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重磅数据来了!社融规模增2.43万亿,M2增速再创新高,新增信贷回暖

8月重磅数据来了!社融规模增2.43万亿,M2增速再创新高,新增信贷回暖
2022年09月10日 00:01 券商中国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图源:图虫创意

  9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390亿元。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571亿元。总体来看,8月份新增信贷数据回暖,尤其是企业融资需求有所回升。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又创今年以来同比增速新高, 目前M2已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

  专家指出,8月新增信贷结构主要呈现“企业强居民弱”的特点。8月楼市仍处筑底复苏阶段,拖累居民中长期贷款。而企业中长期贷款显著回暖,体现企业投资意愿以及扩大生产信心的恢复。相信在经济修复和政策发力作用下,9月金融数据会进一步回暖,其中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有望由降转升。接下来宏观政策将在提振信贷需求方面持续加码,包括财政贴息等在内的政策工具都有较大空间。

  “企业强居民弱”,8月新增信贷规模回暖

  8月份,新增信贷规模由7月的同比少增4042亿元转为同比多增390亿元。其中,8月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的显著回升受到专家普遍关注。

  新增信贷数据分结构看,8月住户贷款增加458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2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65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75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353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9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25亿元。

  光大证券(维权)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指出,8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7353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41%。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的增量体现了企业的投资意愿以及扩大生产的信心,这对于稳住经济大盘至关重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8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主要原因是“准财政”工具快速落地等对基建配套融资需求起到较强提振作用;但受楼市低迷影响,居民贷款表现仍欠佳,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继续大幅少增,这也是当月贷款总量同比仅实现小幅多增的主要拖累。

  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仍呈现同比少增态势,同比少增规模从7月的3191亿元进一步增加至5571亿元。

  从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细分项目看,此前作为社融增量主要贡献项的人民币贷款较7月有显著回升,但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进一步缩量。数据显示,8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3万亿元,前值为4088亿元,同比多增63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045亿元,前值为3998亿元,同比少6693亿元。

  王青认为,8月社融增量同比大幅少增,主要受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以及外币贷款拖累。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变化所致,并不代表宽信用取向逆转。后期加发专项债有望启动,专项债发行对社融的拖累效应会有所减轻。

  “本阶段应相对弱化对于社融的关注,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于信贷增长总量和结构的分析上。”张旭表示,本阶段的社融不太能精确反映出实体经济所获得的资金规模。比如,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快速有效疏通项目资本金堵点的实招好招,体现了金融部门对于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但其规模现在未体现在社融中。

  经济恢复基础还需加力巩固

  整体来看,8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仍保持在10%以上,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保持较大支持力度。自4月以来,M2同比增速分达到10.5%、11.1%、11.4%、12%、12.2%,不断突破今年新高。

  另一方面,8月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说明企业经营和投资活动仍待进一步修复。8月份,M1与M2增速差距也有所拉大。

  实际上,为应对此前7月份新增信贷、社融增量数据出现的超预期下滑。人民银行在8月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稳住经济大盘。8月1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8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非对称下降,1年期LPR报价下降5个基点,5年期LPR报价下降15个基点。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9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人民银行将争分夺秒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包括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突出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支持。

  刘国强还表示,央行将进一步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性作用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到贷款端,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的成本。

  王青认为,下一步为有效激发实体经济贷款需求,政策面或将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有效传导,重点是引导LPR报价下调,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其中,持续下调5年期LPR报价是推动楼市企稳回暖,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修复的关键。其次是督促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尽快落实,支持基建投资提速。此外,还可以充分挖掘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潜力,加快相关贷款投放,推动信贷总量增长。财政政策在提振信贷需求方面也将发挥积极作用,包括财政贴息等在内的政策工具都有较大空间。

责编:汪云鹏责编:汪云鹏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桐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15 信科移动 688387 --
  • 09-14 森鹰窗业 301227 --
  • 09-14 邦彦技术 688132 --
  • 09-13 众诚科技 835207 7
  • 09-13 中纺标 873122 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