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采A股效应边际递减:3年3轮砸实医药板块黄金坑

药品集采A股效应边际递减:3年3轮砸实医药板块黄金坑
2020年08月19日 00:14 证券日报

  2020“银华基金杯”新浪银行理财师大赛,火热报名中。即日起至9月7日,报名参赛将免费领取管清友、罗元裳、陈凯丰、简七等多位大咖,总价值逾700元的精品课程礼包。【点击领取】

《交易日财经早报》已更新,增量资金不减,哪些板块最受资金青睐?题材炒作盛行,哪些概念持续活跃?具体内容请听早报本日解读。

  本报记者闫立良见习记者郭冀川

  8月20日,第三轮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将在上海开标。此轮采购品种进一步扩大,涉及品种达56个,数量接近前两次集采中选品种的总和。

  伴随第三轮集采启动,药品市场势必迎来新一轮洗牌。此番集采对A股市场医药板块的“冲击”究竟有多大,再次牵动投资者目光。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但我国的仿制药却十分昂贵。其中原因很多,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医疗体制让药企太舒服,尤其是中小药企,靠着一两款仿制药就能抢一份市场蛋糕。”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集采就是逼迫药企走出舒适区,直面市场竞争。

  药品集采可以理解为公立医院组织的一场大型药品“团购”,明确采购量,低价者中标,通过企业间的市场化竞价,起到以量换价的作用,降低采购药品的价格。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在每轮集采之前,医药股往往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但随着药企强大韧性的不断释放,集采“A股效应”边际递减,医药股集采“黄金坑”正越来越小。

  第一轮集采:

  医药板块砸出36.79%的“黄金坑”

  “以治疗乙肝的药物恩替卡韦为例,0.5mg片剂的单片价格从25.04元降至0.62元,若一位乙肝患者一年使用365片,则一年能节约8913.3元。”这是第一轮药品集采实施后,深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算的一笔账。

  作为市场销量近百亿元的药物,正大天晴是最早上市恩替卡韦仿制药的药企,也是首轮集采中选企业。即便目前该药品的单片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但仍有药企进入。今年5月份,东阳光药恩替卡韦仿制药上市申请获批。

  东阳光药销售总监陈燕桂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集采拼的是价格、质量和规模,谁能掌控从药品产业链上游的原料端,到最终药品生产出厂的规模成本,谁才能最终赢得中国仿制药市场,并真正参与国际仿制药竞争。

  史立臣告诉记者,中国各类医药企业超过5000家,但没有可以匹敌医药外企的巨头出现,这是因为中国的医药体制让药企形成了诸侯割据状况,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地盘。一些医药上市公司堪称白马股,业绩稳定利润逐年上升,就是靠着几款仿制药旱涝保收,连研发费用都省了,而集采就是终结这类医药公司不思进取的现状,让药品的价格阳光化、市场化。

  集采对医药公司施加的压力也体现在资本市场上。2018年5月29日,通达信医药板块指数(下同)创出阶段性新高2290.35点,当日收于2178.76点。此后,随着国家首次药品集采的消息不断发酵,该指数一路下行。

  2018年11月15日,上海阳光采购平台发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总共11个城市正式确认实施集采试点。此次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药品共25个品种、32个规格,占到全国药品总量的20%以上。

  虽然体量并不大,但因是开改革先河之举,最终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52%,资本市场对此反映也十分明显。2018年12月6日,首次药品集采的投标谈判在上海举行,当天医药板块指数收于1616.20点,较5月29日下跌25.82%。此后,在19个交易日内不断下跌,于2019年1月4日创出1322.98点的阶段新低,较2018年5月29日下跌36.79%。

  彼时,在首轮集采名单发布后,即便是复星医药恒瑞医药等同时具有仿制、研发实力的药企,股价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整个医药板块充满了悲观情绪。

  华夏幸福研究院医疗研究员王瑞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轮集采对于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一方面,药企没有想到价格会被压得那么低;另一方面,此次采用的是独家中标原则,有的企业没有能够中标,会对业绩带来很大压力。

  集采的影响开始不断显现。2019年3月份起,11个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开始执行集采。在此番集采中,企业虽然通过降价换来了大范围的销售市场,但也出现了降价幅度过大、销售收入受到制约的情况,一场对中标企业控制成本能力的考验也拉开了帷幕。

  这其中有受益者,如科伦药业的药品百洛特,原本该药品销量不高,在集采中标后,迅速覆盖了11个重点城市的200多家三级医院,对整体销售增长促进明显,2019年其销售收入达到3.29亿元,同比增长58.28%。

  而受损者主要是原有市场份额占比较高的企业,其中,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曾占近半的国内市场份额,但由于在集采试点城市药价大幅降低,该药品在2019年销售额锐减。在此后的集采扩面中,广生堂恩替卡韦中标,每粒约合人民币0.275元,经过两轮降价后,恩替卡韦的价格已经与普通的感冒药价格无异。

  王瑞妍说:“集采刚刚启动时,市场对于药企的适应能力心理预期不足,所以医药行业普遍被市场看空。集采实施后,企业积极转型,市场发现集采的内涵不只是降低药价,药企也获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真正实现了以量换价,医药行业的悲观情绪也有了极大缓和。”

  集采扩面:

  医药板块“黄金坑”缩水至19.47%

  2019年1月4日之后,医药板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开始迅速上攻,在当年4月11日,医药板块指数反弹至1978.40点的高点,当日收于1907.38点。但此后该指数震荡调整,于6月6日下跌至1536.08点,较4月11日下跌19.47%;7月2日反弹至1752.45点;8月6日又跌至1595.48点。

  医药板块在2019年的震荡,源于市场对药品集采深化的反应。根据医改政策,在当年9月份,“4+7”集采将迎来扩面,即第一轮25个中标药品品种,将从11个城市扩展至全国公立医院。

  2019年9月24日,国家医保局主导的新一轮药品集采扩面正式开标。结果显示,25个品种38个品规的“4+7”试点药品扩面采购全部成功。此次中标药品价格与“4+7”试点中标药品价格相比,平均降幅为25%。

  有医药从业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19年整个医药行业都处于裁员状态,业绩下滑也成了业内的普遍现象。过去药品销售就是“薅羊毛”,高药价背后是企业的高利润、医药代表的高收入和医生的高回扣,但集采打破了这种畸形的利益链,不仅医药代表离职转岗,许多医药公司负责销售的高管也纷纷离职。

  以往医院药品招标只针对价格,不规定数量,医院与医生享有较高的药品自主选择权,集采让医院药品招标集中统一,既针对价格,同时约定药品数量,保证在一个采购年度内,中标药品的采购量是该类药品总使用量的60%-70%。企业有了销量的保证,就愿意以更低的价格来抢占市场份额。

  从集采扩面25个品种的中标结果来看,竞争格局最终决定了降价幅度。由于此次规定最多三家企业中标,因此参与投标的企业数量大于三家的,药品价格降幅较大,平均降幅为44%;投标企业小于等于三家的,药品价格降幅较小,平均降幅只有4%。

  兴业证券首席分析师徐佳熹(金麒麟分析师)指出,集采扩面放开了之前独家中标的限制,但仍强调对于质量的标准要求和对于供应安全的保障,具备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大型国产药企赢得了市场。不管是本土药企还是外资药企,参与集采的意愿显著增强。

  2019年12月29日,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工作正式启动。此次集采药品覆盖面更广,进入集采目录的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用药,以及价格比较昂贵的抗肿瘤和罕见病用药。

  今年1月21日,第二轮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正式出炉。此次集采的33个品种中32个采购成功,共100个产品中选,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53%,尤其是降糖药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慢性病常用药降价幅度较大。

  在2018年底第一轮“4+7”试点城市集采中标结果公布时,A股、港股医药板块市值缩水近2000亿元。而第二轮集采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出现在2019年11月20日至12月3日,医药板块指数仅下跌6.89%。市场的表现说明,药品集采带给相关股票的“威胁”已经大幅降低。

  集采扩面和第二轮集采结果公布后,虽然也引发了医药板块震动,但主要集中在未中标药企上,而中标企业的股价反而走高。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集采的影响从猜测逐步走向理性,泥沙俱下的情况很难再发生了。集采最终会让中标企业做大做强,成为这一领域的巨头。“集采把国内仿制药价格打了下来,那么药企为了生存,必须加大成本控制,只有将原料药掌握在手中,药企才有足够低的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一些集采竞争失利的企业,也从制剂转为原料药生产销售。”

  第三轮集采:

  医药板块“黄金坑”仅剩8.42%

  从现在的情况看,药品集采过程中的谈判议价,反而促成了药企的一场自我革命。经此实现蜕变的药企,生命力愈发顽强,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入场。

  从市场表现来看,医药板块指数在今年5月底开始强势上攻,至8月6日,该指数创出历史新高3081.54点。而在近期大盘整体回调和第三轮集采临近的背景下,医药板块指数在8月5日至14日期间下跌8.42%。但把这个调整的原因完全归结于第三轮集采有点勉强。

  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在经历“4+7”、集采扩面和第二轮集采后,药企及资本市场对于政策导向已经有了充分的判断和认知,第三轮集采所涉品种也符合此前的市场预期。

  我国医保用药近3000种,集采不过是选择了影响面较为广泛的百余种药品。随着集采常态化进行,市场也普遍预期,未来医保用药将大范围纳入集采目录,这将会极大地节省医保费用支出,将医保费用投向新药等领域。

  史立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美国的医保支付结构中,仿制药只占30%,剩下70%给了罕见病和新药,而在中国的医保支付结构中,70%给了仿制药,30%给了罕见病和新药,这种医保费用支出的差异,导致了中国药企研发动力不足。

  “医药企业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原因之一就是医保制度带来的惰性,靠垄断区域药品供应就能舒服挣钱,药企便没有研发的动力,而集采就是逼着这类药企转型。”史立臣认为,能够在集采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必定是实现医药产业链上下一体化的企业,它们能够将产品规模化生产做到极致。

  这样的企业不仅能够在集采中打败国内外药企,甚至未来能够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医药市场竞争中去。而受到市场追捧的药企,不仅要有仿制药规模化生产的实力,也要具备新药研发的能力。

  比如恒瑞医药的新药研发备受市场瞩目。在第二轮全国药品集采中,恒瑞医药参与的4个品种全部中标。第三轮集采中,恒瑞医药则有非布司他片、来曲唑片等药品参与竞标。而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创新型药企,在A股市场的表现依然强势。

  由此观之,药企对于集采一事已不再“闻采色变”,而集采也渐渐成为“雨后彩虹”。一是利民,药价降了;二是利企,药企走出舒适区,“狼性”回来了;三是利市,一方面促进药企、药品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促进医药股的价值发现。而随着第三轮集采正式启动,特别是医改进程进一步深入,集采“利民、利企、利市”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0 新亚强 603155 31.85
  • 08-19 顺博合金 002996 8.41
  • 08-19 铁科轨道 688569 22.46
  • 08-19 苑东生物 688513 44.36
  • 08-19 绿的谐波 688017 35.0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