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名师姜鹏:解读《资治通鉴》,从帝王成败到普通人的处事准则

百家讲坛名师姜鹏:解读《资治通鉴》,从帝王成败到普通人的处事准则
2024年06月06日 13:55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正和岛

转型成功的帝王代表

先说转型成功的开国君主,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其典型代表。《资治通鉴》从第38卷开始记载刘秀的事迹。消灭王莽、平定割据、建立东汉的过程中,刘秀在用人、谋略,以及他自身的为人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如果写一本常规的刘秀传记,一定会突出他的这段经历。但《资治通鉴》对刘秀的关注重点却不在这里。

《资治通鉴》的关注点在哪里呢?

公元25年的夏天,刘秀称帝。秋天,刘秀求访到一位名叫卓茂的长者。卓茂早年曾担任过县令一类级别不高的官职,但这个人有一项独特的优点:为人朴实忠厚,待人宽厚仁爱。卓茂任职之处,社会风气都很好。刘秀听说后就找到他,任命他为太傅,并封他为“褒德侯”。

卓茂虽然有值得人们敬重的品格,但从影响力来说,并不算一个声名显赫的人。与刘秀消灭王莽、建立东汉比起来,只能算小人物、小事件。况且刘秀登基的时候,卓茂已年逾七十,休养在家。但刘秀一朝得知了卓茂的品行,马上给予他极高的礼遇。从中固然可以看出刘秀对于道德风化的重视,然而一般人看这段历史,不会把它作为刘秀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来对待。

显然司马光不是一般人。司马光不仅认为这是刘秀一生中最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并且把它拔高到影响整个东汉王朝命运的高度。在讲述完刘秀任命卓茂之后,司马光有这样一段评论:

光武即位之初,群雄竞逐,四海鼎沸,彼摧坚陷敌之人,权略诡辩之士,方见重于世,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拔于草莱之中,置诸群公之首,宜其光复旧物,享祚久长,盖由知所先务而得其本原故也。

电视剧《长歌行》中的主角刘秀剧照(演员袁弘 饰)【图源网络】

电视剧《长歌行》中的主角刘秀剧照(演员袁弘 饰)

【图源网络】

诚如司马光在评论中所说,刘秀刚登基时,天下并不太平,国家也仍未统一,仍有不少割据势力对皇位虎视眈眈。在这种形势下,见重于世的必然是那些敢于冲锋陷阵的猛将,和懂得机诈权谋的谋士。卓茂显然既不是猛将也不是谋士,他的忠厚在残酷的战争中体现不出价值。但战争总要结束,国家必然要慢慢走向稳定,需要治理。如果能看到这一点,就能看到卓茂的价值。卓茂的长处正是能用温和有效的方式把老百姓管理好。

司马光从这件事中看到,刘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就能认准进入和平建设年代之后最重要的是什么,并能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一个开国皇帝要成功转型,这是必备的素质。

转型失败的帝王代表

转型失败的开国君主,则以梁武帝萧衍为例。萧衍的前半生非常精彩,也非常成功。壮年时期,他有谋略、胆识,以及很强的政治领导能力、高超(金麒麟分析师)的军事指挥能力。所以他能建立梁朝,成为一代雄主。但他的晚年却非常凄惨,这样一位不可一世的大英雄,竟然被活活饿死。这种死法,和他早年的光辉形象很不匹配。梁武帝为什么会失败,可以分析出很多原因,但《资治通鉴》特别强调了一件事,值得我们注意。

545 年,这是梁武帝称帝之后的第44年。经过这些年的治理,国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一位叫贺琛的大臣向梁武帝指出,目前存在四种不利于国家治理的不良现象。贺琛的意见不仅切中时弊,其中建议遏制官员贪腐奢侈,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两点,更具有长期的历史价值。作为君主,本应虚心听纳。但梁武帝看完贺琛奏章后的态度却是出人意料的“大怒”。他指责贺琛说话遮遮掩掩,没有确指。此外,梁武帝怀疑贺琛对浮华奢侈的批评针对他本人,于是作出重点回应:

其一,自己“绝房事三十余年”,三十多年没过性生活了,平时居处不过一张床,毫无奢华装饰;

其二,自己平时不仅吃素,而且每天只吃一餐,以前腰围十尺,瘦到现在只剩二尺,“旧带犹存,非为妄说”。

至于说官员奢侈浪费,这也不能挨家挨户去搜查制止。

电视剧《琅琊榜》中梁帝的原型,即为历史上的梁武帝

梁帝剧照(演员丁勇岱 饰)【图源网络】

梁武帝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提意见的人,不是一位优秀君主该有的表现,举出自己三十多年不过性生活作为拒谏的理由,更是滑稽可笑。作为一名君主,在对待意见时,即便提意见的人有些偏激,也应该与他沟通商谈,而不是把提意见的门给堵住,更不应该刁难提意见的人,否则谁还会来为国家建设贡献智慧。

那么司马光怎么看待梁武帝拒谏事件?司马光对该事件评论中的第一句话,可以说是给后世那些不喜欢听意见的皇帝当头一棒:“梁高祖之不终也,宜哉!”司马光说,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梁武帝之所以不得善终,是有道理的。

自以蔬食之俭为盛德,日昃之勤为至治,君道已备,无复可加……由是奸佞居前而不见,大谋颠错而不知。

自以为平日素食节俭,就是君主的盛德,沾沾自喜,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其结果就是国家大政方针发生严重的方向性错误而不知,最终身死国灭,为千古贻笑。

司马光把拒谏的行为和梁武帝最终的失败直接挂钩,强调皇帝或领导者必须虚心接纳意见。表彰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资治通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司马光看来,皇帝只不过占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就其本人而言,也和普通人一样,不会全知全能,所以必然有愚暗的一面,也必然会犯错误。这就需要君主及时地、广泛地和大臣以及其他睿智之士作充分的意见沟通,弥补自身的不足,以避免或纠正偏差与错误。

用现代人的视角看《资治通鉴》

今天的人们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没有帝王,也没有士大夫了,那还有学习《资治通鉴》的必要吗?当然有。不管时代怎样变化,社会治理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抛开帝王和士大夫这类特殊的个人身份,今天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仍然能从《资治通鉴》中汲取丰富的经世智慧。

很多读者知道《资治通鉴》是一部皇帝教科书,以记录、分析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人物、政治事件为核心,便想当然地认为,一部以讲述政治为主要内容、培养帝王为主要目的的书,必然是一部阴谋教科书。但事实上,《资治通鉴》是一部历史教科书,是一部政治教科书,绝不是阴谋教科书。只要仔细、深入地研读过这部书,就会知道,司马光可能不具备许多现代人的先进理念,但在当时条件下,对于如何引导皇帝来合理治理国家,司马光已经做到最好了。《资治通鉴》是一部教皇帝如何当皇帝的书,却是从批评皇帝开始的,正是在司马光对他们的一针见血的批评中,我们能读出他苦心孤诣提炼的治理准则与为人之道。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刘秀 资治通鉴 姜鹏 东汉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