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世界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

长白山——世界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
2019年07月13日 23:28 新文化报

原标题:长白山——世界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 来源:新文化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60年,总面积196465公顷,是我国建立较早、地位十分重要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1979年加入“人与生物圈”,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审确认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被国际人与生物圈,人与地理圈,山地研究发起组织等10个国际组织评为全球28个环境监测点之一。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有野生动物1586种、野生植物2639种,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拥有世界上最完好、最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为保护长白山完好的自然生态,几代长白山人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每一片绿叶,他们的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如今郁郁葱葱的长白林海。

58年无重大火灾

林海如此茂密,空气如此清新,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梅花鹿在小河边穿梭…… 走进长白山这片吉林省最大的原始森林,感受到的是原始的野性的美。长白山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从管委会成立以来,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长白山保护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实现建区以来连续5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以前我们找火点,要带着给养,穿着大衣,在林子里找上一个星期才能找到。现在我们有瞭望塔、GPS卫星定位,1个小时就能找到火点。”头道保护站副站长李忠磊说,以前如果发现失火找着火点要靠鼻子闻烟,看风向,一找就十多天,靠脚走,全靠经验,以前灭火要背着水袋到附近找水,背着20斤水,走一两公里到火场,往往全身都湿透了。而现在有灭火炮,距离60米到80米打出干粉灭火弹,还有灭火手榴弹,效果好太多。

“我们就讲以前条件那么艰苦的情况下,老前辈还保护得那么好,他们靠的是责任感。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更要保护好,这是我们新一代长白山人的责任。”李忠磊说。

12年来,长白山保护区持续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先后完成了9个基层保护站、3支专业森林消防队、防火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更新了巡护车辆和指挥中心设备,实施了SMART巡护、数字化通讯、GIS地理信息指挥、森林防火远程监控和入区管理视频监控等系统建设,几年来,保护区立足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累计招聘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355人加入管护队伍,各保护管理站人员从原来的十几个人增加到目前的五六十人。

一草一木谁都不能动

5月11日,记者一行在长白山原始森林里观赏各种不同的植被,来到一处当地人称老坝头的河边,看见一只鹿,这只鹿在几十米外的河对岸遥望着我们半晌,而后转身隐入林中,脚步轻盈。

野生动物成群,植被丰富,直线距离60公里可以看到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长白山的生态之完好,是世界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发生,源于长白山人近乎苛刻的保护原则,“长白山自然保护里的一草一木谁都不能动。”这是记者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从2006年开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停止了红松果林承包采集行为,实行封闭管理。结合区内野生动植物生长规律和分布情况,在不断强化日常巡护工作的同时,坚持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清区专项保护行动,重点实施“反盗猎”、“反盗伐”、“护蛙”、护薇“、”红松种源保护“等专项保护行动。重点时段,采取野外驻守的方式进行严看死守,关键时期联合武警森林部队、边防支队等部门开展堵截和巡护清区行动,确保了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安全。同时,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2亿元专项资金,实施了松花江源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景区内的”五馆一站“拆除工作,对生态植被进行了全面恢复。通过这些有效措施,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种群数量得到快速扩繁,保护区生态系统得到了全面恢复。根据2017年保护区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野猪、马鹿等种群数量较2006年分别增长了70%和27.5%。

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 杨威

自然博物馆 长白山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8 苏州银行 002966 7.86
  • 07-17 科瑞技术 002957 --
  • 07-17 景津环保 603279 --
  • 07-16 丸美股份 603983 20.54
  • 07-16 大胜达 603687 7.3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