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曾经的“中国之光”方正集团,如今为何黯然失色走向破产重整? 来源:网易
近日,有消息称方正集团及其四家子公司“资产出售式”合并重整方案表决通过,“接盘”的是中国平安。
据了解,方正集团旗下曾有400多家公司,其中方正科技、北大资源、方正控股、中国高科、北大医药、方正证券等六家是上市公司。截止2018年底,方正集团总资产3606亿元,净资产655亿元。但截至2019年12月,方正集团本部负债高达700亿元,整个北大方正总负债 3030 亿元,资产负债率 83%左右,出现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 2020年2月14日,北京银行申请对方正集团进行破产重组,曾经的“中国之光”走下神坛。
方正集团为何会走上破产重组之路?
1.暗箱操作致使改制不彻底
方正集团的前身为北大创办的“校企”,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70%,原管理层持有的北京招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0%。早在15年前管理层就以抽屉协议方式,通过其控制的两家公司协议受让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的70%股权中的一半,即管理层实际合计持有方正集团65%的股权。十几年来,方正集团名义上是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控股70%的国有控股企业,但实际上原管理层以持有65%股权来实质性控制和管理公司。
2.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方正集团拥有国企和名校的双重背景,一方面以国有的面目获得了更多的融资和项目机会,另一方面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2001年,李友带着“凯地系”资本入驻方正集团,大量地任用自己的亲友为高管,此后李友团队通过内幕交易以4480 万元低价拿下了方正集团 30%的股权,一跃增值至12亿元。此后还出现“抢公章”、法院分股权归属、被称为字体界的“视觉中国”等事件,其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泛滥等问题严峻。
3.核心技术被抛弃
2002年方正集团开始从IT技术公司向金融公司转型,开启多元化发展的买买买之路,逐渐变成了一个涉足信息技术、金融、房地产、医药等诸多领域的庞然大物。虽然靠着这些公司拥有很高的营收数额,但却忽视了这些公司带来的巨大负债。与此同时,方正集团的管理层忽视了,当一家以技术为立身之本的公司,抛弃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优势,走资本扩张的道路时,隐患也就此埋下了。
总的来说,方正集团没有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目标,把握好企业发展方向,搭建起适宜的股权架构,也没有引入相关监督和制约机制,才导致内部人控制、隐形持股、暗箱改制、影子企业众多、关联交易泛滥、内外部公司人格混同等重大治理失衡情况。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