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环境下的银行业挑战与应对

2024年06月05日20:32    作者:cf40  

  意见领袖 | CF40

  近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就“低利率环境下的银行业挑战”举行内部研讨会。

  与会专家认为,低利率环境或将持续较长时间。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业发展将在盈利增长、结构优化、资本补充及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面临挑战。日本、德国银行业应对低利率的经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银行业的特殊性。

  与会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在平衡好守住风险底线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基础上,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负债成本有序下降。同时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银行风险防御能力。商业银行应对未来形势做出充分估计并做好预案,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降本增效。

  * 本文隶属CF40成果简报系列。执笔人为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青年研究员钟益。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近几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持续提升,中国利率中枢持续回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明显下调,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减负的作用逐步显现。与此同时,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指标的长期利率在2024年创下了历史新低。

  与会专家认为,低利率环境或将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利率上行的支撑不足。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略高于市场预期。而一季度CPI同比持平,4月CPI同比上涨0.3%,表明需求总体偏弱。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业发展将面临五方面挑战:

  第一,净息差收窄至盈亏平衡点,非息收入仍然支撑不足,银行盈利增长压力突出。2023年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0家营收负增长,较2020年增加17家。42家A股上市银行贷款收益率较疫情前下降44个基点,存款付息率上升14个基点。2024年一季度,银行业净息差降至1.54%,大型银行的净息差已经低于1.5%的盈亏平衡点。但非息收入支撑依然不足。2023年银行业非息收入占比19.9%,连续3年低于20%。

  第二,银行成本压缩面临一些硬性约束。信用成本、人力成本、网点支出、科技投入等刚性支出占比较高。一是信用成本主要用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压降空间较小。二是60%的业务及管理费用支出与社会责任履行相关,包括职工薪酬与福利支出等。三是自有及租赁建筑物费用支出为固定费用。四是金融科技支出近年来快速上升。2023年国有大行金融科技投入平均223亿元,较2019年增长75.8%,股份行平均80亿元,较2019年增长67.3%。

  第三,多目标要求下,商业银行需要在资产规模增长、结构优化、效益实现上取得平衡。一是需要平衡好功能性与盈利性。地方债务、房地产相关部分资产进入低收益、长期限通道,长期占用资本和信贷资源,挤压结构调整空间。二是需要平衡好结构调整与监管要求,包括落实资本新规、落实货币信贷调控要求等。三是市场竞争加剧,需要银行平衡好业务发展与收益稳定。优质资产竞争激烈,新投贷款利率下降,股份行贷款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债券配置需求抬升,收益率持续走低。

  第四,资本补充内外承压。为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满足监管要求,银行仍然面临资本金补充压力。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家大行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还需要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要求。据估算,2024年的TLAC缺口约1万亿元,到2028年累积缺口约4.5万亿元。从资本补充渠道看,一方面,银行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资本内生积累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在破净情况下,上市银行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补充受阻。

  第五,风险管理难度上升。一方面,房地产、零售贷款等部分领域风险上升。另一方面,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类型更趋多样,例如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集中度风险等,风险的复杂性和传染性上升。低利率推升长期限资产配置需求,存在流动性和市场风险隐患。2024年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20-30年期债券成交8.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5倍。

  借鉴国外低利率应对经验

  需注意我国银行业特殊性

  日本和德国均经历过较长低利率时期。

  日本银行业的应对模式:一是发展海外业务。大型城市银行借助海外市场发力早、布局完善、地缘政治友好优势,大力发展海外业务,享受全球化发展红利。过去25年,银行业海外证券投资占比翻了3倍。二是加快并购重组。2001年以来,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量由1.5万家左右减少至1.3万家左右,降低经营成本。

  德国银行业的应对模式:一是推进混业经营。非息收入占比从1994年24.5%提升至2022年41.5%。二是提高活期存款占比,降低负债成本。银行业新增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一度高达98.67%。三是银行间错位经营。形成由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社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三支柱”稳定格局,减少同业竞争。

  与会专家表示,日本、德国的经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国银行业的特殊情况:一是我国银行贷款事实上承担了部分政策性功能;二是受居民投资偏好变化、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银行减费让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非息收入可能难以弥补利息收入的缺口;三是从现有的金融综合经营和银行海外拓展情况看,以混业经营和扩大海外业务来弥补利息收入缺口存在难度。此外,日本银行业在低利率环境中经历了大范围、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我国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同时需要明确的是,低利率并不一定意味着银行净息差收窄,银行净息差收窄也受到存贷款利率调整不同步的影响。例如,2010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中,美国银行业的净息差都保持在3%以上。即使在2020年,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至0-0.25%,美国银行业的净息差也在2.5%附近。与美国仅有一个基准利率不同,我国利率体系中政策利率较多,银行的贷款端以LPR为贷款利率定价的参考基准,存款端参考利率水平由行业自律组织决定,存款端与贷款端的利率决定不挂钩。

  对策建议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对未来形势做出充分估计并做好预案,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以实现成本效益。

  一方面,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避免在存贷款领域过度竞争或恶性竞争,警惕拉长资产端久期的可持续性和风险。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的极端案例表明,不能一味将拉长资产久期作为应对低利率的“神药”。

  另一方面,积极降本增效,包括合理控制风险成本、适度管控人力成本、有效压降网点成本、优化金融科技投入等。

  对于有关部门而言,第一,要平衡好守住风险底线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第二,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负债成本有序下降。第三,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银行风险防御能力——

  可考虑以下方面:一是降低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永续债的风险权重,支持银行业永续债续发。二是适度放宽增资扩股发行价格监管,扩大对银行战略投资者的认定范围。三是加大核心一级资本工具政策创新。四是可考虑在超长期国债资金用途中增加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针对系统重要性银行、重点区域金融机构进行差异化资本补充。

  来源: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定位为“平台+实体”新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