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连涨200亿市值!恒瑞崛起之路深度复盘:中国药企未来三大出路

三天连涨200亿市值!恒瑞崛起之路深度复盘:中国药企未来三大出路
2019年10月10日 21:21 E药经理人

原标题:三天连涨200亿市值!恒瑞崛起之路深度复盘:中国药企未来三大出路 来源:E药经理人

Today
北京雁栖湖巅峰对话中,恒瑞医药透露“砍掉大批仿制药项目”,之后的3天时间里,恒瑞医药的市值上涨200亿元。而恒瑞医药目前3770亿元的市值与一年前相比,已经上涨了1500亿元。
2019年10月9日,在北京雁栖湖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上,由方源资本董事长吕明方、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的一场巅峰对话在行业引起极大轰动。“恒瑞医药砍掉大批仿制药项目”的消息传遍行业,引起热烈讨论,而资本市场也反应强烈,对话之后3天时间内,恒瑞医药市值上涨200亿元左右,截至今天收盘,恒瑞医药总市值3770.45亿元。 实际上,就营收规模来看,恒瑞医药2018年174亿元的营收中,仿制药贡献了超过80%,创新药收入仅占不到20%。“砍掉大批仿制药项目”的消息仍然点燃了行业的热情。这一方面充分说明市场当下对医药创新价值的普遍认同,一方面也说明国内医药环境已经迅速成长到以创新为驱动的市场,而恒瑞医药则因国内创新成果最多、创新管线最丰富、创新方向坚定成为当下最大的赢家。 此次对话也引发多位企业大佬对比与恒瑞的发展之路,寻找过去几十年恒瑞的“创新密码”,以及明确未来的发展路径。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私下对吕明方表示:“分析先声与恒瑞,我认为最大的差异就是投入与坚持。”但康哲药业董事长林刚则认为:“不要把创新捧得过高,创新失败的风险很高,不可能上千家药企都去创新。恒瑞的成功还有其他的因素。” 那么,再次回顾恒瑞医药发展之路,其关键性的突破点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立足当下,未来上千家药企的存活与发展,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路径? 01、从36亿到3700亿
截至2019年10月14日,A股共有5只医药股市值超过千亿规模,恒瑞医药以3696亿元市值稳居龙头,而与一年前相比,该市值已经上涨1500亿元。 从只能生产抗生素的小厂成长为创新企业龙头,从36亿市值到3700亿市值,从1亿元营收到174亿元营收,恒瑞医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路径?对此,吕明方在会上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时间线:“1997年改制以后到2008年用11年时间,收入从1个亿到25个亿,2012年到2014年,用6年时间,25亿到75亿。2014年2018年75亿到170亿。” 而2008年、2011年、2014年正是医改政策剧烈变化的时间节点。1997~2008年是医保扩容的十年,许多企业在此期间实现了原始积累,恒瑞医药以“只做首仿药”的理念在这段时间实现肿瘤、麻醉等领域产品的进口替代。 2008~2014年,医药行业野蛮扩张期结束,控费开始,医药企业普遍估值下行,恒瑞医药也面临了产品线的轻微断档,但恒瑞在2008年正式提出“创新+国际化”,开始大量布局me-too/me-better靶点,制剂出口也开始布局。 2015~2018年,医药行业结构优化、产业出清开始,医药行业呈现龙头集中的趋势,恒瑞的重磅创新品种艾瑞昔布、阿帕替尼、19k、吡咯替尼陆续获批和放量,制剂出口也初具成果。正是从2015年开始,恒瑞的股价从10元/股左右开始突飞猛进,上涨到如今的85元/股。 而2018年带量采购政策使仿制药的高毛利时代彻底结束,恒瑞果断砍掉大批仿制药项目,集中精力做创新,且此时恒瑞已经进入了更前沿的创新阶段,first-in-class靶点已经有所布局。 因此可以总结为,恒瑞医药在大变局下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及时抓住了医药行业大势并提早进行前瞻性的战略转变,虽然以创新为大方向,但也不会盲目布局创新,而是在考虑市场回报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创新。正如吕明方在会上提到的,恒瑞医药多年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这是一个非常稳健的财务状况。当然,企业的执行力、研发效率、销售能力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配套因素。 

恒瑞医药发展关键节点

 02、创新:战略与坚持
那么,恒瑞医药的创新之路是如何走出来的?到目前为止,恒瑞医药的创新实力处于什么水平? 2018年5月,《福布斯》发布了“Theworld’s 100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榜单,全球范围内共有9家生物医药类公司上榜,恒瑞医药是其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 恒瑞医药的创新布局早于行业很多年就开始了。正如孙飘扬在会上所说,1991年刚接手连云港制药厂,他到美国考察国际大药企,去了安进,那时的安进只有两个车间,一个是做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简称EPO),一个是做GCIF。“当时感觉很不可思议,我们落后比较大。” 恒瑞医药一路追赶。2001年,恒瑞医药登陆资本市场,融资4.8亿元,孙飘扬拿出2亿元在上海成立新药研发中心,2004年左右,恒瑞医药科研创新体系已经初步搭建完成,并与美国公司合作临近临床前的阿帕替尼。这一布局比国内大多数同行早了10年以上的时间。 布局早之外,另一个因素就是持续的高投入。从2011年到2018年,恒瑞医药合计研发费用已超过100亿元。2017~2018年,由于产品多数走到后期,恒瑞医药每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0%,2018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超过15%,与辉瑞、安进等国际制药巨头处在同一水平。 从研发体系的搭建上,也可以看到恒瑞医药在根据需求不断强化自身能力。从小分子化药起步的恒瑞,在2010年左右就建立了生物创新药部门,而2012年6月当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Nivolumab一期临床数据后,恒瑞医药得以迅速立项跟进,并在2年内完成抗体筛选和临床前研究工作。此时恒瑞医药已经从阿帕替尼时代简单的me-too进化到fast-follow阶段。随着研发项目进入后期临床阶段,恒瑞医药搭建了1000名临床医学研究人员,这是国内最大的临床研究团队。 根据中泰证券的统计,截至目前,恒瑞拥有超过30个处于临床阶段的分子实体,靶点上跟进国际前沿,国际热门靶点已基本布局。而由于完善的研发体系和高研发效率,恒瑞IDO、JAK1、CD47等多数靶点都是在国内第一家获批临床。 近年来,恒瑞医药在大力提升转化医学能力,从疾病的理解和前沿医学出发设计新药,这使得恒瑞医药的创新能力更上一层台阶。恒瑞医药的SHR-1710是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阶段的PD-L1/TGT-β双功能抗体,对标产品为由德国默克开发的M7824,2019年2月德国默克与GSK达成商业合作共同开发该产品。I期临床试验显示,M7824对多种实体瘤都有不错的应答率,目前其正在针对PD-L1+肺癌患者与K药进行头对头对比。
恒瑞医药是在M7824进入临床前就设计出了PD-L1/TGT-β这一双功能抗体,表明恒瑞对肿瘤免疫治疗的理解已经到了更深的层次。此外,恒瑞还开发了PD-1/L1二代抗体、IL-15靶点激动剂用于PD-1耐药患者,这都是恒瑞医药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前沿探索。 03、中国药企未来三大方向
过往已去,未来可期。新时代下,恒瑞医药的发展路径已经不可复制,那么对于上千家医药企业来说,新的变革时代如何选择发展路径,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如果从十年后回看现在,虽然政策出台密集、大洗牌和大整合下出现多种新兴业态、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其变革方向其实非常清晰,即转型、升级、创新。 对此,吕明方在此次启思会对话之后又通过与企业多方交流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中国制药企业只有三大方向可以选择。 第一,是加大力度投入创新药,改变自身的品种线——这需要极大的投入,只有头部企业和资金充裕的biotech可选。 第二,发展难仿药(长效、缓控释、吸入剂、药械组合、特殊治疗领域),打造“有壁垒的仿制药”——投入小于创新药,但也有不错的壁垒。 第三,多品种规模化仿制,成本领先,品种丰富,质量可靠,利润合理——成为制药工业中的“格力、美的”,复制中国企业在家电、机械等领域的成功经验。 实际操作中,企业面临的现实环境非常复杂。比如带量采购使仿制药利润骤然下降、创新药扎堆申报现象严重,竞争激烈;本土药企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都有待提升,高端研发人才瓶颈依然存在;习惯于粗放营销管理的传统企业的学术营销能力还有待提升,合规管理是极大的短板等等。 更重要的是,如果对标发达国家经验,思考“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家医药企业”这个问题的时刻已经到来,中国医药企业到了“不转型就要死”的关键阶段。大方向已定,这需要每个企业家立足企业特点,衡量自身实力与资源,迅速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并持之以恒地去坚持。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国盛证券2019年9月研报-恒瑞医药:源头活水不断,创新步伐加速,龙头持续和时间赛跑;中泰证券2019年9月研报-恒瑞医药:厚积薄发,“六星”闪耀

恒瑞医药 孙飘扬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7 左江科技 300799 21.48
  • 10-16 祥鑫科技 002965 19.89
  • 10-16 申联生物 688098 8.8
  • 10-16 豪尔赛 002963 23.66
  • 10-16 海尔生物 688139 15.5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