电网的一体化设计。目前,不少区域成为分布式光伏的“红区”,在这些地区,光伏发电相比电网的容纳量而言太多,因而无法接入。

  “这是光伏和电网的时间、空间匹配性问题,未来需要光、储与整个电网系统一体化设计,构建更加友好的可再生能源体系。简单来说,如果以后光伏、储能搭配,能够构成一个可以24小时发电、甚至可以三天发电的系统,并且价格比火电更便宜,那么新能源就可以发挥类似火电的作用。”高纪凡说。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也在对话环节中表示,光伏未来需求非常巨大,不过目前面临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未来均可以解决,“我对光伏成为未来能源的主力担当是有信心的”。

  光伏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带来哪些产业机遇?朱共山提出了多项具有前景的产业组合。他表示,“光伏发电+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深度调峰+CCUS碳捕集”,可实现减碳、增产、强网、稳电一体化。“沙戈荒风光储氢氨醇大基地+防沙治沙+特高压通道外送+零碳工业就近消纳”,可为“四新一强”的新型能源体系探索路径。此外,以Open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启“万象新生”,也催生了巨大的能源需求。预计到2030年,算力将消耗全球五分之一的电力。针对此需求,可以“硅基光伏搭配锂基储能”替代“传统UPS+柴油发电机”,实现数据中心的绿色化,为光储开辟新的增长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