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龙股份将卖掉第二张券商牌照,其金融版图将成“过去式”

锦龙股份将卖掉第二张券商牌照,其金融版图将成“过去式”
2024年06月06日 07:30 券商中国

  原标题:《这家A股公司,将卖掉第二张券商牌照》

  金控之路幻灭。

  继半年前锦龙股份公告“出手”参股子公司东莞证券股权后,6月5日,锦龙股份再度释放重磅信息,称计划“清仓”控股子公司中山证券股权。

  十年前意欲做大金融版图的杨志茂(锦龙股份实际控制人),可能不会想到十年后接连“卖子”的局面。券商牌照曾是杨志茂的“心头好”,为此他一度与东莞国资委争夺东莞证券控股权,在失败后又火速转头收购中山证券多数股权,“入主”至今,持有两家券商股权超过十年。

  除券商牌照外,杨志茂还通过锦龙股份等参股地方银行、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由其打造的民营小型金控平台雏形初现。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及监管环境变化,近年来上述部分金融牌照被锦龙股份陆续转让。

  有接近中山证券的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此次锦龙股份转让中山证券股权,主要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部分退出金融行业,未来专注实体经济。

  就在4月,锦龙股份已布局另一赛道——智能算力中心,彼时该公司表示,此举是为了推动业务逐步转型,提升未来的营收能力和盈利能力。

  锦龙缘何接连卖券商牌照

  距离5月30日中山证券乔迁新址不到一周时间,锦龙股份公告“卖子”,计划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所持有的中山证券全部股权,合计12.06亿股,持股比例67.78%。

  这对上述两家企业而言,既是告别旧时代,也将迎接新开始。

  锦龙股份表示,转让中山证券股权是为了加大资金回笼规模,加快推进公司业务转型,从而为公司向实体经济转型和拓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有利条件。

  回顾近年来金融监管政策变迁,可以看到,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下,部分中小券商的第一大股东是否适格,已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

  早在2019年,证监会为规范券商股东行为,首次出台《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及其配套规定。该规定修订后,称如果券商从事的业务具有显著杠杆性质,且多项业务之间存在交叉风险的,其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应当符合“最近3年规模、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居于行业前列”“总资产不低于500亿元,净资产不低于200亿元”“核心主业突出,主营业务最近5年持续盈利”等硬性门槛。

  以锦龙股份为例,其2023年末资产总额不到200亿元,且规模、收入等指标并非行业前列。为此,锦龙股份从2020年至今曾发起多次定增,旨在提升资产规模,逐步满足作为综合类券商控股股东的资产规模等资质条件,然而上述定增尝试都没有下文。

  去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定调,除了“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也要“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

  除了收紧准入门槛以外,券商股东还被监管层提出要站在宏观大局上,践行金融为民的使命。

  今年3月证监会出台《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其中提到,“正确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关系,引导股东单位在机构经营考核中显著加大功能性考核的权重”。又如,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意见》强调“要压实行业机构及股东主体责任”。

  此外,从股东投资回报角度来看,中山证券近年来盈利规模呈现震荡下行,对锦龙股份收入形成拖累。

  财报数据显示,中山证券2015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6亿元、3.50亿元、1.34亿元、0.68亿元、2.32亿元、2.51亿元、-0.53亿元、-1.80亿元、-9110.14万元。近三年来中山证券持续亏损,究其原因,既有难以摆脱“看天吃饭”窘境的行业因素,也有受到头部效应加剧的叠加影响,而更重要的是该券商此前收到罚单导致部分业务暂停。

  根据未经审计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31日,中山证券总资产为185.76亿元,净资产为53.51亿元;2024年1—5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实现净利润2853.61万元。

  立足当下,从股东适格性、投资回报率、对券商的支持力及协同力等维度来看,民营股东需要重新审视持股证券公司“值不值”。

  谈及中山证券股权转让事宜,锦龙股份6月5日表示,接下来将开展本次股权交易的审计、评估和尽调工作。待相关工作完成后,公司董事会将审议确定本次交易的交易条件、转让底价等事项;在该等事项确定后,标的股权将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转让。

  金融版图将成“过去式”

  随着锦龙股份即将“脱手”持有逾十年的券商牌照,其金控版图基本覆没。

  2000年广东本土商人杨志茂收购锦龙股份,公司业务逐步从纺织业务向自来水业务和房地产业务过渡,2007年起锦龙股份逐步剥离房地产业务,通过收购证券公司股权的方式介入金融业务。

  从后来的资本运作来看,杨志茂以锦龙股份为平台进行综合金融投资,陆续成为多个金融机构的股东。

  2007年锦龙股份入股东莞证券,曾计划在2012年通过定增进一步拿下控股权,然而东莞国资委不愿放弃,双方控股权之争一度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随后杨志茂立马把视野转向中山证券,在2013年迅速收购多数股权,最终成为中山证券的控股股东。不过,东莞证券招股书显示,锦龙股份仍然是东莞证券的单一第一大股东。

  在杨志茂的金融版图中,锦龙股份还参股广东清远农村商业银行、东莞农商行、华联期货;中山证券持有上海大陆期货公司、益民基金管理公司股权。

  不过,近年来锦龙股份开始陆续出售上述的部分金融牌照。2019年8月锦龙股份公告称,将所持有的东莞农商行全部股权予以转让,转让价款2.31亿元。同年,中山证券退出益民基金股东序列。2021年锦龙股份将所持华联期货股权全部转让给东莞金融控股集团。

  在2023年以前杨志茂一直未“放手”券商牌照。东莞证券IPO事项一度被市场视为对锦龙股份的重大利好,其持有的东莞证券股份有望大幅增值。然而随着IPO监管环境变化,东莞证券IPO审核未有最新进展。

  2023年底,事情有了不同的转向。在持有东莞证券股权逾十五年后,锦龙股份筹划转让东莞证券至多6亿股。彼时公司表示,此举为了降低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改善公司的现金流和经营状况。如今,控股券商中山证券也被出售。

  另一出路是什么?

  在放弃金融主业后,锦龙股份未来有何打算,受到市场关注。与此同时,公司如何破解退市危机,也是投资者关心的话题。

  根据今年4月30日新出炉的《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如果出现“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情形的,交易所将对其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年报显示,2023年锦龙股份营收近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4亿元。

  上述出售券商股权事项若在今年内完成,或对锦龙股份业绩恢复有一定帮助。值得注意的是,锦龙股份正在布局另一赛道。

  锦龙股份于2024年4月曾宣称要“业务转型”,具体是指“智能算力中心”赛道。

  据悉,锦龙股份与广州赛富建鑫中小企业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九章云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关于智算中心投资建设之合作意向协议》,拟成立项目公司在广东地区合作开展智算中心建设及运营业务。

  目前,第一期项目正在推进中。据公告,第一期项目投资规模约1.03亿元,拟建设以31台8卡服务器为核心的算力单元。目标完成时间为2024年7月底完成点亮;8月进入对外销售阶段。

  根据第一期投资项目测算表,在五年运营期内,项目公司预计第一年销售收入约3124万元,净利润约315万;第二年至第五年平均每年销售收入约3515万元,平均每年净利润约559万;内部报酬率约为7.59%。

  在锦龙股份看来,本次投资目的是为推动公司业务逐步转型,提升公司未来的营收能力和盈利能力,为公司及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责编:战术恒

  校对:李凌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尉旖涵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